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的国内研究现状

2018-01-28于晨昕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氧胰岛素血糖

于晨昕

糖尿病是以并发症多和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为特点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全球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呈极速增长的趋势。在2016年联合国举行的以糖尿病日为主题的宣传会上,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近1亿人,患病率为9.7%并呈喷井之势增长。目前关于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并且多数研究都得出一致的定论,认为缺少锻炼是糖尿病危险因素之一,且运动干预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1]。增加运动量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质,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也应因人而异,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身体状况来评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本文通过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糖尿病的生理机制到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提出有效的运动干预方式并对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运动干预糖尿病的生理机制

由于糖尿病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存在广泛的异质性,所以目前没有明确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权威方法,对两者的区分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评判[2]。糖尿病的病因主要由于遗传方面的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是指糖尿病患者存在家族发病的倾向,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约有50%左右。1型糖尿病与DNA有着密切的联系,而2型糖尿病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如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葡萄糖激酶、线粒体基因的突变。环境因素是指进食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所引起的肥胖是使2型糖尿病遗传性的患者易发病,这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主要的因素。通过合理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1.1 影响血糖含量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葡萄糖可维持人体机体日常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所以血糖必须维持在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的范围之内。运动时会加快糖和脂肪的代谢、消耗大量的肝糖原与肌糖原并促进肌肉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缓解高血糖,运动后血糖会转变为糖原的形式储存,这样可以促使血糖进一步的降低[3]。的研究已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后,患者体内的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为下降趋势[4]。

1.2 影响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可以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的蛋白质激素,也是平衡人体体内血糖的一项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会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之与受体结合率升高,通过与受体结合后不断增强代谢反应。由此来减弱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改善糖代谢水平[5]。

1.3 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运动能使肌毛细血管和肌纤维数值比例增加,从而增强体力与肌肉能力。增加对生活的热情,最主要是促进身心健康。人体身处紧张的环境中,通过积极运动能有效缓解情绪的紧张,提升社会的适应力,改变生活的不良行为。相关研究显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缺乏运动的老年人进行持续监控后得出,实验组的身心适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部分学者在大规模临床试验后得到证实,糖尿病患者通过适当运动可改善其体质水平,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的功能的提升[6]。

2.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2.1 运动方案的制定理念

在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时,首先应考虑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一方面,患者之间存在不同的并发症,因此要考虑到运动方案的制定对其并发症是否有影响。另一方面,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和体力,生活习惯,运动爱好,运动习惯等因素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其次,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应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在制定运动方案之前,首先应了解到患者是否适合体育锻炼,还有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把控。运动干预需要达到一定的量和时间才会有效,在制定运动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强度、时间和运动量,不能超出患者的承受能力之外的负荷。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方案的可操作性[7]。

2.2 运动强度、时间及运动量

在运动强度的控制上,负荷不宜过大或过小,但是要比日常活动强,达到40%-60%vo2max的中等运动强度才能完成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的目标。临床一般采用靶心率来计算心率的安全范围,靶心率指运动中能获得最佳心率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计算方式是220-年龄。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心率达到靶心率的70%-80%是安全可靠的。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中有关于运动强度的概述,运动的中强度相当于vo2max的50%-60%,小强度相当于vo2max的40%-50%。运动持续时间一般秉承运动强度大则时间短,运动强度小则时间长的原则,有关专家建议运动持续时间应在15-60min效果较好。有研究显示运动间歇连续超过三天以上,会降低已经获取的胰岛素敏感性,于此同时积累效果与运动效果会相对减少。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坚持天天锻练,当天运动量可分2次或3次完成,锻炼时段应安排在餐后一两小时进行,这样既有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有利于更好平稳的控制血糖[8]。

2.3 运动方式

运动干预是防治糖尿病重要的非药物手段,目前运动干预的方式主要分为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这两种方式均能够改善糖尿病患异常的血糖代谢[9]。有氧运动具有增加左心室容积的功能,还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通过提高摄氧功能可改善其他器官的供氧能力。有氧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能力。最重要的是有氧运动可减轻体脂与体重,而肥胖与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抗阻运动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肌肉力量肌肉面积,来提升基础代谢率进而促进脂肪的吧代谢和肌肉胰岛素的活性[10]。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功能来决定。如果单纯的从锻炼心肺功能的角度出发,选择有氧运动会比抗阻运动效果好。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之间的效果差别也随着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从控制血糖的功能出发,单独练习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均没有结合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效果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考虑[11]。

