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古代书院制度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2018-01-28陈思曼宋德如
陈思曼 宋德如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独有的教育组织形式,相当于古代的大学,是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书院这一名称肇始于唐朝末期,兴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时期,在清末改制中消亡。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书院以其强烈的道德诉求著称于世,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如今随着科技革命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地位相对下降,德育的地位受到冲击,应从书院教育中汲取经验。
一、古代书院教育
(一)教育目标
作为儒家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书院,其教育目的继承了儒家重德的传统。如朱熹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学校贡举私议》),主张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王守仁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王文成公全书》),认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形成优良品德。[1]正是由于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书院形成“德业”为主、“举业”次之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内容
书院教育主要以儒家经典、历史典籍和诗词歌赋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孝悌
孝悌是书院教育中最基本的德育内容,认为孝是立德的根本,“忠臣出于孝悌之家”,也道出了孝悌对于国家、社会的意义。孝指子女对于父母的爱、悌是兄弟之间的互爱。与“孝”、“梯”相对的是为人父者的“慈”与为人兄者的“友”,其本质上指的是家庭内部的互爱,并把孝亲扩大为忠君,敬兄扩大为尊长,理家扩大为治国,达到忠孝合一、家国一体。[2]
2.爱国
书院继承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强调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自唐之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民族矛盾存在,在面临民族危机之时,书院师生能够为了保家卫国挺身而出,是与平时所接受的爱国教育所分不开的。如南宋德佑元年(1275)元兵围潭州(今湖南长沙),岳麓诸儒荷戈守城,与敌浴血奋战,大多壮烈牺牲,“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无考”。[3]
3.诚信
诚信是儒家所提倡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无论是孔子的“五德”(恭、宽、信、敏、惠)、孟子的“五伦”,还是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均强调“信”的重要价值。书院教育家认为“诚”既是“天之道”,又是 “人事之本然”,故教育生徒要保持人的“诚”之本质,进而坚守“言行相顾”之“信”。[4]
4.立志
书院教育非常重视生徒的立志教育,立志是书院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朱子语类》卷十一)[5]书院教育要求诸生“入学之初,即当立定志向,并且要“使志识坚定,气量宏远,立朝必能建树,居乡亦足模楷。若立志不高,委琐龌龊之见,缠绕于胸中,他日即有造就,亦自卑隘。”[6]
(三)教育方法
1.读书明理,知行合一
继承了孔子“躬行君子”、重视“力行”思想的书院教育,强调读书明理,知行合一。一方面认为应先从书本学习以“明理”——“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义理还没明白,如何践履?读书究理,当体之于身”(《朱子语类》卷九)。[7]为了更好地读书明理,朱熹还设计了一套“朱子读书法”。另一方面更注重知行合一的品德践履,如提出“为学不力行,则知徒为知,无以有诸己。夫圣贤之教,无一言一句不示人以入德之门,诚由圣贤之言会之于心,体之于身,自视听言动以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事事尽其所当然,不以易而忽,不以难而诱”(《白鹿洞书院续规》)。并通过日常生活方面操作的训练进行德育实践,如朱熹把日常生活的操作规范设计成“修身”“处事”“接物”三方面,并提出各自的实施要求。
2.制度保障,有理有据
学规,亦称学约、学则、教约、规约、揭示等,制订学规、章程以规范约束师生言行举止是书院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书院教育家们对书院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8]171学规最早出现在宋代,一般认为,以《百丈清规》为标志的中国禅林制度,在宋元时期直接影响了书院教育的德育实施方法论,对书院学规的制定有一定影响。较有代表性的书院学规有《白鹿洞书院揭示》《岳麓书院学规》等。书院学规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办学宗旨,宣示书院教育的方针,为诸生树立鹄的,为同仁确立目标,意期立志高远,养成正确的人生理想;二是规定进德立品,修身养性的程序和方法,既多理性之分析与规劝,更重日用伦常规范的建立,为学者提供更多至善达德的帮助;三是指示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方法,无论是正面引导还是反面戒饬,皆得视作书院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9]171
3.分年教育,循序渐进
书院教育强调根据生徒的年龄、特点等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地教育。如根据先哲针对生徒在接受德育知识时的不同心理总结的“四失”,朱熹提出对于不同生徒所采用的各种德育方法。如对于“失则多”的生徒,就教育他不能贪得过多、追求速度,博而肤浅,“如此则一口之力可以了六七卷书……如文集文选之类,看得数篇无所取”,而应该在广博的基础上养成深入探索的习惯。[10]与此同时,继承发展了二程“养正于蒙”的思想,第一个明确提出“分年”的阶段性品德教育方法,根据生徒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理解能力等将德育划分为“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尽管两个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和目标,但两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成就圣贤之德。
