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2018-01-28吴明桦刘学应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创新能力人才

陈 芃,吴明桦,刘学应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浙江 丽水 323000)

1 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教育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战略的需要,高校强则国家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也从原有的阶段性、一次性教育模式提升为终身教育型模式[1].大学生是知识传承的载体,更是开拓未来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工科类高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在重点培养学生应用与动手能力的同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高校要设必修课,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鼓励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

基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定位,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一向积极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开放并富有特色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使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成为浙江省水利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与科技创新摇篮,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更好地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3].

随着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土木类专业的需求量快速扩大,作为应用性和适用性极强的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开办土木工程类专业的许多高校大都只重视传统的技术研究范围,缺少创新技术的内容,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当务之急是摸索并建设一套新型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实践,牵涉面广且意义深远.基于此,我们在土木工程类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土木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兼具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型人才,满足相关工程建设需求.

2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建设

2.1 明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目的

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教育在实践教学体系嵌入不足,创新氛围差,内容虚,而且专业基础知识被淡化,片面强调宽口径与通识能力的培养[4];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各成体系,缺乏综合化和相互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实践教学缺乏深入性和实际价值;忽视专业的职业指向与导向教育;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实习教学方面[5].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在于对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的把握不准.因此,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目的在于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改变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开发,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融入到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理念定位、环节设置、组织构架、资源配置、过程管理与成果评定等诸多方面.

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理实融合能力,训练其相关职业和岗位必备技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思维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精神,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6].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2.2 打造“团队融合、平台共通、多维支撑”特色模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自2008年开始倡导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理念,加大了对创新实践保障条件的投入,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实验室,改善了校内实践实训条件,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近年来的创新教育,创新理念深入人心,积蓄了一大批对创新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学校成立了“发明者协会”,建立了学生工作室,由学生自己组建团队,开展研究活动.

基于上述支撑条件,在土木工程类学科建设过程中,由指导老师组织科技训练,定期组织各个团队的研究进展汇报,不定期的给予科研指导.利用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在校内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同时也可将已有创新成果进行转化,为成果向产品孵化创造条件,并大大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充分展示其创新能力和个人才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近年土木专业类工程学生创新团队,已经取得专利、发明近80余项,省级新苗计划十余项,推荐申报省级3项,省级挑战杯重量级获奖7项,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开发企业级施工工法15项,其中8项获批浙江省省级工法,并获得其它多项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实践教育成效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取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土木工程创新教学组以专业师生团队为核心、校企合作团队为基础、校发明者协会为支撑,并由学校众多专业参与,结合专业特点,形成了具备“团队融合、平台共通、多维支撑”特色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

2.3 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标准,将创新教育植入教学全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参加创新实践比单纯的掌握知识更重要.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富有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的全面的教育活动.

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各个环节,在传统实践教学模块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与技术应用模块”,建立满足多方需求的创新实践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级就开设了工法编制实务课程和8周创新创业实训.

2.4 组建互融团队、搭建“三维一体”平台

科学建设师生互融的创新团队,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7].依托校土木工程研究所和发明者协会等组织,借助深度合作企业技术资源,先后组建生态建筑、生态砌块、生态清淤、生态护坡、生态河道、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污水治理、古建修复、溇港文化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等二十多支互融性创新团队.

基于创新团队互融、开放、共享的组织文化,搭建由技术中心、教学及科研、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而组成的互通型“三维一体”创新平台,利用科技服务、行业教育、技术中心等优质共享资源,通过互补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专家型教师与工程技术专家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服务,并提供创新实践支撑条件.

2.5 寻求真实载体进行创新实践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要与要求都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土木工程类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复合、宽口径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目前,各用人单位也更加倾向于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在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中,以工程实际需求为创新实践的切入点,从科技服务中寻找突破口,借助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学校、行业、企业等资源,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工程项目.学生在校内外教师指导下团队合作,参与理论分析、专题探索、创新实践.

3 结 语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土木类专业2011年开始以全新思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克服创新教育与工程实际脱节,缺乏实用性等弊端,经过几年摸索,构建了具备鲜明特色的土木工程类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即:“团队融合、平台共通、多维支撑”模式.创新教学以学生的能力提高、素质提升和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专业教学、创新实践、科技服务,促进真实工程环境创新成果的培育与产业化,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不仅实现了系统教学与个性创新培养有机融合,也实现了个体创新向群体、集群式创新转化.依托行业及学科背景,以工程项目实际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创新活动.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及行业需求为出发点,保证创新过程的真实、客观.创新成果多以工法、专利等政府权威部门认可的形式展现,并在工程实际中验证,直接转化为企业效益与社会财富,同时也反哺于创新教学.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五融合”,即:师生团队与工程技术团队高度融合,教学活动与科技服务高度融合,创新教学与企业行业真实需求高度融合,创新实践与真实工程高度融合,创新教育与实际应用高度融合.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改善了创新教育原有的生态环境,使被动的创新考核转变为教师、学生和企业、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多方共赢,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卜琳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3(27):130-133.

[2] 赵富伟,徐金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实证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29(3):84-90.

[3]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网.坚持特色,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中走出风景[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4):20.

[4] 刘佳敏.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通报.2014,5(30):213-217.

[5] 何理瑞.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4):90-92.

[6] 刘焕彬.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141-143.

[7] 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7):7-9.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创新能力人才
人才云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