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剧作”是基于中国文化及文学的伪造
——其本质为文化殖民之工具(上)
2018-01-28山西英国诸玄识广东董并生
山西|林 鹏 英国|诸玄识 广东|董并生
莎士比亚之谜
中国人所接受的“莎士比亚观”——伊丽莎白时代的“大文豪”。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其他任何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以上对莎士比亚的综述来自网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莎士比亚的崇拜之情,将其比肩于古希腊三大剧作家。然而,既然古希腊出于虚构,则以其比附虚构的莎士比亚,也算是比类有方了。
1.莎士比亚到底掌握多少英语单词?——六大谜团。
莎士比亚的三十六部剧作已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他的剧作原版为英语,其所使用的英语单词量非常大,全世界迄今为止没有人超过他。那么,他究竟掌握了多少英语单词?六大谜团:
(1)这位叫莎克士比亚或者叫莎士比尔的人,来自农村小镇,英语语法课程没有读完。一般要学到十五岁,不过,他没到十三岁就辍学了。拉丁语也没有很好地学习过。
(2)他没有上过大学,所有必修的古典课程都没有读过。
(3)但从莎士比亚全部的三十六部剧作中,可以感到这个人的学识非常渊博,据统计所涉及领域超过二十五个,其中有些词汇涉及非常专业的领域,如法律用语、猎鹰用语。
(4)其词汇量超出最有学问的学者或作家三倍以上。有专门研究者统计说,他的总词汇量在15000个至21000个之间。其中有些词汇是变形结构、方言、行话,还有些是他自创词汇。
当时一个普通体力劳动者所用词汇不超过300个,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或思想家一般使用词汇在4000到6000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词汇量很大,所用词汇也没超过8000个,这8000个还包括自己创出的不少新词。
(5)他在剧作中创造出了1500到2000个新词。很多英国人现在使用着莎士比亚创造出来的词汇,却根本不知道是出自莎士比亚。
(6)读莎士比亚原文,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事情的敏感与理解,作者思想深处的睿智。更能体会到作者的博闻强识,对生活经历有着非凡阐释。
一个农民出身、受教育程度非常有限的人,怎样掌握了这么大的词汇量?又怎能居然使用了那么多海员生活词汇,三十六部剧作中,就有五个地方专门描述沉船事件。另外,他又是怎么做到对宫廷内人们的言谈举止都把握得非常准确到位,甚至对欧洲大陆国家宫廷内人们的举止动作都描述得异常准确?
莎士比亚掌握20000左右单词,这本身就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因此有很多人对莎士比亚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公元1700年,有个非常有学问的僧侣,就在莎士比亚家乡住了很久,他非常想弄明白这个莎士比亚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词汇量,结果非常令他失望:在莎士比亚出生的小镇上,他根本就没有发现有什么图书存在,更没找到证据说人们所熟知的“莎士比亚”就是那个小镇上的“莎士比尔”。从这时起,“莎士比亚问题”真正产生了。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走得更远,他发表了四大页《莎士比亚不是我们知道的莎士比亚》的文章,罗列了所有已知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说法。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得“莎士比亚真正身份”的问题更变成了一个谜。
由此引起一个问题:究竟谁是莎士比亚?①
2.莎学家经四百多年的发掘、研究,对莎氏生平却所知甚少。
“莎翁作品作者归属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未决,在于现今已掌握的莎士比亚个人信息太少,关于他的生平,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合理推断,于是常常被质疑。人们对于莎士比亚生平的了解,虽说通过莎学家四百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发掘、研究,比起对大多数与他同时代平民出身的文人生平的了解,要充分得多,但迄今掌握的直接史料仍然严重不足,尤其关于其教育背景、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史料,基本空白。曾有学者半开玩笑地说过,关于莎士比亚,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了,去了伦敦,写了剧本,然后死了,其他一概不知。”②
3.莎士比亚手迹仅有六个签名和两个单词。
“忠诚的学者既已在其遗物中钻研了3个世纪之久,因此我们所知道的已相当可观了。”③
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发现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莎士比亚手迹之前,学者所确认的莎士比亚手迹仅有六个签名和两个单词!
