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8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檀怀霞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课堂教学法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檀怀霞

语文科目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主要科目,也是影响学生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是由于语文科目大多数是对文章、古诗的讲解,就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提不起兴趣。而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它能够将语文中的课文和生活连接,能够将文章情境铺设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将语文课堂趣味化、生动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情境教学法的分类

要想在提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率,语文教师就必须对情境教学法有所了解,不能够只浮于表面,认为模拟情境就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分类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分为四类。首先最为教师熟知的就是模拟课文情境,根据教材中的场景和对话等让学生带入,把学生变为文章中的参与者,让学生从自身上直接感受人物的个性和文章的主旨。但这种模拟式情境教学方法只适用于人物形象分明的文章而不适用于全部的语文教材。其次,情境教学法还分为课外试题情境教学法。也就是将教材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教材相类似的画面,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直接对知识有所感受。这适用于一些景色描写、物品描写,如春夏秋冬、山川田野等。此外,情境教学法还包括北京情境教学法,也就是通过讲述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作者背景等进行描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写作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从情感上直接的沟通,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意义。情境教学法还包括问题情境教学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联系文章、巧设疑问,让学生产生疑惑,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的去进行文章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课堂应如何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分类有很多,教师要想利用好情境教学法就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针对教材的特点来采用情境教学法。笔者也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研究,为高中语文课堂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提供以下方法和建议。

1.文言文中巧用情境教学法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拗口,并且难以记忆。而大多数的文言文却需要学生去背诵,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师可以根据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翻译在脑海中先形成一个情境印象,然后把自己带入到文言文当中,既可以把自己当做文言文的写作者,又可以把自己当做文言文的主人公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会被带到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情境下,文言文也就简单化了。如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为“廉颇”“蔺相如”本身,将学生们带到文章当中,也就是把同学当作他们,去趣味记忆,这样降低了文章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2.散文中巧用情境教学法

高中大多数散文大多数都离不开事件、情境的描写,教师要把握住这一特点进行实体情境教学法来教学,让学生将散文联系实际,从而深度理解散文。如《荷塘月色》文章讲解时,作者通过对“荷塘”“夜晚月光”“树丛”“蛙声”等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心中的苦闷以及彷徨之情。教师要想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就让学生去实际体验,当学生看到夜空的月亮会想到什么?听到蛙声阵阵会想到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看这些景色时的情感,也就能够深入文章的中心主旨。

3.小说类教材巧用情境教学法

对待小说类的文章进行讲解时,模拟情境类的情境教学法最为适用。因为小说类人物性格鲜明、人物活动较多,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分角色表演,将这个场景在课堂上模拟出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会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活动,也就能够顺利地理解人物的形象。并且,通过课堂的模拟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材灵活利用情境教学法,让高中语文课堂摆脱僵硬,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孙典利.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6)

【2】于清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7(36)

【3】毛倩.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7)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文课堂教学法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会背与会默写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