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腹腔镜下切除与开腹切除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8-01-28朱宝华吉林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吉林吉林13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腹直肠癌出血量

朱宝华 吉林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 (吉林 吉林 132000)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位置低,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很难彻底,因此术后复发率高。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临床在治疗直肠癌上多采用开腹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及器械水平的不管发展,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青睐。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直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验均确诊为直肠癌。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2例患者,对照组54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有18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58.4±6.9)岁,Dukes分期:A期10例,B期20例,C期1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12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9例低分化;对照组有24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59.1±6.7)岁,Dukes分期:A期14例,B期24例,C期1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18例高分化,25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相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给予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且于术前进行抗生素治疗,避免术中感染,若手术时间在3h以上,应追加抗生素使用1次;全麻后留置尿管,使患者保持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两组患者虽手术方式不同,但均应严格以无瘤操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为准,并使患者盆腔自主神经得以保留[2]。

1.2.1 实验组[3]。给予实验组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手术,具体做法为:在患者腹部建立腹腔镜入口,于患者右下腹外缘10mm处行切口,于左腹部、腹直肌外缘5mm处行切口,以上切口均为操作孔。在经过全腹腔探查后,结合之前的直肠镜检查来确定肿瘤所处位置;开腹后,将肠系膜下动脉切断,将肠系膜分离,将乙状结肠系膜游离;并于肿瘤下2.0cm处将直肠切断,切除肿瘤所在结肠部位;采用吻合器吻合结肠-直肠端,清洗盆腔,引流管置入后,缝合即可。

1.2.2 对照组[4]。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具体做法为:于患者下腹部正中或左旁正中处行切口,探查全腹后,确定肿瘤位置,将乙状结肠两侧系膜、结扎肠系膜分离后,清除淋巴结,采用荷包钳切断结肠,清洗盆腔,置入引流管,缝合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为(151.0±42.0)min、(104.0±15.5)mL、(2.6±0.7)d、(8.5±3.0)d、(13.1±2.5)枚;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为(160.0±38.5)min、(190.5±55.5)mL、(3.7±0.9)d、(14.5±6.0)d、(12.9±2.7)枚。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清除数量上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4.07%(13/54)。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直肠癌手术分保肛及不保留肛门两种方式,保肛手术是指在切除直肠癌时保留肛门,不保留肛门手术即Miles手术,是指腹会阴直肠癌联合切除术。临床医学在治疗直肠癌时会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及肿瘤距离肛门口的距离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5]。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是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上的一种全新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是把操作器械和摄像的镜头通过特殊的铁管插到腹腔里,医生用手术器械对病变的器官进行切开、清扫、缝合等操作。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依旧存在争议,因为还未广泛开展应用该种手术方法。近年来,临床医学会对早期或中期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偏晚期的直肠癌患者一般则选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来说,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微创,即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康复更快,对患者造成体表容貌上的损害也更小。本文笔者通过研究也证实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与开腹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相比,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节省了费用,并有效改善了患者治疗效果。

[1]郑建丰,陈晓涛,肖体现.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8):643-644.

[2]杜磊,苗成龙,孙保君.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3):44-47.

[3]鲁德斌,刘西平,胡林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3):289-291.

[4]张仁汉,佘军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的比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6):862-864.

[5]曹广,梁杰雄,王晓东.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581-585.

猜你喜欢

开腹直肠癌出血量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