“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以下简称《莫尔》)的手稿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写就之后,一直湮没无闻,不想到了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竟在学界掀起了惊天波澜,因为人们发现,手稿中有147行可能是莎士比亚本人的手迹。此前,学者确认的莎士比亚手迹仅有六个签名和两个单词,这一新发现显然令人欢欣鼓舞。”④
4.“莎士比亚”与“莎士比尔”——莎士比亚的六个不同名字。
人们认为,传世的莎士比亚诗歌和戏剧的作者与出生于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镇、葬于当地圣三一教堂的莎士比亚是一个人。然而,当地市政厅所留存的出生、死亡记录上,那位莎士比亚的名字拼作“Shakspere”(莎士比尔),而作为戏剧及诗歌作者的莎士比亚的名字则拼作“Shakespeare”(莎士比亚)。学术界认为,当时伊丽莎白时代英语的拼写尚未标准化,也就是说,英语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尚未定型,因此,人们可以自由地拼写自己的名字。⑤
“我们对他的名字的确不很确定。伊丽莎白时代,人们对拼字比宗教信仰还更自由。在同一份文件上,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拼法。一个人也可以凭其喜怒而签用不同的姓名,因此当代人对马洛即有Marlo、Marlin、Marley及Morley等不同的拼法,而莎士比亚亦留下6种签名,即WillmShaksp、William Shakespē、WmShaksp、William Shakespere、WillmShakespere及William Shakespeare。当今通用的拼法,在其手稿中的确不曾见及,而上列的后三种签名,都出现在同一份遗嘱上。”⑥
5.“莎士比亚”是“夏士比亚”吗?
现存的所谓莎士比亚笔迹中的六个签名非常诡异,不禁令人疑窦丛生。
“首先,斯特拉特福的夏士比亚没有在任何文件上将自己的名字签作Shakespeare(莎士比亚),斯特拉特福当地留下的与夏翁或者夏翁家族有关的档案上,也很少将Shakspere写作Shakespeare。后者基本只出现在伦敦出版的剧作和诗作上。另外,目前疑似夏翁真迹的,只有六个歪歪扭扭的签名,每个签名拼法都不一样,字体用的是当时已开始过时、有‘下里巴人’之嫌的‘秘书体’,而不是文人签名时普遍使用的新‘意大利斜体’,由此可以看出夏翁的文化水平不高,说不定是个不大会写字的半文盲,不可能是个诗人、剧作家。第三,现存的相关档案文件里,没有一份显示夏士比亚和文学创作活动有关。第四,夏翁在世时,认识和可能认识他的人中,从未有人提过他就是剧作家莎翁。第五,夏翁的遗嘱程式化,几乎照搬模本,不似大作家手笔。并且遗嘱列出的馈赠遗产中既没有书,也没有文具、书桌、书橱这样的文人用品。遗嘱里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当时的作家,只提到了三个演员。最后,1616年夏翁去世,当时并没有文人墨客写过挽歌悼词,直到1623年第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挽歌悼词才渐渐出现。”⑦
6.莎剧的作者并非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死后约1个世纪,就有人开始怀疑他的真正身份。18世纪,一个有学问的僧侣走访了莎翁的家乡,发现其所住的小镇上根本没有任何书籍,于是“莎士比亚真伪问题”正式产生。从1772年开始,有人对莎剧的作者不断提出过疑问,并企图证实作者是培根、C·马洛、勒特兰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但都缺乏证据。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走得更远,他发表了长达四页的文章《莎士比亚不是我们知道的莎士比亚》,证明历史书介绍的莎翁根本不懂戏剧。美国著名导演奥森·威尔斯和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也支持马克·吐温的这一观点。
2007年9月,英国两个著名演员德里克·雅各比和马克·赖伦斯公开质疑莎剧作者身份,再次引发争论。他们当时是在英国南部城市奇切斯特出演一部《我是莎士比亚》的舞台剧,旨在质疑莎翁剧作非他本人所写。二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怀疑莎士比亚并不是那些经典戏剧的真正作者,而且他们的怀疑“有凭有据,合情合理”。
