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醉”了
——析窦桂梅老师执教之《村居》一课
2018-01-28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天池镇小学冉启莲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天池镇小学 冉启莲
一曲金戈铁马的旋律把我们引入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世界,当我们还沉迷这样的世界时,和谐、甜美、柔和、清新的乐曲把我们带回了课堂,开始了《村居》生活的场面。啊!那不是上课,是在享受。窦老师把孩子带入了一个安宁、幸福的村居,那里有勤劳的大哥哥,顽皮的小弟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满、安详的家,他们相亲相爱。窦老师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所以才打动了听课的我。我觉得让人沉醉的原因是她的激情,在激情中我看到了:
一醉教孩子们的想象
师:诗人会在哪里?他在远处看到了什么?近处看到了什么?
生1:小溪的对面。
师:诗人还会在哪里?
生2:会在屋子里,因为主人请他进屋喝茶了。
生3:我觉得诗人就是“翁媪”。
师:无论在哪里,诗人哦,就是画中的景。
二醉说话训练
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了……
出示: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对方说:“……”
生1:(翁)老伴,你虽然老了,但你在我的心中依然是美丽的……
生2:(媪)你这辈子为了这个家,头发都白了,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还是在一起,是很幸福的。
生1:(翁)你给我养了三个孩子,他们虽然没有杰出的成就,但都那样听话,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生2:(媪)儿子都像你一样勤劳……
生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醉研究小儿子
出示句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读句、看图。把“卧”换“躺”和“趴”你有什么感觉?
生1:卧可以让我们想到仰卧,侧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他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看他的小脚丫。送他一个词!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快乐……
生2: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他一动不动,他静静的,他是那么的……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心无旁骛……
生3:他不仅要给自己吃,还要给两个哥哥吃,还要给年迈的父母吃。这一动一静,勾画出了多美的图,“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师:现在请同学站起来说,你为什么用“无赖”?你在家,父母有时候亲昵地说,瞧你那“熊”样儿!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喜爱!那他们不喜欢大儿子、二儿子么?
生:略
师:醉中还有最!最爱……
四醉设置的情景
师:1.经不住,我也想走上前来问问翁媪……我就是诗人,你们是翁媪,我想问问?
2.现在我是大儿子,你们是诗人辛弃疾,哪位辛弃疾想问我……
生1:老伯,你们能坐在这样的低矮的茅屋,不觉得苦吗?
生2:大妈,你的脸上为什么就笑得这样甜哟?
……
五醉升华主题
村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样的村居才是追求的理想。“安居乐业”。《破阵子》:看似“居安”,实则“思危”!教师用《但愿人长久》的旋律填上《村居》的词,并深情地歌唱,让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那场面是多么的感人,这感人的场面是因为有教师的激情。
反思:教学需要激情
因为窦老师上课的激情。所以,我们醉了。她的体态,她的语言,她的眼神,无不在诠释着“激情”这个词。何为激情?所谓激,是指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所谓激情,就是指强烈冲动的情感。一个有激情的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憧憬,充满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一个有激情的人,工作就能投入,创意就能不断,诗意就能彰显,个性就能飞扬。激情是乐观向上的动力,激情是喷薄涌动的冲劲,激情是闪烁灵感的支持。
上课需要激情。那是一种如沐春风、如有神助的亢奋状态,灵感接踵而至,说话畅如流水,教师挥洒自如,学生配合默契,给人以轻松愉快的艺术享受。但是,如果缺少了这种激情,那么再充分的准备,再完美的设计,再动人的内容,上课时都会黯然失色。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上课时,只有洋溢着与焕发出激情,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不断地引导学生热切的求知欲望,才能带动教育的创新。
然而,激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不可能产生激情。教师只有一心装着学生,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的求索态度,这样,激情就如同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喷涌不竭力了。
激情是教师长期酝酿的结果。它有赖于教师浓厚的知识积淀,出色的语言修养,良好的应对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激情的火花才会不断闪现。
【1】吴英.所有的讲都是思,所有的思都是诗——我看窦桂梅老师的“讲”【J】.江苏教育研究,2009(23)
【2】窦桂梅.以语文的方式行进【J】.青年教师,2008(06)
【3】窦桂梅.生命的初念——公开课教学感悟之一【J】.人民教育,2006(19)
【4】戴网生.是演绎,还是归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04(04)
【5】康双珍.构建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05)
【6】窦桂梅.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J】.人民教育,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