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2018-01-28肖凌霄
文/肖凌霄
当春遇见了冬,就有了悠长的岁月;当石遇到了人,会散发出灿烂的生命。
那些有灵性的奇石,天然去雕饰,形状与材质、造型与色彩花纹都不同寻常;遇到有慧眼的藏家,一见倾心,造就生命中的一段奇缘。奇石于是被关爱,被读懂,被聆听,被打捞出潜在的美丽和神采,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2018年8月26日至29日在贵州安顺举办的奇石大赛与奇石展览,让石与人,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了一次生命中绚烂的碰撞和对望。
石城安顺,记忆久远。形成于两亿多年前的关岭化石群,活跃在一万多年前的古人类留下的普定穿洞遗址,千年前的牂牁夜郎,六百年前的大明屯堡,源远流长。七八十年前,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黔中腹地、石城安顺同样卷起朵朵浪花。在作家姚晓英笔下,石城安顺留下的抗战记忆,是这座城英雄主义的教科书,述说历史,见证风骨。
抗战时的贵州,作为支援抗战的大后方,接纳了内迁的工厂学校,修路建桥建机场,各项事业在国难中蓬勃兴起。不屈不挠的贵州各族人民和流亡贵州的抗日爱国志士以及远涉重洋的国际援华友人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撼人篇章,留下数以百计的抗战史迹,大多已被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不会被人忘记。抗战期间,贵州有11个师56万“草鞋兵”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很多重大战役,如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打得英勇惨烈。王建山与李晨、夏玉清三位画家共同创作的历史大型版画《贵州儿郎血洒抗日战场》,生动再现了抗战期间黔军“102”师英勇战斗的场面;画家宋次伟创作的油画《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讲述了1939年,建立不久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从武汉迁移到了贵阳市东南部的图云关,驻扎6年救治200多万伤员,许多外国医务人员和热血青年都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地留在了图云关。八十高龄的文博专家吴正光笔下的《贵州抗战史迹撷英》,从工厂学校、交通故居等各方面,详尽寻找抗战历史遗迹……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中国人民写下了无数辉煌的篇章。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