雅各比和赖伦斯均为著名莎士比亚剧演员,赖伦斯曾担任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艺术总监。二人认为,莎剧博大精深,涉猎法律、历史和数学等众多领域,而历史书上记载的莎翁出身寒微,并未接受高等教育,难以想象他能以优美文笔写出极富文化内涵的作品。莎剧的真正作者可能是擅长哲学、政治和文学的弗朗西斯·培根,或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也有可能是与莎同庚的大才子克里斯托弗·马娄。
“我觉得莎剧应该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晶”,雅各比说,“难以想象有人能兼通那么多门学问,有那么丰富的阅历,以一人之力写就戏剧集。我觉得过半的莎剧出自德·维尔之手。”
雅各比和赖伦斯表示,他们是代表“莎士比亚戏剧作者研究团”提出质疑。这一团体致力于寻找莎剧真正的作者,目前拥有300个会员。雅各比和赖伦斯的报告搜集了翔实资料,系统论证了莎士比亚不可能是莎剧作者:
论据1:莎士比亚是一个高产作家,但目前还未找到他生前收到稿费的任何记录。
论据2:莎士比亚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记载中。
论据3:莎士比亚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要把他睡过的第二张床留给妻子,但是遗嘱没有提到任何书籍、戏剧和诗歌集,遗嘱也没有显示出任何莎士比亚式的语言风格。
论据4:莎士比亚出身并不显赫,但莎剧却处处体现作者对宫廷斗争了如指掌;莎士比亚从未踏出国门,但莎剧却把异国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⑧
崇莎派与疑莎派之争
1.西方学术界崇莎派与疑莎派的新一轮论战(2013)。
由学术慈善机构莎士比亚故居信托(SBT)的两位莎学家保罗·埃德蒙森(Paul Edmondson)和斯坦利·威尔斯(Stanley Wells)联合主编,22位崇莎派学者联合著书,向疑莎派发起反击,集结了论文集《莎翁无疑:证据、推理、论战》(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vidence,Argument,Controversy,下简称“剑集”),该书于2013年4月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6月,卢米那出版社(Llumina Press)推出了“莎士比亚作品作者身份质疑者联盟”(The Shakespeare Authorship Coalition,下简称“联盟”)编撰的论文集《莎翁无疑?——揭露一个自欺欺人的产业》(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xposing an Industry in Denial,下简称“卢集”)。这本书是对剑集的一个回应,力图证明正统的莎剧作者身份归属很值得一疑。
2.崇莎派负隅顽抗,然其崇莎心态日薄西山。
“有一种观点认为,莎士比亚没受过足够的教育,写不出这么博学多智的作品。但沃里克大学的卡罗尔·奇林顿·拉特(Carol ChillingtonRutter)证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英国文法学校极为严格,小朋友们可以将拉丁文译成英文,还能再译回去,故而有能力体认复杂的修辞手法,如隐喻、讽喻和夸张,他们读过的书目可与今天大学里的古典文学专业媲美。
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断定,疑莎论不会就此消失,但是再打仗的话,我军弹药会更为充足。‘有了这本书,那么关于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问题,出现下一部电影、下一场论战,或下一个疑问的时候,做出回应一定会容易得多。’”⑨
3.莎派声势日盛,然其疑莎方法缘木求鱼。
“为什么说反莎士比亚成了一种运动?疑莎网(doubtaboutwill.org)正在面向公众,大规模征求签名,并列出一份疑莎和反莎名流的名单,吐温、弗洛伊德、高尔斯华绥、狄更斯、卓别林、惠特曼、爱默生等人皆在其中。好莱坞更是反莎运动的热情参与者,2011年的电影《匿名》(Anonymous)将莎士比亚描绘成一个口齿不清的小丑,玉树临风的牛津伯爵才是那些传世巨著的真正作者。”⑩
“《观察家报》⑪3月30日刊文说,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被推定为疑似莎翁者已有77人之多,包括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第17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1550—1604),以及最受追捧的疑似者——诗人和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乃至最不靠谱的候选人——伊丽莎白一世女王(1553—1603)。”⑫
