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的若干问题
2018-01-28中国湿地博物馆310013
李 明 (中国湿地博物馆 310013)
博物馆是一个通过举办陈列展览从而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増长及免费开放的趋势,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公众社会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对博物馆自身来说,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汲取知识,享受艺术。另一方面,由于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就要求博物馆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更应不断推出各种有品位和吸引力的展览,才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览效果的好坏是要由观众来评判,对观众有吸引力,观众有兴趣来看,看得懂,并且看完之后可以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展览才是一个好的展览,而优秀的展览内容策划是举办一个好展览的基础和前提。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以文字和展品为载体的创作活动,包括内容研究、展览选题、提炼主题、撰写大纲、组织展品、编写文本等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依存,共同为一个展览主题服务。我国博物馆业经过长足的发展,整体的展览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展览缺乏吸引力和独特性,归根结底是因为展览内容策划成熟度不高造成的。很多展览在展览策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研究内容不深入,或者策展人员专业性不够,对内容策划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展览策划主题不新颖,展览内容不够具有吸引力,最终导致展览的观众接受程度和社会反响没有达到原先预想的结果。本文以展览内容策划实践为基础,对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中容易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提炼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粗浅解决方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展览内容策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展览选题草率确定
陈列展览的选题是保证展览成功的重要因素,经过科学规范的陈列展览选题,可以保证展览顺利实施。展览选题的失误,会直接造成陈列展览无法正常运作,甚至无法实现。有些博物馆在对陈列展览选题未作充分的科学研究,以盲目地、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草率确定展览题目,造成展览文本内容不系统、不完整,甚至展览科普知识错误。有些甚至连参展的展品都没有落实,或者参展的展品需要与其他单位借展,在未确定对方是否借展的情况下,盲目确定展品,以至陈列展览有些展品无法到位,造成整个展线断裂,展览整体比重失调。又或者有些展览项目虽然上马,但因经费不足,无法达到原预计展览设计效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临时筛减展览内容,勉强将展览拼凑而成。这些问题都会使整个展览空洞无物、缺乏内涵,极大削弱陈列展览主题,导致陈列展览的效果和当初的策划初衷产生很大差距,造成整个展览项目的失败。
(二)展览文字太过专业
陈列展览文字是展览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包括图文图版说明文字,多媒体内容文字等,这些文字传达给观众展览的内容、意义等相关信息,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览。这就要求内容策划人员要注重文字内容的编写,要写出工作人员以及观众都易理解的文字。博物馆展览要明确目标参观受众是普通大众,要考虑各个文化层次的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能力,做到通俗、精炼、亲切。有些展览在举办之前没有进行过观众调查,不清楚观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哪里,导致展览中的文字信息要么专业性太强,普通大众难以理解,要么不严谨,观众会有疑问。还有一些展览干脆直接照搬古文内容作为展览说明,观众看不明白就会增加展览与观众的距离感,使观众只能草草参观了事,很难真正走进一个展览。
(三)展品内涵发掘不足
内容研究是做好展览的前提和基础,应尽可能科学、权威、全面地收集展览相关资料,收集资料应当包括最新权威学术研究成果、学说理论、展品资料、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等,对收集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结合参观受众的兴趣点,多角度挖掘展品内涵信息,深入揭示展品内涵,才能设计出令观众满意的展览内容。有些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收集的展览相关学术资料不全面、不完整甚至有错误,造成无法对展品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策划出来的展览注定是比较肤浅的,观众参观完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形式设计与内容不符
展览大纲是展览设计的基础和灵魂,形式设计人员需要在对展览大纲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展览主题和精神形式的设计方案,使陈列展览内容得以充分展示。但是在实际中,一般形式设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的技术擅长,而对其他领域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欠缺,如果内容策划人员没有与形式设计人员就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交流,那么形式设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把握、深刻理解陈列展览内容,会造成展览内容和形式不契合,从而整个展览设计效果达不到预期。
二、提升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范确定展览选题
陈列展览选题在整个陈列展览运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展览选题上最大限度保证可行,才能为今后展览的具体运作、展览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展览的成功,所以在举办展览之前,一定要经过细致、规范、有计划、科学的选题过程。
科学的博物馆展览选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一是博物馆的特性,即什么类型的博物馆,需要选择与博物馆类型相贴合的展览选题;二是社会环境,展览的选题是在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在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在时代脉搏的旋律上,有所作为的;三是文化背景,博物馆选题要确立在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之下;四是陈列展览展品,不管是博物馆馆藏还是向外借来展品,都需要在一定数量基础上才能考虑展览选题;五是经费支持,陈列展览选题之初,要先考虑所选题目得到经费支持的可行性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数。
(二)加强学术资料研究
学术研究资料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的学术支撑,是展览主题产生的基础, 展览工作人员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学术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一方面注重充实和整理实物展品资料,另一方面夯实和分析展览相关的学说理论、专业研究成果、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等。实物展品资料的充实建立在展览相关展品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展品资料不能仅仅停留在展品本身的基本属性,还需要深层次挖掘展品内在的信息,从实物展品中提取与展览相应的内涵意义和信息价值。另一方面,相关学术研究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能只是单一的资料整理,需要潜下心来花费一定时间在相关学术资料中寻找揭示和深化主题的元素,结合实物展品资料的研究成果,融汇各类学说、理论、研究成果等,才能提炼出有深度和内涵的展览内容。
(三)恰当使用展览文字
博物馆展览文字是陈列展览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整个展览中文字说明的作用仅次于展品,通过它才能将陈列展览的目的、内容、作用等传达给观众,因此恰当的使用展览文字就非常有必要。
在展览内容策划过程中,由于策展人员与观众所处的角度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思维观点也不一样,会存在展览文字上有较大的争议性。因此在编写展览文字时,需要注意站在观众的角度上,依据展览内容的观众定位,在保证文字科学严谨,专业统一的基础上,恰当灵活使用与受众人群适宜的文字风格,并且应考虑观众的阅读习惯,注意专业词汇在展览文字中使用的频次。
(四)融合内容与形式设计
陈列展览的展示内容主导展览的形式设计,形式设计是为展示内容服务的,两者之间为从属关系,同时展览内容与形式要和谐,达到优势互补。具体来说,形式设计者在充分理解陈列展览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陈列展览内容的形式设计,形式设计不能脱离展览内容而单纯追求形式的设计效果,同时展览内容也不能禁锢形式设计的合理创作和发挥。两者是需要充分融合和贯通的,两方面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地沟通,形式设计真正、全面地理解了展览内容,明确了展览的目的和主题,消化了内容中的设计要求,才能够以清晰的设计思路,通过艺术的再创作和升华,最终完成一个成功的陈列展览形式设计方案。
总之,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是一个耗时耗力、复杂综合的系统性工作,一份好的展览内容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新颖的角度、完整的结构、严谨的逻辑、生动的情节、简洁的文字,也要结合形式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和艺术创新。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内容策划人员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调整陈列思路,为广大观众奉上具有吸引力的展览。
[1]陆建松.博物馆展览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5.
[2]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
[3]陆建松.陈列大纲不等于展览内容脚本[N].中国文物报,2006-8-18(6).
[4]郝元琦.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文本写作视野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5]付文军.临时展示说明的原则与实践[J].博物馆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