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新《标准》实施现状及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分析

2018-01-28杨彩虹司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标准

杨彩虹 司强

关键字: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干预;策略

为了更好的给予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导他们科学合理的锻炼,全面增强学生体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14年4月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3个文件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按要求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再通过反馈系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导并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学校也能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开展一系列体育教学,减少盲目和不作为,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锻炼活动。本文通过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称新《标准》)的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的体质特征和体质健康现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我校新《标准》实施质量的对策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我校新《标准》实施的现状分析

1.1 重测试过程

2014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该新《标准》在一些项目上做出调整,将高校体质测试项目由原来的5项增加到了7项,以此更客观的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通知要求《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目前我校每年均按照上述通知精神全面实施新《标准》,积极开展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下简称“体质测试”)是国家对青年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考评,用来衡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实现德智体能的全面发展。但仔细梳理近几年我校《标准》的实施工作发现,我校每年都相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积极有效的做好每年一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准时向上级汇报。对于《标准》的实施工作仅仅停留在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数据整理上,表面上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标准,但实质上是没有真正达到国家实施《标准》的目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这种重视测试数据而忽略建立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反馈机制与新《标准》的目的就大相径庭。

1.2 轻测试服务

高校认真落实“中发[ 2007] 7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是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生活方式,实现学生体质健康长远发展。近年来我校在实施新《标准》过程中,其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方面,而没有相应的后续如成绩等反馈学生的服务。学生只是每年例行测试,学生无从知道自己的体质测试成绩,也不可能对每年的成绩进行对比,不清楚自己的成绩如何,更不知道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更严重的是每年在测试结束连一些简单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建议都没有,缺少测试后相应的服务工作。

1.3 不熟悉测试目的

新《标准》的实施,基本上停留在政策制度层面,仅仅是相关的体育部门和领导在“自我陶醉”测试的重要性,而不重视对学生实施《标准》的宣传、教育,导致学生对《标准》的实施近乎一无所知,也不清楚《标准》的实施意义。学生不了解《标准》的内容,不清楚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在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测试态度不端正。测试前不做准备活动,测试时穿着牛仔裤、皮鞋,不尽力,敷衍了事,直接造成测试结果的不能反映个人最好成绩。学生对体质测试标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只是跟风似的在每年通知测试的时间段去“例行公事”。大多数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应付测试,并不积极主动去锻炼身体。也有少部分学生把它当成了考试,全力以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的极限去拼命测试,导致测试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身体方面的伤害。不少学生对体质测试的各项测试规则、注意事项不以为然,敷衍测试,不顾教师所强调的注意要点,所以经常在短距离的测试中出现学生一启动就栽跟头、摔倒,在长距离的测试中晕厥、休克等情况。更有不少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常识,如在不做任何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直接参加测试,跑步结束后就立即停下来或蹲下、喝凉水,如此种种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各种身体不适、呕吐、休克等症状,同时对大脑、心脏、肌体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另外,测试组织者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生的过往病史不够了解,没有建立一个全面的学生健康档案,对有些本应该申请免测的“亚健康”学生仍允许参加测试,导致测试过程中、以及测试结束时这些“亚健康”的学生几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或病情加重,如此以往将会对这些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二次伤害。

1.4 缺健康干预

教育部《标准》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实施的重点是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低于60分的体质弱势学生群体,而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变他们的体质弱势现状。近年来我校在实施新《标准》过程中,其工作重点只放在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方面,缺乏有效的体质健康咨询指导和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运动干预工作。学校并没有针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内、外体育锻炼指导,没有与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补测也是出于凑齐成绩上报的人数而并没有起到促进学生锻炼的目的。

2. 提升我校《标准》实施质量的对策分析

2.1 有组织领导的贯彻测试始终的科学管理

人是测试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首先,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其次,要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人员固定后要进行测前培训、测后反思总结。在测试过程中要加强教师对测试现场的监督和控制,以便测试成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面向全校的《标准》实施目的、意义和内容的宣传教育

学生作为测试的主体、相关利益的最大关系人对测试工作认识不足,学生不了解《标准》的内容,不清楚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未能在思想上引起应有的重视,导致测试态度不端正,敷衍测试。因此,在测试前关于《标准》实施的宣传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标准》实施的宣传教育是测试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获得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测试任务。

2.3 加强信息的管理,积极及时的做好测试总结与反馈工作

测试工作要加强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反馈等环节去收集数据并充分利用由数据产生的信息,来指导、督促学生自觉的进行科学体育锻炼。

2.3.1 数据上报结束后,为了让以后的测试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须对之前的测试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集思广益,提炼经验,指出应汲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2.3.2 学校应在测试后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根据当下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反映出的问题,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质健康促进措施,有针对性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4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结合本校实际做好本领域的科学研究

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制度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发展,测试制度及办法的完善离不开科学研究工作。为了更好的将《标准》实施贯彻落实好,真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那么在每年的测试工作结束后,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等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基于新《标准》实施的我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干预策略分析

3.1 加强学生对新《标准》认识,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利用每学年的第一次体育课集中讲解《标准》测试的内容、实施的意义和目的、测试时注意事项、应试方法,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比如科学的体育运动、合理的营养膳食、健康的作息以及行为习惯等。

3.2 及时的做好测试总结与反馈工作,利用成绩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对待体育课以及科学合理健身理念

每年测试结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并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学年体育课成绩评定的30%,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体质测试成绩不及格国家奖学金评定一票否决。

3.3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讨针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运动处方模式

运用运动处方指导大学生体育运动锻炼是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快速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新《标准》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普适性强的体育锻炼运动处方,采用运动处方模式,指导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及课外体育运动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4 做好对体质弱势群体必要的管理和体质健康干预

新《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体质弱势学生群体,担心在测试中出现安全隐患而忽视对他们的关注。因此,在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通过健康咨询指导和体质健康干预服务等有效的干预措施去改变学生体质弱势现状,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协助学生最终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认真落实“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标准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幽默大测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摄问”测试
美还是丑?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