正如上述引文所叙述的那样,质疑莎士比亚的学者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否定莎士比亚本人为莎士比亚剧作的作者。莎士比亚既然是虚构的,那么真正的作者是谁呢?疑莎派的学者们试图另外找出一位真正的作者来。这样又犯了一个缘木求鱼的毛病。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位真正的莎士比亚剧的剧作者。
莎士比亚“公案”
1.推崇莎士比亚,歌德是始作俑者。
据托尔斯泰考察,“在十八世纪之前,莎士比亚在英国不但没有特殊的声望,他得到的评价还低于其他同时代的剧作家……这种声望肇始于德国,再从那儿转回英国”。那么,是谁在中间起了关键性作用呢?在托尔斯泰看来,是当时德国的艺术领袖歌德。用托尔斯泰略带讥讽的话说:在审美问题上曾是当时舆论的独裁者。
“……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的世界观同莎士比亚的世界观相吻合,他(歌德)宣称莎士比亚为伟大的诗人。”托尔斯泰用了非常苛刻的贬抑之词,“而那些不懂艺术的美学评论家们,在卓有声望的歌德宣扬这种谎言时,就像乌鸦攫食兽尸那样,争相附和,开始在莎士比亚作品中寻找本不存在的美……这些人也正是造成莎士比亚声望的始作俑者”⑬。
歌德作为一个德国人为何要竭力推崇一名英国戏子呢?原来这也是出于构筑“西方中心论”的现实需要,在这方面德国人与英国人有着共同的利益。
2.20世纪初,托尔斯泰提出“莎士比亚公案”。
1903年11月,托尔斯泰写出了《论莎士比亚和戏剧》的长篇论文,全面系统地批驳了早已为人们认可接受的莎士比亚,使其“体无完肤”。用后来评论家的说法:“制造出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
托尔斯泰曾遵从他人劝告,从俄译本、英文本,甚至德译本来不断进行阅读,只获得与先前感受相同的厌恶、无聊和困惑不解。为了写《论莎士比亚和戏剧》,托尔斯泰以七十五岁的年龄,重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他不再困惑了,“而是坚定无疑地确信,莎士比亚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天才和伟大作家的声望,以及它迫使当代作家向他效颦,迫使读者和观众歪曲了自己的审美和伦理的见解,在他的作品中寻找本不存在的优点,像所有的谎言一样,是巨大的祸害”。
托尔斯泰提出艺术作品的三项标准:第一,取决于作品的内容。内容越有意义,对人生越重要,作品就越优秀。第二,取决于通过适合这门艺术的技巧所达到的外在之美,“或者说,形式之美”。第三,取决于真诚,即艺术家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真诚的爱憎情感。
据此,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剧作进行了比较梳理。
从第一条看,“莎士比亚剧作的内容,正像从他的几个最卓越的赞美者的解释中所看到的那样,是一种最低下最庸俗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把权贵的外表的高尚看作人们真正的优越性,蔑视群氓,即劳动阶级,否定任何志在改变现存制度的意图,不仅宗教方面的,也包括人文方面的意图”。
第二条“形式之美”,这“也是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全然阙如的,除了能安排表现情感进展的场面之外,在他那里,没有合乎情理的情势,没有登场人物的语言,主要是没有分寸感,而离开分寸感,作品也就不能成为艺术品”。
第三条,在托尔斯泰看来最为重要的条件——真诚,“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里是一概阙如的。在所有这些作品里看到的都是刻意的矫揉造作,显然,他不认真,他在玩弄文字游戏”。
既然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符合他认为的任何一条艺术要求,而且它们的倾向还是极其低下、极不道德的,为什么长久以来却获得那么大的声望呢?从自身接触莎士比亚,并同人们交谈莎士比亚作品的经验看,托尔斯泰觉得“使我能了解莎士比亚之所以享有巨大声望的秘密,这种惊人的声望只有一种解释,即它来自人们过去和现在常常遇到的一种流行性蛊惑”。这就是说,大多数人不是通过认识及推理,而是通过信仰来接受这些教条的。
基于这样的分析,托尔斯泰对先前几乎所有推崇莎士比亚的状况予以了最无情面的挖苦和抨击:“一系列偶然事件使得上世纪初一度是哲学思想和美学法则的独裁者的歌德赞美莎士比亚,美学评论家就随声附和,写出他们的冗长、含糊、貌似渊博的文章,欧洲的广大公众就开始激赏莎士比亚……于是,莎士比亚的声望就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一直发展成当代这种疯狂的赞扬,这种赞扬,除了受到蛊惑之外,显然是别无任何根据的。”⑭
