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置对高校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的影响研究
2018-01-28马利
马利
1. 前言
排球运动作为隔网对抗型的集体运动项目是深受大学生喜欢的球类项目之一,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上也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学习对于初次接触排球项目的学生来说如何能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这一环节上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了部分学生逐步对排球项目失去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如何能使这些对排球项目学习产生焦虑感的学生逐步找回信心和提高学习该项目的兴趣,是我们体育工作者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只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总结教学经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去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使学生乐于去学,主动去练,才能达到我们所要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目标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对于提高学生排球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目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动态设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能够有效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应该掌握的动作要领,在各个阶段的技术动作教学环节中,都有明确的目标,难易程度适中,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2. 目标教学设置的意义与价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预期要达到的结果的直接反映,这个预期结果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它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而目标设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们实施某一行为的最直接动机,合理设置目标会对进行某一行为产生激励作用,会使人为满足成就需要而努力完成设定的目标。排球运动项目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者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的功能,那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重任。而每次课的课程目标设置又是我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起点,我们最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的反馈又恰恰是目标设置的最好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这堂课的组织设计安排与实施,同时还关系着整堂课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因此,目标设置教学对于公共体育课能否上好来说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球类运动项目中,目标教学更加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的充实和丰富多样。
3. 目标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3.1 目标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体育教学具有指引,评价以及激励等多方面的功能,科学合理的可行的教学目标对于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整体目标设置的基础上,对每个环节的目标设置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和设计,使得各个环节设置的目标都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使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体目标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在目标设置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断从各个小的目标环节着手突破,也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我控制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较难动作过程中了解自己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不断的在自我超越中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最终达到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达到一个最优化。
3.2 目标设计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原则
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每个技术环节的练习中,以定量的目标设置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反馈情况,实时对制定的目标高低进行动态调整,使得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完成任务和目标,最终达到本次课或某个单元技术环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这些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基础上利用好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得目标教学在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对学生能顺利完成每个目标起到指引和激励。
3.3 目标设置的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3.3.1 目标设置应根据排球技术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不同进行实施
排球基本技术教学内容包括了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两大类,在无球技术(准备姿势与移动)教学中,对于目标的设置应该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练习反馈情况进行动作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在此环节中主要以定性的语言对学生动作完成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有球技术教学环节中,在垫球的教学目标设置中应该根据垫球动作要领的顺序进行练习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初次接触排球的学生,可以先给他们设定徒手练习动作的目标次数,不要急于接触球,然后通过击固定球然后到抛垫球再到对垫球,最后到隔网对垫球依次进行目标设定与实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完成目标进行及时跟踪,对设置的目标进行及时调整,最终使这部分学生能逐步对排球项目产生兴趣。对于以前接触过排球的学生,可以按照抛垫球到对垫球到隔网垫球的顺序依次进行目标设定,比初次接触排球的学生要求提高一到两个标准点,激励这部分学生往更高层次上努力,最终能带动整个班级学习的氛围,为实现整体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样,在传球、扣球、发球以及拦网技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垫球类似的目标设计进行实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每个环节的目标设置以定量为主进行,目标清晰、明确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完成所设定的量化目标,最终使的整个课堂教学效果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3.3.2 目标设置因根据学生掌握技能速度的快慢进行动态调整实施
排球技术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有一个快慢现象,一般掌握动作必须经历从泛化阶段到分化阶段,最后达到动作的自动化阶段,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所用的时间不尽相同,所以在目标制定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个环节的目标量化程度。在遇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应该实时对所定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避免打击之前动作进步快,到了某阶段动作停滞不前的学生,同时通过动态调整目标也能激励之前动作进步慢,在某个阶段动作掌握快、技术提高快的学生,最终使得教学的过程在实时的动态调整中进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技术学习中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排球技术课教学采用目标设置教学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学生排球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实时动态调整,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能够有效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应该掌握的动作要领,在各个阶段的技术动作教学环节中,都有清晰、明确的量化目标,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目标,学生明确了练习方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整体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4.2 建议
目标设置在球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效果明显,建议在其他非球类项目中也能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在课前了解所有学生的基本状况下也应通过丰富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引导、评价和激励学生,多途径探索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