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诗学术史研究的佳作
——评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2018-01-28张丽娟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张丽娟[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呼和浩特 010070]
在百年的研究历程里,中国史诗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史诗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史诗观念与研究范式,近十多年来的史诗搜集、记录、整理,以及史诗研究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赞誉与尊重。与此相应,中国学人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历史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总结与反思,一些学术分量较高的论著相继涌现。朝戈金的《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回顾与总结了中国史诗研究的历程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研究格局的新变化与学术转向。①尹虎彬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介绍了中国史诗搜集、记录、翻译、整理、出版等相关情况,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较高水准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成果做出相应的评述。②陈岗龙的《蒙古英雄史诗搜集整理的学术史观照》主要从记录蒙古英雄史诗的文字符号系统与史诗文本活形态口头特征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以往蒙古史诗文本记录整理工作做了一次宏观的学术史探讨。③李连荣的《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梳理了中国《格萨尔》史诗学所取得的成果,探索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某些带规律性的理论问题。④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冯文开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从整体上对中国史诗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兼综史、论两方面,既有宏观的架构,又有微观的论析,把握住了中国史诗学术史上的若干个重大的关捩点,对中国史诗学进行了史论性的历史审视与考察,成功地完成对中国史诗学术发展脉络的整体勾勒和细密观照,是一部尤见功力和富有创新的著作。
任何学科的发展和推进都离不开对前人已有成就的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对新兴的中国史诗学学科而言,对其历史发展过程的追寻尤其重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史诗学的性质和特点,而且可以建立中国史诗学的学术自觉,寻找21世纪中国史诗学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实践,是中国史诗学术史研究的力作,对中国史诗研究具有促进和启迪意义,对中国史诗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中国史诗学学术传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它的特点之一在于突破以时间为线索的通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史诗研究者为个案,阐述他们在史诗研究领域的开拓与创新,以及他们在借鉴与史诗研究相关的国际学术思潮、理论方法及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史诗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他们的学术成就,反思他们研究史诗的学术实践,进而为今后史诗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术规范、研究方法与治学门径等。在评述史诗研究者的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时,《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将他们与各自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联系起来,考察国内社会和文艺思潮以及国际诗学理论与学术共同体对他们的影响及其个人的学术作用,同时兼顾他们跨学科的性质。它选择的巴·布林贝赫、仁钦道尔吉、郞樱、杨恩洪等都是中国史诗学术史上得到普遍认同的、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的学者。如巴·布林贝赫突破单学科研究蒙古英雄史诗的藩篱,开拓性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蒙古英雄史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从而完成了对蒙古英雄史诗诗学体系较为系统的构建。他的《蒙古诗歌美学论纲》和《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立足于蒙古英雄史诗传统,吸收与蒙古英雄史诗互相发明与印证的诗学理论与方法,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体会和深切的审美体验,对蒙古英雄史诗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整合研究,将蒙古英雄史诗研究推向了新的历史哲学的高度。仁钦道尔吉也是蒙古英雄史诗研究的学术权威,他的《〈江格尔〉论》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其《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富有创见和新义,尤其是对婚姻型史诗、征战型史诗、家庭斗争型史诗在蒙古英雄史诗三大类型中呈现的不同组合的分析和对蒙古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总结自成一说。郎樱不仅从传统研究的视角对《玛纳斯》的产生年代、主题、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和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而且借鉴域外理论和方法探讨《玛纳斯》的美学特征、母题和叙事结构,更有把《玛纳斯》作为一种活形态的口头史诗从歌手和听众的角度分析它的传承发展规律。郎樱的这些研究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玛纳斯学”的发展,她提出的学术观点给往后的学者研究《玛纳斯》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启迪和引导。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专列出两节阐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研究观念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对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陈岗龙等学人在史诗研究范式转型下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评价,充分肯定了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在其间起到的作用:“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都曾亲往口头诗学重镇哈佛大学求学,他们都试图为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乃至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开创一条新路,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史诗研究关注的中心要由书面转向口头,而且朝戈金的《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给口头范式和学术转型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特定范例。当然,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陈岗龙等对史诗口头范式的确立所做出的贡献不是创立了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观念,而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关注中心。”⑤