3.推崇莎士比亚所带来的恶果——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种情况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在托尔斯泰看来,起码在艺术上,“把莎士比亚的作品说成是体现了美学和伦理上完美境界的伟大的天才作品的这种蛊惑过去和现在都给人带来极大的害处”。
托尔斯泰进一步指出:“这种害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戏剧的堕落以及这种重要的进步手段为空虚和不道德的娱乐所取代。第二,向人们提供了效尤的坏榜样,以此直接腐蚀他们。”
具体到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在托尔斯泰看来,推崇莎士比亚已带来不良后果。这种不良后果不仅影响到一批一般的、缺少才华的作家,甚至影响到一些卓有成就的作家。“由于确认莎士比亚戏剧是尽善尽美的杰作,并且应该像他那样写作,不仅不要任何宗教内容,而且不要道德内容,于是所有剧作家便都去模仿他,开始编写内容空洞的戏剧,如歌德、席勒、雨果和我们的普希金的戏剧、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阿列克谢·托尔斯泰(1817—1875)的历史剧……”
那么对于普通观众或读者呢?“假如当代每一个步入生活的青年心目中的道德上的完美典范,不是人类的宗教导师和道德导师,而首先是莎士比亚(博学之士确认他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诗人和最伟大的导师,并以此作为无可争辩的真理代代相传),那么青年人是无法不受这种有害的影响的。”“重要的是,当他接受了渗透于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不道德世界观之后,他就丧失了明辨善恶的能力。”⑮
莎士比亚原本是一个文盲戏子
1.历史上存在过的莎士比亚学历很低,没有多少文化知识。
“斯特拉特福教区教堂所记载的威廉受浸日是1564年4月26日。第一位莎士比亚传记作家尼古拉斯·罗依(Nicholas Rowe),在1709年记载斯特拉特福的传统时写到,他的父亲‘抚养他……在一所公立学校好几年……但是家境转坏和家中需要他帮忙,他父亲不得不使他辍学’。现在一般人都已相信这是真实的。本·琼森在其剧本第1版的对开版前的挽歌中,形容他已故的对手:‘君知拉丁文少矣!而希腊文亦不甚懂。’很显然,希腊剧作家们在‘莎士比亚’中保留了希腊文,但是他所学的拉丁文已足以让他在较不重要的剧本上堆积拉丁俏皮话和双关语了。假如他学得太多,也许只不过是成为一位学者,辛勤地工作却鲜为人知。伦敦就是他的学校。”⑯
当时,英语本身才刚进入书面语言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文章语,不仅莎士比亚知识水平低下,在整个英伦三岛也找不出一个高水准的人。
2.威廉·莎士比亚原来是一名戏子。
“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 Davis)在1681年左右所载,他形容年轻的威廉‘在偷窃鹿肉和兔子时,尤其是向托马斯·露西(Thomas Lucy)爵士下手时,运气总是不佳,露西爵士常鞭打他,也曾监禁过他’。1582年11月27日,当这位异教徒18岁时,便和25岁左右的安娜·哈撒韦(Anne Hathaway)结婚。当时的情况显示,莎士比亚是被安娜的友人强迫成婚的。1583年5月,也就是婚后6个月,他们得到第一位女娃儿,取名为苏珊娜(Susanna)。随后安娜又给这位诗人带来一对双胞胎,他们在1585年2月2日受浸,得名哈姆内特(Hamnet)和朱蒂丝(Judith)。也许莎士比亚就在这年年底离开妻儿。从1585年到1592年,亦即我们发现他是伦敦的一位演员时,找不出有关他这期间的记录。”⑰
如此这般,出身于斯特拉特福小镇的威廉·莎士比亚外出打工,到伦敦做了一名卖艺演员。
3.当年伦敦剧场上演莎剧的真面貌——野蛮、粗俗、低级趣味。
“卡斯顿教授屡次讲过(不仅在著作中,而且在课堂上),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是通俗的娱乐形式,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为之倾倒;其地位恰如今日之电影,作为文学是不入流的(subliterary)。戏剧时代的明星是演员(莎士比亚时代的演员都是男性),而非剧作家,如同电影吸引观众的是男女主角,我们对编剧是谁漠不关心一样。……这与我们概念中的作为英国文学核心经典的莎士比亚大相径庭。其实不唯莎士比亚,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建构过程。”⑱
