原则性多义模式下介词AT的语义网络探究
2018-01-28徐宁
徐 宁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介词,尤其是空间介词在英语中纷繁复杂的搭配和意义一直以来吸引着研究者。传统语言学家认为介词的词义构成是任意,且依赖语境的,研究的重点被放在了句法层面,即研究空间介词与其他词类(如名词、动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介词各个义项之间相互联系并不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意象图式,这些意象图式是语义构建的认知基础。英语方位介词的隐喻意义以人类社会经验和心理为基础的,它们的隐喻用法体现了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隐喻过程。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一词多义的介词拥有诸多具有区别性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很多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模式,其中Tyler和Evan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是目前认知语言学中最具解释力的一种多义研究模式[1]。
一、原则性多义模式
Tyler和Evans在《英语介词的语义学:空间场景、体验哲学与认知》中提出了分析介词语义结构的"原则性多以模式",揭示了空间体验、体验意义和人类的认知在意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为研究介词的语义网络提供了动态和系统的分析方法[2]。
“原则性多义模式”首先区分了意义(meaning)和义项(sense):意义是在各种语境下产生的在线意义(online meaning);义项指的是在长时记忆中的独立意义。介词语义网络分析的是义项,而不是依语境而变化的意义。
介词表示的是动体(TR)和界标(LM)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的概念系统形成抽象的空间场景。Tyler和Evans把这种抽象的心理表征定义为原型场景(protoscene)[3]。原型场景主要三部分:TR、LM,以及它们之间的概念构成及功能关系。原型意义被定义为原型场景,并提出了确定原型意义的五个标准:最先被确立的意义;在语义网络中占主导地位;以组合的方式出现;与其他介词的关系,与集合里的其他介词互相限制并呈互补分布;语法预见性,也即原型意义有派生其他义项的功能,任何不直接由原型意义派生出的义项都可追溯到某一个直接派生于原型意义的义项。
独立性义项区别于原型意义,它要么派生于原型场景,或者来源于在意象图式基础上由原型意义派生而来的独立性义项。有两个标准来确定:具有原型场景以外的空间意义或与原型场景中不同的TR、LM关系;不因语境变化而变化,且有实例证明。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英语空间介词的各个义项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语义网络,这个语义网络中包含一个原型意义及若干区别性义项。在原型意义延伸区别性义项过程中,意象图式的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Tyler和Evans把共享同一个意象图式的区别性义项归为同一个意群(sense cluster)。
二、介词AT的语义网络
(一)AT原型场景(原型意义)
根据“原则性多义模式”,介词的各个义项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拓展形成一个语义网络。原型场景是原型意义的心理表征,由意象图式的TR、LM及它们之间的组成关系构成。Tyler和Evans提出了五条验证原型意义的标准。
第一,被最早验证的意义有可能是介词的原型意义。他们发现虽然随着时间流逝介词的语义会发生变化,但是介词意象图式的TR-LM之间的关系则保持稳定。原型意义是最早被验证的意义,也即从历时的角度它是最原始出现的。《牛津英语字典》(1989)编者在前言部分就做出了解释:“词条首位的意义在语言中最先出现,其后的意义也依据它们出现的顺序排列”[4]。根据字典解释,AT表达的意义为“在某一地点接触”,因此其表示的意象图式为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
第二,在语义网络中占主导地位。根据“原则性多以模式”,我们在后文分析得出AT的义项供有15项,其中10项都涉及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
第三,空间介词通常以组合形式出现。AT通常和其他动词组合成短语动词,比如look at、arrive at等。但事实上,很多空间介词的不少义项都可以出现在组合形式中,也有一些义项不可以。因此,以组合形式出现的义项并不能保证其为原型意义,但不出现在组合形式的义项不可能是原型意义。
第四,与集合里的其他介词互相限制并呈互补分布。该模式中,某些特定的介词可以与其他介词组成集合分割空间维度。例如介词above、over、under、below把空间垂直维度划分为四个不同但关联的维度。在集合中,每个介词的意义都依赖于集合中的其他介词。介词AT与ON、IN构成英语介词最基本的集合,构成三种最基本的认知拓扑结构,大量区别性用法派生于这三种最基本的空间认知意义。[5]AT揭示TR在LM上某一点;ON表示TR要么在表面与LM接触,要么在LM的边沿;IN是TR在LM内部。它们分别揭示了一维、二维、三维的空间关系。IN和ON所表示的空间关系精确,而AT表示的空间关系不直接、不精确。
第五,原型意义具有派生其他义项的功能,语义网络中所有区别性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原型意义派生而来。例如,句子“The garden's at its most beautiful in June.”中AT表示的则是June作为TR是LM季节的一点,根据语境可以得出六月这个点(季节)是最漂亮的,延伸出“最”这个义项。
根据以上五个标准分析,“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是AT的原型意义。原型场景和原型意义是对具体空间场景的抽象,不提供具体空间场景,也不提供细节信息。
(二)AT区别性意义
AT的原型场景的意象图式是“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这种空间场景一旦被人类思维感知,就不可避免地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从而产生更多概念,因此更多区别性意义产生,语义网络也愈加复杂。根据《牛津英语字典》,AT有37项词条,《韦氏英语词典》中列有12条。《朗文英语字典》中标示出8条。那AT的区别性义项究竟有多少?笔者将依据“原则性多义模式”中对区别性义项的标准进行分析。
1.方位意群
AT的原型场景是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Tyler和Evans把共享同一个意象图式的区别性义项归为同一个意群。在方位意群中,TR位于LM的某一点,LM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不限。方位意群直接由原型场景延伸出来,我们总结出10个区别性义项。
(1)特定地点。AT的原型意义表示在某一地点接触,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引申为在某一地点、靠近某一地点或与某一地点接触,这些含义都可范畴化为“特定地点”。在人类的认知体验中,接触和地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1 a.She wa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when I met her three days ago.
