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服务下新疆W院康复中心的制度建设研究

2018-01-28党银莲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我院制度

党银莲

1. 制度建设的概念界定

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沃尔顿· 哈米尔顿认为制度是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为方式,它渗透在一个团体的习惯中或一个民族的习俗中… …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可行范围 。”后(现代)制度主义者霍奇森则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所创造出来的持久的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框架,在这个制度框架中,通过人类的相互影响与合作和竞争关系的确立,从而构成一个社会,……制度是一整套人们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规则,是用来约束个人的行为。”

本文基于社会的角度,研究的出发点是制度界定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对狭义制度的解读。笔者认为,制度实际上就是人们根据某些原则与要求,制定的一整套普遍的永久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这些规则对某一团体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2. 康复中心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1 制度作为一种重要而有力的规范康复中心正常运行与合理利用的的手段,对其秩序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2 健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约束各种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人们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其更具备安全性与稳定性。

2.3 虽然人和社会具有复杂性,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但是科学合理制度的制定,可以使人们不断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中,形成稳定的预期和特定的认知模式,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康复中心良好的制度建设,对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与整个中心的良好运行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4 康复中心建立良好的制度有力更科学合理的支配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进行规范,甚至对康复中心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人力资源的发展以及人员的利益分配、社会效应的发挥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系统论认为,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架构是制度。一个系统总是在开放性和封闭性两者之间找寻到平衡点而维持平衡。对于封闭性空间来讲,W院康复中心的制度必须有利于本中心这个共同体内部人员知识的增长和认知的提升;对于开放性空间来讲,任何一个制度系统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来自系统外部的竞争压力(制度竞争)。因此,康复中心的制度系统也必须遵循一般的其它制度所要遵循的规律,时刻保持开放性来降低系统熵值,并从外部吸收能促进增长和进化的动力。如此,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康复中心的制度系统不仅有利于内部成员个体的发展,更有利于整个共同体的存续与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应。

3. 康复中心的制度建设困境与问题

良好的康复中心制度可促进中心的长远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实现康复中心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强化中心的竞争力。然而,由于我院康复中心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对康复中心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正常的运行,以及其长远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别提发挥康复中心的社会效应了。据调查结果显示,W院康复中心的制度建设存在如下困境与问题。

3.1 制度并未能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或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院康复中心制定制度时,并未充分地深入地解读透彻国家政策,这样可能会发生一种现象即W院康复中心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国家法律政策之间存在一些偏差。

3.2 康复中心所制定的制度与中心整体发展目标相悖。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康复中心长远的发展,而由于我院康复中心起步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中心制度的建设仅仅是为了制度,只起到了对员工的约束作用,并未针对中心的整体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方案,无法对员工个体的专业发展与康复中心这个共同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推动力。

3.3 制度缺乏针对性,缺乏条理。康复中心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属于一个小小的社会系统,可分为职能、协调、管理等极大部分,因此制度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各部门的特点与部门间的联系。由于我院康复中心制度建立时间并不长,往往缺乏对制度更全面的考虑,更多的是注重眼前问题的解决,导致内容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所罗列项目太多而没有集中点,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4 制度的制定应该从康复中心的实际出发。符合本院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落后。制定的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才会有执行力,才能有助于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

3.5 康复中心制度的落实过程缺乏积极宣传与及时反馈。首先,康复中心的制度制定与出台之后,并未经过系统与广泛的宣传通知,因此,很多员工并未充分了解其重要性或知之甚少。尤其是与员工息息相关的制度,很多人并未充分关注,以致导致信息传递出现偏差。其次,制度的制定与运行大多数属于自上而下单向实行,并未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许多制度在执行之后,缺乏信息的反馈与检查。导致制度制定者很难了解其落实程度,更无法进行制度的修订与提升。只有不断的落实、反馈、查阅、修订,在不断的修订与完善中,才能探索出适合本康复中心实际情况的制度。

3.6 奖惩制度的缺乏。制度管理的主体与对象都是每一位员工,只有通过具体的有奖惩的引导,才会发现与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为康复中心整体的发展形成个体的力量。

4. 康复中心制度重构

良好的、科学合理的康复中心制度有利于中心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对于我院康复中心来讲,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整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能根据政策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只有不断根据国家政策的大方向进行康复中心制度的调整与不断完善,才能使制度更加体现科学性、合理性,更加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4.2 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我院康复中心发展的要求,并要有明确的目标。首先,制度的建立应符合基本康复中心发展的要求,体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其次,应不断提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向社会效益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经济效益。只有具有有目标的制度建设,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在康复中心形成强大推动力,促进上下行动一致,在完成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能向康复中心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

4.3 所制定的制度必须应具备系统性、条理性。我院的康复中心本身就属于一个非常复杂的但很具有条理性的系统,因此制度的建设也应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制度的建设可以从人、财、物、产、供、销、作息等方面考虑,与各部门充分沟通、沟通协调,从而形成清晰完善的系统。

4.4 制度制定完成后,应及时宣传下达,并定期检查落实,不断修订。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制度的顺利执行都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的过程。首先,在强制执行之前,应先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了解制度的内容及制度执行的必要性,使他们愿意接受。其次,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进行,不断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与反馈与矫正,再结合各个环节共同给与的意见与建议,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讨论出最佳方案,再次进入实践环节。只有这样,周而复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真正建立足够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促进康复中心的长远发展。

4.5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适当奖惩。坚持“以人为本”,人人以身作则,加强执行力,才能推动制度建设的行动。突出奖惩理念,以奖促进,以惩促进,奖惩的目的不是终结性的评价一个人,而是要在发现、总结个体不足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更好地发展自我的机会与可能,从而不断完善个体,以到达促进整体康复中心健康、良性发展的目的。

总之,作为康复中心制度的建设来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不断反复的任务,康复中心应在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必要性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思路,不断完善与修订制度,才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康复中心的工作效率与社会效应,真正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不断为高校服务社会的这一职能提供可能性,为我院康复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我院制度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