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类“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28殷丹丹孙潇宇
姜 衍,殷丹丹,孙潇宇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新创业已逐步成为新时代鲜明的主题。创业需要具有科技知识的人才引领,而在校大学生则是科技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当代中国创新创业的新兴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关系着国家的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构建区域产业和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为了加速推进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这也是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纲领,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工科类创业教育现状
每到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工科类的学生同样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为有效应对这种境况,相关部门大力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的创业却普遍呈现出一种被动选择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于个人主观意识更是占少数。虽然工科类大学生十分热衷于探讨创业话题,但真正致力于创业实践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1.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优势
我国的高校中,工科类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学习的专业种类也繁多。工科类的代表性学科有机械工程类、土木建筑工程类、动力与电气工程类、电子与通信技术类等,这些学科的专业内容以及前景和制造业息息相关。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一千多所,高达本科高校总量的90%以上[3]。相较于文科类大学生,工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技术含量高,学习的专业知识中包含大量的科学技术,这一优势使得工科类大学生更有机会和能力创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如果能够获得创业资金,再提供营销、管理、人力等市场资源,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工科类大学生能够成功创业。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新形势下,国家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工科类大学生如果能够把握这个时机,从中探寻机会创业,将具有很大的优势。
2.工科类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科类大学生可以依托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凭借技术优势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中获得很大优势,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工科类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专业技术的掌握,课程的单一性使他们涉及不到营销、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这些知识在创业的过程中又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理论知识上的欠缺,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社会关系简单的工科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单纯,缺乏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验,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领导能力、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等,这些人情世故若是处理得当,能够避免许多麻烦,少走许多弯路;处理不得当,创业时很容易走弯路,甚至会导致创业的失败。当然,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积累。强化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社会的需要,对于工科类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他们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基础。
3.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国家鼓励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强大助力和推动者,高校除了最大限度地为工科类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还帮助工科类大学生定位市场,提供创业基金,组织创业团队,为工科类大学生构建宽阔的实践平台。很多高校组建了创业导师队伍,帮助指导大学生们创业,例如聘请有名望的创业导师、企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成功的创业人士等。但是有经验有阅历的成功人士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而一些具有创业咨询指导资格的教师缺乏实际创业的经验和能力。综上所述,高校的创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还不是很完善。
二、“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
所谓“双师型”人才[4]最开始是指高职院校中具有某种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这类教师既能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授课,解决职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这种“双师型”教师多服务于工科类学生。目前,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目标发生了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双师型”教师可以为企业和社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本文中提到的“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和高职院校中的“双师型”教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工科类大学生所需要的“双师型”导师,一方面,是具有较高理论、操作水平的教师、工程师;另一方面,是有着创业经历、企业管理、创业咨询等经验的创业导师。
当下许多高校与企业合作,聘请社会上成功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兼职导师,他们作为创业导师补充的一部分,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高校真正需要的“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应该是能够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指导的多功能人才。
2.“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的优势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种是来自校内,聘用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是企业管理、经济贸易等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的专业教师,另一种来自校外,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能力有条件地、有选择地聘请社会上的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家来为学生开展讲座,或者请他们在学校组织的创业比赛中担任评委,给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和计划提出建议。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内不论是专业的还是兼职的创业导师都很紧缺,所以“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业导师作为引导者,将国家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充分介绍给大学生,帮助他们了解创业,并树立创业理念,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激情。“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在大学生创业初期,作为创业导师,为大学生选择项目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帮助他们制定项目实施的一些规划;在创业过程中,作为工程师,是工科类大学生创业产品的技术指导;在实践过程中,作为兼职创业导师,他们将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市场战略,并利用自身优势把学生的创业成果推向市场。“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指导他们创业实践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创业服务,最终促进他们成功创业。
3.“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缓解了高校工科类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但其自身仍存在问题。既要具备工程师的能力,又要有创业咨询导师资格的师资人才在社会上还十分有限。
