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源起与路径
2018-01-28陶嵩
陶嵩
1. 前言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经济转型升级出现新推动力。继《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体育产业再次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有别于过去国家的体育战略,46号文件聚焦“产业”、“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等概念,政府的目标清晰且坚决。体育产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必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试图从体育产业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展开分析,并希望能够为体育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2. 源起:体育产业的发源与发展
学者一般认为,体育产业源起于英国。作为现代体育产业经营的大部分运动项目来源于英国人创立并大力传播的“户外运动”,如足球、赛马、橄榄球、拳击、高尔夫等。随着英国殖民主义的推进和世界市场的开辟,这些运动项目被传播到美国和欧亚许多国家,这在客观上为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做了准备。史料记载,1750年在英国的纽马克特(Newmarket)由一批贵族赞助成立了“赛马俱乐部”(The Jockey Club),该俱乐部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经营、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商业化和职业化的体育俱乐部,“赛马俱乐部”的模式很快被应用于英国的板球、拳击等其他运动项目,并进一步在欧美国家流行。英国创立的俱乐部制度成为体育产业基本制度形式,因此,英国被公认为体育产业的发源地。
进入19世纪之后,英国的“赛马俱乐部”模式在美国流行开来,然而,美国人很快发现英国的“赛马俱乐部”模式很难取得成功:因为美国没有贵族传统,没有贵族的赞助,俱乐部也就难以生存。一些俱乐部经过讨论决定后以商业化的模式开展运营。1871年,一部分棒球俱乐部成立了全美棒球协会,那些给俱乐都顶尖球员薪水的俱乐部都可以加入该协会。1876年,美国棒球沙皇威廉赫尔伯特接手全美棒球协会,并将其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他开始逐步建立各项规则,并有计划、分步骤的开拓棒球市场,以垄断方式经营,取得了成功。进而,这种联盟模式被迅速应用于篮球、橄榄球、冰球等运动项目。因此,后来出现NBA、NFL、MLB、NHL、MLS等体育产业奇迹。
3. 路径: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体育产业影响区域经济总值
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区域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就国家作为一个区域而言,2012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135.9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0.6%,而2012年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为435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7%。美国相比中国,体育产业对其区域经济总值的影响要大。
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占份额较大。受益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但从区域经济总值比例变化状况看,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产业增加值在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存在,二十几年努力仍然改变不了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占据体育产业主导的格局。但2008年后,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中国体育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正逐步影响整个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经济发展升级的持续动力,增加着区域经济总值。
3.2 体育产业影响区域就业问题
体育产业按照规划属于第三产业,鉴于第三产业的服务特性,体育产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其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性相当强,突出表现为其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众多其他部门的发展,这些部门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大量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影响区域的就业供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体育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体育产业可以带动就业,给大量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据相关统计,2012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75.62万人。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突出的困境。
3.3 体育产业影响区域经济结构
体育产业具有拉动其他相关联产业发展的功能,美国经济学家郝希曼将这种关联解释为两种状态:第一种为前向关联,它是指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在其他产业中可被利用而形成的产业联系;第二种为后向关联,它是指一产业在其生产中需要投入其他产业的产品所引起的产业联系。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衍生出许多体育产业的子产业,正如许多关于体育产业分类中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等的出现。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的结构,就体育产业内部来说,体育产业核心产业和外围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这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北京市伴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体育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的区域内经济结构。
体育产业影响区域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为了发挥体育产业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于2011年11月22日印发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指经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在体育产业方面具备相当基础、规模和特色的地区,或在体育产业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机构。截至2018年1月,中国在深圳、成都温江等7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基础上共认定36家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向更加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
3.4 体育产业影响区域税收状况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规模不容易发展壮大且发育速度缓慢。国家通过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降低体育产业发展成本、降低体育产业的经营风险,促进就业,鼓励出口,增加产业收益等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税收领域,中国国家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进行了减免和优惠,为相关大型体育赛事专门出台了具体税收政策,代表性文件有由财政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税务局分别在2003、2005、2006年发布的《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从表面上看,对该类赛事的补贴是国家和政府放弃了相应的税收利益,使国家的财税收入减少;而真实情况是,通过举办一些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税收优惠反而起到了刺激和引导社会投资的效果,进而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税源特别是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地方和国家的财税收入。例如,由于成功举办2007年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长春市全口径地税收入773582万元,地方税收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年计划的106.19%,超收45082万元,同比增收186644万元,增长31.8%。为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市实施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累计优惠减免金额达10.6亿元,而北京市该年地方税收共计1578亿元,相比2007年增收211.9亿元,增长15.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税收达1360亿元,同比增收179.3亿元,增长15.2%,占税收总额比重的86.2%。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受益于区域的税收也将反向影响区域的税收状况。体育产业可以增加区域内的税收、带动相关产业税收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越好,对区域税收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