b.Mike is at the old tree y the river.
AT通常被应用于某一路径上某一特定点发生的动作或事件。现实世界中,LM可以是a bus stop,train station,parking lot等较小地点。1.a中bus stops可以被概念化为线路上的很多点,she作为TR占据了其中一点。在现实体验中,TR和LM并不需要重合,地点也并非必须是确切的某一点。1.b中TR(Mike)与 LM(the old tree)非常接近,表示 TR 所处的地点。
(2)概念地点。直接由"特定地点"拓展至抽象概念领域形成概念地点这一义项,它不指代具体地点,而指人们头脑中的抽象地点。
例2 a.Lynn has been at the bank longer than anyone else
b.Tom is at Yale.
例 2句子中的“the bank”“Yale”并不是具体的银行和耶鲁校园,而被抽象指在银行工作、在耶鲁上学这种概念。TR(Lynn和Tom)位于是地点连续体上的一点。The bank被看作整个银行体系中的某以特定点。这种抽象概念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工作、学习或事件发生的地点。
(3)特定时间。AT还将意义由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因为人类认知总是同时感知空间和时间概念。
例3 We left at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在这里一整天被看作LM,离开的动作发生在其中的三点,也即整个时间连续体上的一特定点。另外,特定时间这一义项还可以被拓展指代“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年纪”。
(4)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年纪.
例4 a.At night you can see the stars.
b.We used to catch fish in the river at his age.
例4中.a中根据现实生活常识我们知道,一天可以被划分许多时间段,比如早上、中午、晚上、半夜等,看星星这一动作发生在这整天中夜晚这一特定的点:晚上。这一义项还经常通过"at the time of"表达出来。例44.b中,人的一生被看作LM,人的年纪(不论大小)则被视作人生这一连续体中的一点,捉鱼这件事相对于整个人生则发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即跟他相同的年纪。
(5)状态和“最”。世界万物,无论人还是动物,都必定出在某一状态,动态或静止,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一个状态连续体,上面存在无数个点,每个点都代表一种状态。
例5a.Gilbert does not feel at ease.
b.The country is at war.
例5a中Gilbert作为TR是LM状态延续体上的一点,揭示了TR所处的特定状态。“at war”表明了这个国家所进行的活动,即动态的状态。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状态,在状态延续体中必然存在程度的差别。基于这一认识,人类认知会把状态这一概念引申到“最”这一义项。
c.The forest is at its most beautiful in summer.
d.He is at his happiest when she smiled.
c、d 中“at its most beautiful”、“at his happiest”两个AT介词短语被看作是幸福这一延续体中的某一点,表示漂亮和幸福的最高程度。“最”这一义项暗示了物体的状态是动态的,因此有不同的点来指代动作的不同程度。
(6)数量。AT的原型意义是TR与LM在某一点接触,人类的认知把这个意象图式拓展到数量域,产生了AT表数量的含义,且AT通常与精确数字搭配,是数量延续体上的某一特定点。数量这义项可与任何数量搭配,比如速度、距离、价格、高度、温度等。
例6a.Can you read a car number plate at 55 meters?
b.He keeps his clients at arm's length.
例6a中AT引入了距离延续体中的一点,指称某一特定距离。类似的搭配还有at the height of 5 meters,at the cost of 100 dollars等。7.b中AT后没有精确数字,而是距离延续体中相对固定的点。根据日常体验,去测量具体距离、高度等没有困难,因此对人们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精确的数字。
(7)方式。数量义项指代特定域中的精确或者相对固定数字,这一含义逐渐被延伸到数量表达或形成的方式。因此方式义项直接由数量义项派生而来。
例7 a.The noise came at two-minute intervals.
b.The terrorists fired into the crowd at random.
