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镇静的指导作用

2018-01-28孙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麻芬太尼麻醉

孙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31)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使用脑电双频指数能够监测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深度,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患者在进行麻醉过程中,监测其麻醉深度,能够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降低因为麻醉剂量偏少导致患者在手术中产生知觉,避免因为麻醉剂量过多,导致患者延迟苏醒与循环抑制[1]。因此,本文将探究BIS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镇静的指导作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中,2016年3月~2017年8月接收的160例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年龄为22~35岁,平均(28.54±1.63)岁;两组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加入此次实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麻醉师根据患者临床生命体征、泪腺以及瞳孔等相关变化,来判断麻醉深度并且进行用药调整。观察组患者:通过BIS进行监测,判断患者体内麻醉深度,然后进行用药调整。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便将静脉通道开通,注射500mL乳酸林格氏液,然后注射0.5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159)与0.05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选择医用注射泵靶控注射血浆浓度为5.5μg/mL的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5/μg/mL的瑞芬太尼。待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时,对患者进行50mg的罗库溴铵实施气管插管[2]。在手术过程中,要不间断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保证麻醉镇静效果。手术结束前半个小时,不要加入肌松药,手术结束要停止靶控。待患者意识清醒,拔出气管导管。观察组患者使用BIS进行监测麻醉药物用量,将值保持在45~60。对照组患者调整麻醉药物用量,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波动,保证基础值在±20%以内[3]。BIS电极连接:使用乙醇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电极粘贴患者前额、眼角外侧以及眉弓。进行循环阻抗检测,保证电极阻抗在5KΩ,然后对BIS值进行监测[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L0)诱导后(L1)、CO2气腹后10min(L2)、CO2气腹后30min(L3)以及手术结束后(L4)、恢复意识拔管后(L5),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并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恢复意识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手术知觉情况。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使用(±s)值计算,两组间差异使用t进行检验,当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MAP、HR变化

观察组患者MAP:L0(94.16±1.38)mmHg、L1(93.47±1.28)mmHg、L2(91.13±1.47)mmHg、L3(92.26±1.28)mmHg、L4(93.13±1.22)mmHg、L5(93.37±1.34)mmHg;

HR:L0(77.2±1.3)次/min、L1(86.2±1.2)次/min、L2(88.1±1.6)次/min、L3(87.6±1.2)次/min、L4(87.1±1.7)次/min、L5(87.2±1.4)次/min ;

对照组患者MAP:L0(94.27±1.32)mmHg、L1(92.22±1.23)mmHg、L2(81.13±1.26)mmHg、L3(82.26±1.32)mmHg、L4(94.15±1.27)mmHg、L5(93.25±1.24)mmHg;

HR:L0(78.7±1.2)次/min、L1(83.2±1.3)次/min、L2(99.1±1.6)次/min、L3(96.6±1.2)次/min、L4(86.5±1.7)次/min、L5(89.2±1.2)次/min。

两组患者MAP与HP之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情况

观察组患者丙泊酚(672±1.56)mg,瑞芬太尼(0.52±0.1)mg,对照组患者丙泊酚(912.37±1.28)mg,瑞芬太尼(0.83±0.12)mg;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情况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5.15±1.63)min,恢复意识拔管时间(11.52±1.63)min;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9.47±1.24)min,恢复意识拔管时间(16.38±1.23)min。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BIS通过数学方法对不同频率脑电波的谐波与时进行分析,然后整合各个变量,从而反应镇静与催眠的深度,在临床中,能够较为准确判断镇静水平以及麻醉深度。近几年,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是要保证适当的CO2压力,从而避免造成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伤害。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麻醉具有重要作用,以往临床主要监测患者麻醉镇静及深度,通过观察患者的的各项体征,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常规的监测麻醉深度,过深或是过浅导致患者血流动力波动显著[5]。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研究中,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得出,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针对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使用BIS值进行监测,能够有利于临床开展腹腔镜手术,使其能够个体化对患者用药,保证麻醉药物适中,从而改善患者苏醒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成本。

[1]钟剑洪,卫凤英,刘妙雯.BIS监测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知晓和术后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1):29-30.

[2]刘忠玉,全燕,李刚.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结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79-1580.

[3]殷杰,苏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3(3):34-36.

[4]林环新,石鸿金,钟贤春,等.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J].微创医学,2014,7(2):122-123.

[5]王月玲,高启俊,吴丽清,等.BI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观察[J].中外医疗,2014,30(23):82-83.

猜你喜欢

全麻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