4.以生为本,开放教学
书院教育提倡自修自省,以生徒自学为主,教师教授及相关学术活动为辅。书院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教材,虽然也会规定每年的教育内容,但并不强制执行,学者讲学十分自由,所讲授的内容乃是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发表自己对于该内容的独到见解,并非对教材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解读,较大的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课程的进度则是由生徒的学习程度所决定。且以 “质疑问难”“自由论辩”为主要学习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通过问难辩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对于生徒所提出来的疑惑,解疑的方式主要是让生徒先独立思考,其次让掌握较好的生徒进行解答,少数问题由教师解答或师生进行反复辩论。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个别解惑等,如《朱子语录》就是朱熹在书院讲学时与学生进行问难论辩时的言论记录。[11]自由辩论的前提条件便是书院进行的是开放性的教育,其中讲会是书院开放性德育课堂的主要形式。[12]讲会大多是围绕伦理道德问题而展开的,讨论的中心议题也是如何明理正心、修身进德等相关理论问题,通过讨论能够使人更为全面地了解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生徒的道德修养创造条件,因而书院这种开放式的讲会更是实施品德培育的公开讨论会。
5.榜样学习,尊师重礼
书院教育非常强调生徒向先贤学习,虽然因学派和地域的不同,祭祀的对象有所不同,但均将祭祀作为书院的头等大事来进行,期望通过祭祀活动使生徒“登堂瞻仰,慨然想见其为人,相与考其行谊、著述,讲明而切究之[13]”,感受到先贤圣人的美好德性,心生向往,以达成人格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测评体系
古代书院不但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且通过严格的考查制度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讲评,分为“德行考核”和“学业考课”两种。德行方面,主要是参照历史上的“贤者”和“圣人”的举止言行作为参照指标而制定,用以判断生徒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为做到有据可考,有的书院还设立设立德业簿等,实行登记制度。具体的考评方法各个书院有所不同,但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他评法,指由书院指定的主考者(本书院的教师或有名望的学者)进行考评,考评时主要是通过和生徒本人进行交谈,对其教师和通常等进行交流以全面了解情况;第二种为自评法,是由生徒对自己的品性进行自我评价,这对生徒的觉悟和反思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会不定期地对生徒的日常行为及品行进行抽查,以起到检查和督促落实的作用。对于考核优异者,既有增发膏火费等物质奖励,也有积分升级、积分升级、进入生徒自治机构等精神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轻者扣除膏火费,最严重者甚至开除学籍。如吕祖谦在 《丽泽书院学规》中明确规定,“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饰非者,不在此位。既预集而或犯,同志者,规之;规之不可,责之;责之不可,告于众而共勉之;终不俊者,除其籍’。[14]174
(五)环境熏染
由于书院大师非常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强调天人合一,所以对选址十分讲究。同时,古代的书院更多的提倡游学和自由讲课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书院的环境清雅自在,故而,书院大多选址于远离尘嚣、依山傍水之处。如著名“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具有“书院八景”。也有一些书院难得自然山水之利,于是便叠石置山,引水开池,造出许多精致小巧的山景水景来,如唯阳书院。[15]书院也非常重视开发书院建筑的道德教化功能,书院的布局体现了守礼传道的追求。含有儒家伦理道德的建筑布局,向生徒灌输传统的人伦观念和礼乐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院也注重从装饰等细微处入手,形成德育的文化意蕴。首先,在书院建筑的装饰和色彩方面,书院建筑大都朴实无华,色彩清新淡雅,以此体现质朴的生活方式。而且书院在讲堂、书楼等处通过命名题额、嵌碑立石、悬挂楹联等方式进行装饰,如岳麓书院设有“忠孝廉洁”碑、“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门联。另外,书院还设有用来祭祀先贤的建筑,如“文庙”、“礼贤殿”、“诸贤祠”等,突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引导生徒以先贤为道德楷模,如白鹭洲书院的“正气廊”。其次,植物也是书院自然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植物的选择强调“君子比德”思想,利用庭院中的自然景物陶冶师生的性情,多选择有“雪中四友”之称的“梅兰竹菊”和松、柏、槐、棚等象征着刚直不阿的品格的植物,少艳桃弱柳等。