高校中一些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工作者等教师为辅导学生创业而参加创业指导学习,或者那些获得SYB合格证书的教师,他们具备了指导学生创业的资格,能够从理论上指导学生,但是一方面有自己的专职工作,工作量也比较繁重;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实际的创业经验,不能很好地帮助创业大学生把握创业的方向,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高校中工科类的教师,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他们具有大学教师必备的专业学术和教学能力,同时又具有工科类教师独有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学术、技术以及教学能力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对于专业以外的,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技能就比较匮乏了。总的来说,在高校的师资选配上,我国高校仍然缺乏既有丰富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外聘兼职导师有自己的企业需要经营管理,办公场所大多在校外,由于其自己的公事繁忙,需要各地奔波商讨生意,因此和需要创业指导的工科类大学生接触很少。外聘兼职导师和在校大学生处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外聘兼职导师对学生不了解,讲解很难深入人心,学生往往一知半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聘兼职导师只是兼职教师,与高校合作的时间没有保障,从而可能难以从一而终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帮助。
除了 “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在师源上的匮乏之外,高校给兼职创业导师的福利待遇、劳动报酬等问题也制约了校外聘用的兼职创业导师的高质量和稳定性。从而导致师资流动频繁,创业导师队伍不稳定。
三、加强“双师型”兼职创业导师的培养
创业导师是传授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创业教育的范畴内,创业导师应当引导工科类大学生对创业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掌握其中的技能,培养他们创业应当具备的精神和素养。可以说,创业导师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建设一支优秀的创业教师队伍,加大挖掘和培养创业教师,同时辅助相应的创业有关的课程是促进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
1.校内“双师型”创业导师的培养
创业导师应当集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社会阅历于一身,既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又能开拓他们的视野。目前我国受过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师不多,不少教师是由于工作需要,临时接受创业教育工作,要么空有理论而没有经验,要么有经验却不能很好的传授理论,因此创业教师的素质整体有待提高,高校要积极培养本校的优质创业导师,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
高校可以挖掘校内本身具有创业经验的工科类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加专业地指导学生创业。高校可以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工科类教师参加创业培训班和创业学术会议,例如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创办的创业导师认证培训课程[5],国家银河项目小微企业培训等;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工科类教师,高校应当鼓励他们加入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团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且参加专业的创业咨询师培训,提高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
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鼓励工科类教师入企学习,通过这种锻炼,他们既能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又能积累创业实战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以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教师通过兼职的方式直接参与到创业中去。将高校中现有的工科类技术型教师培养成高校缺乏的、学生需要的“双师型”创业导师,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教师的个人能力,丰富了高校的师资力量,又满足了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成功率。
2.校外“双师型”创业导师的培养
高校提高创业导师的师资力量,除了提高校内工科类教师的能力,还可以从校外引进人才资源。社会上不乏退休的高级技工、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内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可以挖掘其中愿意为学生服务的人,简单培训他们授课的能力,聘请他们为工科类学生讲课,和创业学生沟通、分享经验。根据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发现并解决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中的技术、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是工科类的专业教师所注意不到的。
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高校可以定期从企业中邀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到学校给工科类大学生授课,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的技术水平,虽然他们的讲课能力一般,但是他们能够寓教于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直观地、生动地把道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3.创业咨询团队的培养
美国创业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美国创业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市场的竞争越激烈,现实的挑战越残酷,美国的创业教育就越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相应的创业研究团队、创业教育中心、实践基地等一系列组织也会伴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壮大,这些无不是给学生打造创业的想象空间,帮助他们拓宽创业思维。我国高校不妨借鉴美国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的创业咨询团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完整全面的创业指导。
针对目前创业导师师资不足的现实情况,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构建一支创业咨询团队。集合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工,使其能够通力合作,为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献计献策。这个团队可以由辅导员、工科类专业教师、外聘成功企业家等构成。
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萌芽来自于技术产品,工科类的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引导工科类大学生思考、创新,并帮助学生将创意变成产品,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就是以这个产品为基础,将它发展成自己的创业项目。此时,就能体现高校构建的创业咨询团队的作用了。首先工科类的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学生创业项目的质量,有专利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其次,辅导员对工科类大学生灌输创业理念、宣传创业政策,让工科类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创业,确定自己的目标选择是否要自主创业;接着,由获得SYB合格证书或者创业咨询师资格的创业导师协助分析创业的前景,并传授创业的专业知识,帮助其组建创业项目的团队;最后,由外聘的成功创业者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阶段,长期把关,指导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如果有这样一支专业的、全面的创业团队为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服务,一路保驾护航,实际解决各种问题,那么就能够有效提高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1]徐佳.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1):72-73.
[2]雷宇桥.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4.
[3]刘兆平.论工科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13-16.
[4]袁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7(2):35-37.
[5]李玉梅.浅析高校创业导师队伍建设[J].时代教育,2014(11):70.
[6]李养良,张德勤,刘良文,等.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平台提升工科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J].轻工科技,2016(1):155-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