“在《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1593)剧中,他的天才削弱了一味地模仿而呈令人厌烦的死亡之舞。舞台上,泰特斯杀其子,而其他的人又杀了他的女婿。新娘在幕后被强暴,双手被斩断出现在台前,舌头也被割断,满口是血。在低级趣味的观众贪婪的眼前,一个叛徒绞断了泰特斯的手,泰特斯两个儿子的首级也在台上出现。另有一位护士在台上被杀,其虔敬的批评者误认莎士比亚不可能写这种无意义的作品,也是尽量将这一杀戮情节全部或部分责任归之于他的同事。事实上,莎士比亚写得不少。”⑲
当时,在伦敦剧场上演的这种低级趣味的戏剧大受欢迎,也许正因为莎士比亚学历很低,恰好迎合了这种低级趣味,因而受到伦敦各类观众的青睐。
4.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手稿中有147行是莎士比亚的手迹?
所谓的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登场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才认定莎士比亚的手迹,实际上也不靠谱。⑳
“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以下简称《莫尔》)的手稿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写就之后,㉑一直湮没无闻,不想到了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竟在学界掀起了惊天波澜,因为人们发现,手稿中有147行可能是莎士比亚本人的手迹。此前,学者确认的莎士比亚手迹仅有六个签名和两个单词,这一新发现显然令人欢欣鼓舞。自维多利亚时期亚历山大·戴斯(Alexander Dyce,1844)和理查德·辛普森(Richard Simpson,1871)以来,数代古文书学家(paleographer)和莎学学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显著者如W.W.格雷格爵士(1911)、爱德华·蒙德·汤普森爵士(1916)、A.W.波拉德(1923)、R.W.钱伯斯(1931)、R.C.鲍尔德(1949)等,㉒终于在20世纪中叶基本确定了《莫尔》一剧中莎士比亚的手迹和部分作者权。”㉓
“《莫尔》是一部历史剧,中心人物是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7—1535),剧本描写莫尔如何成功地制止伦敦市民反对外国人的动乱,后来因为拒绝支持亨利八世而被囚被杀的故事。据研究,《莫尔》一剧故事的首要出处是拉斐尔·霍林希德(Raphael Holinshed)㉔主持编写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编年史》(以下简称霍林希德《编年史》)。”㉕按:霍林希德《编年史》是一部伪书。因为,从成书的时间来说,霍林希德《编年史》是由近十二个人花了二十多年才完成编写,第1版为1577年,1587年的增补版主要是在霍林希德死后完成的。据诸玄识先生考证,在西方历史学看来,《编年史》这种历史学方法不可能早于17世纪㉖;不仅如此,霍林希德《编年史》中所述关于托马斯·莫尔的故事,显然也是出于后世的虚构。
实际上,托马斯·莫尔是以《乌托邦》一书而闻名于世的,然而《乌托邦》一书晚出,托马斯·莫尔的声望是后人赋予他的,属于大英帝国打造其“文化工程”的一部分。大英帝国的“文化建设”者们,为了证明托马斯·莫尔确实了得,因而杜撰了他的事迹,然后才有了创作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需要。通过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证明英国历史的悠久及莫尔的伟大,再通过伟大的莫尔及其伟大时代,印证莎士比亚的出现为时代的必然。
为了证实虚构的人物,就需要构造另一个更早的人物及其作品或故事,从而达到以假为真、以假真证真假为真、两假互证、弄假成真的目的。
5.享誉世界诗坛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原来是抄袭意大利人的诗作。
“大约是从1593年起,他开始写十四行诗,但是都未出版。十四行诗开始建立起他在当代诗界的杰出地位。从技巧上来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作品中,最完美的部分乃是取材于文艺复兴时代彼特拉克十四行诗这一宝库——譬如爱人的瞬息之美,她残酷的犹疑和矛盾,闲暇的时光凄凉地流逝,情人的嫉妒和热切的渴望以及诗人自夸在他的诗律中,淑女的可爱和名声将永留于世等;甚至于字句和描述词,也是取自康斯特布尔、丹尼尔、沃森(Watson)和其他十四行诗的诗人,不过这些人本来就是窃取他人之美的,他们无一人能将十四行诗处理得一贯,他们仅是偶尔作作诗。”㉗