3. 运动干预糖尿病的新进展

3.1 调节脂质代谢

据最新研究显示,骨骼肌是可以合成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活性多肽的内分泌器官,又称为肌肉因子。最新发现了一种肌肉因子叫做成纤维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简称FGF21)。研究显示运动能够能促进肌肉组织FGF21的分泌,同时增加其在血清中的含量,调节葡萄糖代谢,起到降低血糖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能确定。

3.2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运动可影响脂肪因子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胰岛素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载体等。为了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目的,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根据临床试验得出,糖尿病患者在持续2个月每周坚持3次高强度有氧运动后,可增加45%左右的胰岛素敏感性。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在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运动可降低的浓度和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能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损伤,提高糖尿病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结合率,增强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维持血糖平衡[12]。

4. 运动干预糖尿病的现状与不足

4.1 运动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现状

糖尿病目前仍然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需要药物干预,还需要生活干预和患者自我管理。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一步就是对血糖的监测,患者日常的血糖监测时间为晨起空腹血糖,三餐前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但同时也要关注运动前后、随机血糖值的监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结构和出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这导致人们日常体力活动大幅下降,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缺乏运动时间,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也使的人们缺乏运动兴趣与运动意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46%的中老年人不从事任何一项体力活动。在所有体力活动中,约有32%的中老年人从事体力活动居首位的是串门,跟朋友交往;居次位的是社区活动,如打麻将下棋等,约为7%的比例;居第三位的是帮助与自己不住在一起的亲朋好友,比例约为6%[13]。

4.2 关于运动干预糖尿病研究中的不足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在过去两年里美国成人糖尿病最严重的五种并发症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可能归功于医疗水平的提升,如临床护理、医疗系统的改进、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相关性,控制好患者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与运动方面进行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条件。这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中大多数都了解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但在实际临床中却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向患者传输有关运动干预的知识,这就导致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中没有充分的干预生活方式,而是直接进行药物治疗。所以在以后的临床过程中应及时的使患者了解运动干预的作用与效果,并为患者制定个人运动处方,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配合运动干预的方式积极进行治疗[14]。

5.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运动能够改善人体血糖含量、胰岛素的分泌和机体的适应能力,所以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动干预的方式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的制定应根据个体差异情况选择患者喜欢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肺等功能,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时,应评估当前的身体活动水平,确定开始运动量及运动类型。鉴于运动干预糖尿病是糖尿病治疗手段中较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可抑制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临床过程中应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配合运动干预的方式积极进行治疗。

[1] 范克可,杨秀莲,朱琳.我国近十年关于2型糖尿病大鼠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19-23.

[2] 翁建平.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现况及未来展望[J].广东医学,2012,学,2012,33(18):2699-2702.

[3] 陈璐,陈适,许可,王文博,项莹,潘慧.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与血糖控制关系

[J].中国公共卫生,2017:1-3.

[4] 孙莉敏,胡永善,吴毅等.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93-96.

[5] 刘江山,弓烨弘,邹昱等.国内运动干预胰岛素研究脉络演进及前沿动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2):177-181.

[6] 魏霞,汤长发.运动调节2型糖尿病的机制论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2):169,204.

[7] 嵇加佳,李凡,楼青青等.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163-166.

[8] 张晓妍.糖尿病的运动疗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34-136.

[9] 罗祖纯,戴霞,张泰辉等.有氧、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血糖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2):18-21.

[10] 李庆雯,徐冬青,林巧景等.运动参与的慢病管理模式初探—以糖尿病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5):26,28.

[11] 王娟,张献博,王正珍.规律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心肺耐力的影响——Meta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3):50-56.

[12] 张灵灵,刘劲柏,刘玉倩等.运动防治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15,50(8):1-3.

[13] 杨帆,高丽敏.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4,31(3):137-139.

[14]张贝贝.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4):10-11,12.

猜你喜欢

有氧胰岛素血糖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