二、启示与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德育是促进学生整体健康和健全人格有效途径。我国政府已认识到道德品质教育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但目前,虽然整体上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智育、轻视德育的教育取向有关。书院是我国道德教育的典范,对于我国现今高校的道德教育的落实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确保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内容非常广泛,如爱国、孝悌、诚信和立志等较为全面的内容。我国现代教育应向书院学习,提供全面的德育内容,既包括基本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要注意立志教育,保证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顾宪成制定《东林会约》中提出君子以立志为要;稽山书院也有“立真志”会约,提出:“志者,人之命根。天下未有志不立而能有成者。”[16]书院教育非常注重立志的培养,但当今家长和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各种兴趣爱好的发展,但却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立志培养,甚至不少学生将考上大学当作自己努力学习的唯一目标。一旦如愿的进入大学校园后,人生没有了追求的目标,便开始疏于学业,荒废光阴。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从小立志,坚定积极向上的志向,进而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勤勉为学。
(二)保证生活取向的德育实践
书院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要求学生必须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我国高校的德育更多的是依托于思政教育,以教室为课堂,并止于讲授而疏于践履。应向古代书院学习,将德育渗透于各门专业课之中,并扩展课堂的范围,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的宿舍生活、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在实践中体会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展开道德行为。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道德知识是识见智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习得。
(三)发挥师生合力的德育功能
书院在课程安排上虽然有所规定,但非常注重师生主动性的发挥,尤其是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更多地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水平、疑惑之处,尤其是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解惑。德育的特性要求,既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因此,高校进行道德教育时更应给予师生充分地自主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问题所在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从“独白”转向“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达到“知、情、信、意、行”统一的境界,躬行君子,而不是仅仅知晓一些理论知识。
(四)创设氛围浓厚的德育环创
古代书院都着重打造能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生徒道德修养的环境。因此,现代大学校园也应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道德教化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诗意的栖居地。虽然现今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环境的创设,但往往仅是满足了进行教与学的基本需要,缺乏特色,无法陶冶性情。因此,学校在环境创设中应结合本校的历史或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精心规划饱含校园精神和德育意味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造型,不仅突出本校的独特之处,而且有助于校园德育文化的传播;对于建筑物不能简单地以字母、数字或使用学院的名称来命名,而应向书院学习,多用包含诗意的名称装点校园,发挥其隐形的德育功能;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场所、创设艺术馆等供师生陶冶情操;通过校史馆、鸿学硕儒等的雕塑与代表性话语、楹联匾额等,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诉求;在校园中多种植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配之以相应的古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类植物的德育寓意[17]。
(五)制定德育取向的评价体系
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真正地深入人的内心,才能发挥作用,在制定校规和测评体系时,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而制定、而实行,唯有这样才能最终通过具体的道德践履落实到个体生命之中,成为个体真实拥有的德性。
但我国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多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处于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导致监督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降低。因此,可向书院学习,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期测评与日常抽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并做好档案记录,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另外,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将德行考核纳入学年评优评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直接与奖学金发放挂钩,对于德行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予以严肃的处理,严重者不予以学位证书,甚至开除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