例7a中“at two-minute intervals”描述了噪音的频率,是数量延续体中方式上的某一特定数字,即方式延续体上的一点,这一含义符合AT的原型场景。方式这一义项直接派生于数量义项,并间接由AT的原型意义引申而来。b中At random此类短语在英文中一般都被视作固定搭配来减轻学习者的记忆压力。但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我们认为短语中的AT也同样指示了动作的方式;方式连续体上有无数点,而at random则表达的是方式连续体中的某些特定的点。
(8)活动。AT的原型意义指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当特定事件的整个过程被看作LM时,过程中特定的点就被凸显用来指代某些特定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动作迅速且爆发力强,因为所有的能量都被集中在一点上。
例8 a.At the sight of the bloody scene,she fainted.
b.They threatened to cancel the whole project at a stroke.
例8 a.中看到之后立马发生了昏倒这个动作,所有的焦点都在看到这个动作上,迅速且蕴含巨大力量,因此前后两个动作时间间隔相当小。b中at a stroke亦表示动作转瞬即逝,之后立马发生项目被取消。AT表活动时通常重心都在一点且需要做出立即回应。
2.方向意群
AT原型意义为TR和LM在某一点接触,这一点通常处于静止状态,但它也可以被应用于动态概念,代表指向某一方向的点,将人或物作为指向目标。其中,指向的路径被认作方向。方向意群下有以下义项:
(1)目标。方位意群中各义项表示静态方位关系,目标义项则指动态关系,TR所代表的某一点被看作动作的目的地。
例1 a.Somebody threw paint at the prime minister.
b.He pointed a gun at her.
以上例句中the prime minster,her分别是动作threw、pointed的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有路径的动态过程,最终目的地是作为目标的地点。
(2)目的。目标义项展示的是动态过程,当TR逐渐达到目的地时,动作的目的(aim)也即达到。因此,动作的目标(object)也即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aim)。目的义项直接由目标义项延伸而来。
例2 Linda has been working at her assignment all day long.
Assignment的完成是Linda工作的目的,她要把作业做的又快又好。Linda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做的所有事项作为LM,作业的完成被选定为她工作的目的。
(3)方面。通过人类认知,AT原型意义的LM扩展到具体范畴指代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以将自己与其他方面区分。
例3 a.I am good at French.
b.She is hopeless at managing people.
每个人在特定的领域或方面都有一些特长。例句中我擅长的是法语这一特定学科,而不是其他科目或领域。法语作为科目延续体中的一特定点被凸显、强调。同样,不擅长的领域也被看作一点被强化突出。
(4)原因。人类认知体验告诉我们,同一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一般相互之间会有某种联系,因果联系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事件发生的过程被看作一条路径,那么事件发生的原因则是路径上的各个特定的点。由此,原因这一义项从AT原型意义派生出来。在这一义项中,原因延续体中存在无数点,AT引入其中一点作为原因。
例4 a.They were impatient at the delay.
b.I cannot hide my amazement at hearing that news.
无论是delay还是hearing the news都被看做是各种情绪的原因。AT这一义项通常与形容词以及相应的名词变体搭配。例如,be disappointed/amazed/shocked等。
(5)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义项直接由原因义项延伸出来。在事件过程中,许多相关因素构成事件的原因,只有在某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事件才有可能发生。原因义项表明AT之后的义项是事件原因延续体中的其中之一;而AT后的前提条件义项则是事件发生的唯一条件。
例5 a.Chairman Hu visited the States at the invitation of Barack Obama.
b.She cut the paper at their request.
奥巴马的邀请和他们的要求分别是句中两个事件发生的唯一前提条件,表示对某事件的回应。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分析英语介词AT的原型场景(原型意义),并运用隐喻、意象图式转换等机制分析出AT包含在方位和方向意群中的15个区别性义项,形成了以原型场景为中心,多点连接向外扩展的原则性多义网络。各个区别性义项都直接或间接由原型意义拓展而来。对介词AT的语义网络探究作为个案分析证明了"原则性多义模式"的可行性。在原型场景和区别性义项的认知过程中,人类的空间体验和认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介词多义网络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对二语学习者了解多义现象的本质、产生机制、掌握完整的语义网络,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有重要指导意义。
[1]黄月华,潘卫民.认知语言学中的多义研究模式及其评价[J].外语研究,2012(4):24-29.
[2]张辉,尹星《.英语介词的语义学:空间场景、体验哲学与认知》评介[J].现代外语,2005,28(1):91-94.
[3]Tyler A,Evans V.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The Case of over[J].Language,2001,77(4):724-765.
[4]Simpson,J.A.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Clarendon Press,1989.
[5]Herskovits A.Language and Spatial Cogni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prepositions in Englis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