多么有趣的逻辑!因为别人是剽窃来的,莎士比亚将别人剽窃的东西再度抄袭来用,却可以不仅不用背负剽窃者的名声,反而被人类导师推崇为世界级的天才大诗人……
①引自张放:《莎士比亚到底掌握多少英语单词?》,见张放新浪博客。
②⑤陈星:《莎翁作品的作者归属之争》,《译林》2015年第4期。
③⑥⑯⑰⑲㉗〔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理性开始的时代》,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第90页,第91页,第91页,第93页,第93—94页。
④郝田虎:《论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审查》,《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⑦陈星:《十一位“怀疑派”作者联合出书质疑:“夏翁”怎是“莎翁”?》,《中华读书报》2013年10月23日。
⑧李子迟:《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⑨⑩⑫康慨:《没有马翁,不是牛翁:莎翁就是莎翁》,《中华读书报》2013年4月3日。
⑪《观察家报》创建于1791年,由观察家有限公司出版,是英国创刊最早的星期日报纸。——引者
⑬⑭⑮杨建民:《托尔斯泰制造“莎士比亚公案”?》,《世界文化》2008年第7期。
⑱〔美〕戴维·斯科特·卡斯顿:《莎士比亚与书》,郝田虎、冯伟中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6—17页。
⑳例如:诺顿版《莎士比亚全集》,第2012页。
㉑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Harold Jenkins认为,《莫尔》原作于大约1590—1593年,修改于大约1594—1595年。见“Supplement to the Introduction”,The Book of Sir Thomas More,ed. Sir W. W. Greg,Oxford: The Malone Society,1961,p. xliii.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的编者认为《莫尔》原作于1590年代早期,修改于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不久。诺顿版《莎士比亚全集》的编者认为原作于16世纪1592年末至1595年中,很可能是1592—1593年,修改于17世纪初。
㉒sir W. W. Greg ed,The Book of Sir Thomas More,Oxford: The Malone Society,1911(1961 重印),尤其是Greg的“Introduction.”Sir Edward Maunde Thompson : Shakespeare’s Handwriting: A Study,Oxford: Clarendon,1916. A. W. Pollard et al,Shakespeare’s Hand in the Play of Sir Thomas Mor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23(1967 重印).R. W. Chambers,“Some Sequences of Thought in Shakespeare and in the 147 Lines of‘Sir Thomas More’”,Modern Language Review 26.3(July 1931): pp. 251—80. R. C. Bald,“The Booke of Sir Thomas More and Its Problems,” Shakespeare Survey 2 (1949): pp. 44—61.
㉓㉕郝田虎:《论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审查》,《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㉔Raphael Holinshed“只是该书的编者之一,近十二个人花了二十多年才完成编写,先后两版也截然不同,第一版1577年,1587年的增补版主要是在霍林希德死后完成的”。见Annabel Patterson,Reading Holinshed's Chronicle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 3.“霍林希德《编年史》”是这部史书的习惯名称。
㉖〔英〕诸玄识:《虚构的西洋文明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