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育部门经营创收到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初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1-28鲍明晓

体育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改革开放体育

鲍明晓



从体育部门经营创收到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初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鲍明晓

(北京体育大学)

1978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4个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在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 明确了体育的经济功能,确立了体育的产业地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体育一直被视为上层建筑,主要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和为国争光。体育被赋予了很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外交功能,而体育的经济功能则被视为是资本主义体育的典型特征,是批判的对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体育的经济功能也开始在体育发展实践中逐渐显现。从最初体育基层单位搞部门创收、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补偿式运营,到1995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体育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再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0年来,体育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体育的产业地位也得以确立。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质的变化就是体育从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转变为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体育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带动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 体育产业规模快速提升

从发展实践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呈现一个由慢到快、不断加速的态势。改革开放前30年由于体育的产业属性在理论上仍存在一定争议,体育产业在实践中还处在摸索发展的阶段,整体上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但近10年则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数据,2008—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总体均呈现持续快速上涨的态势,2008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4 628.0亿元,实现增加值1 554.7亿元;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 011.3亿元,实现增加值6 474.8亿元。与2008年相比,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涨幅达到310.8%,年均增长率为19.32%,体育产业增加值涨幅达到316.5%,年均增长率为19.52%,都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3 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经过4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体育产业已由最初体育部门利用部分闲置的国有资产和部分持有的体育资源搞创收的经营活动,逐步走向社会,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众多业态、产业结构层次清晰的生活服务业。产业体系包括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康复、体育传媒、体育信息服务、运动食品饮料、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体育建筑设计与施工等。同时,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不断加速,体育旅游、体育医疗、体育影视、体育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体育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丰富完善。

4 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知名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为市场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体育企业快速成长,特别是2014年国发46号文件颁布以来,在工商局注册的各类体育企业法人成倍增长,目前,我国开展体育经营的机构数已达到141 850个,占整个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数的0.78%。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和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2017年安踏营收166.29亿元,成为仅次于耐克和阿迪的全球第3大运动鞋服企业。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体操、田径、拳击、摔跤、自行车等专业运动器材和装备获得多个国际体育单项协会的认证,其产品服务了2届青奥会、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届亚运会及1 000多次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是享誉全球的乒乓球运动器材和装备的制造商,目前全球70%的乒乓球赛事用该公司的产品,该公司也因突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而成为国际乒乓球制造商协会主席单位。

5 职业体育和商业赛事快速发展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职业体育以来,经过20多年探索和实践,目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内“五大联赛”,其中,篮球CBA联赛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NBA的全球第二大联赛,足球“中超”联赛也因其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商业机会,吸引了多名全球著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加盟,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同时,一批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商业性品牌赛事也在快速成长,最具代表性的有北京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网球公开赛、F1中国大奖赛、中国杯帆船赛、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谁是球王”系列赛以及武术搏击类的“昆仑决”、“武林风”等。

6 居民体育消费快速升级

改革开放初中期,我国居民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舞蹈、器械健身等为数不多的项目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体育消费也开始呈现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发展趋势。以马拉松、自行车、铁人三项、自驾露营、登山、攀岩、漂流、沙漠穿越、野外生存为代表的户外运动消费备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以网球、高尔夫球、冰雪运动、击剑、马术、瑜珈、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等运动、电子竞技为代表的中高端体育消费也开始在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人群中兴起,整体上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呈现不断升级的良好态势。

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滞后,供给侧有效供给不足,居民体育消费激励不够,体育投资存在泡沫化和投机化的现象,体育企业盈利能力不强,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难落实等。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吸引社会投资;积极构建体育产业全链条,打造现代化体育经济体系;推动“体育+”和“+体育”发展,大力促进产业融合;鼓励体育领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增长极;加强体育赛事引领,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以重点人群为目标,积极扩大体育消费;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实施新开放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推动改革,持续发力。

1000-677X(2018)07-0015-02

10.16469/j.css.201807009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改革开放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