正是通过对巴·布林贝赫、仁钦道尔吉、郞樱、杨恩洪、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陈岗龙等中国学人所持有的史诗观念、学术旨趣、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的分析和评论,《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走向有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阐发,而其对史诗研究成果的论析与述评以史诗研究成果为根基,往往能够切中肯綮,客观而科学,且多有独到的见解。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的特点之二是首次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学人的史诗观念和见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当前学术界未曾注意到的空白。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国学人对史诗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较早将荷马史诗介绍给中国学界的是郭嵩焘,⑥而后一批中国学人开始对史诗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对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记录、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逐步有规模地开展起来。但是,学界不太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学人对史诗的论述,虽有提及,也多是片言只语。就现有资料而言,较早对这一时期学者的史诗观念有所论及的论文是钟敬文的《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⑦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爬梳,从比较零散的材料中发掘和搜求与史诗相关的论述,其中有不少是久已为历史尘沙所淹没的资料,这尤为难能可贵。
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的第一、二、三章描述与检讨了艾约瑟、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鲁迅、胡适、闻一多、陆侃如、吴宓、郑振铎、茅盾、陈寅恪等中国学人的史诗观念及其相关的论述,他们对史诗的讨论虽然不是很系统,甚至仅是只言片语,但他们有关史诗的言论却蕴涵着值得后人探讨与分析的理论和思想张力,是整个中国史诗学术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没有就史诗论史诗,而是将史诗放在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揭示中国当时的学术问题,即以西方的史诗观念和理论观照中国文学,建构“中国问题”。因此,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史诗在中国的接受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为了增强我们对这一时期中国学者的史诗观点和见解的认识,还是为了史诗这门人文学科在21世纪能够更好地前行,我们都理应如此。其中,《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又侧重梳理和反思了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鲁迅、胡适、闻一多、陆侃如、吴宓、郑振铎、茅盾、陈寅恪等中国学人对汉语“史诗问题”的讨论,而且基于保持中国史诗学术的连续性,将他们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对这个学术问题的讨论并置,以见其间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著作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学人对孙悟空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哈奴曼关系的讨论。这个话题要追溯到鲁迅和胡适,他们各自代表了“本土说”和“外来说”,随后陈寅恪、吴晓铃、季羡林等中国学人参与这场学术讨论。因为,持有“本土说”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而且论证也没有“外来说”那样严谨仔细,所得出的结论大多是推断性的主观臆测,说服力远远不如“外来说”,加之“外来说”代表人物季羡林在学术界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本土说”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而“外来说”则以复杂而多相的形态在继续发展。显然,将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学人对史诗的看法和观点纳入中国史诗学术史的范畴进行总结、归纳与反思不仅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而且将中国史诗学术研究更为推进一步。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的特点之三是将中国史诗研究者划分为三代,20世纪50年代以前讨论史诗的学者为第一代,出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史诗研究者为第二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生的学者为第三代,将他们置于学术史的背景下作整体观照,于对比中论析三代史诗研究者所持有的不同的文化层次、知识素养、思维特点和艺术趣味等及其对他们的史诗研究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总结了三代史诗研究者各自的研究特点与研究专长,辨析了三代史诗研究者的异同及其互不相同的原因,对他们在中国史诗学术史上留下的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钦佩的印记以及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发展做出的学术贡献进行了相当精彩的评介,这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
简而言之,《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是一部难度很大,学术含量很高的著作。中国史诗传统丰富多样,论著数量繁复,因此本书的作者在研究资料的搜集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且,《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将宏观的整体观照与微观的具体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中国史诗研究发展的动态论述,也有对具体史诗研究成果的述评,并将自己的论断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中国史诗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① 朝戈金:《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尹虎彬:《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③ 陈岗龙:《蒙古英雄史诗搜集整理的学术史观照》,《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④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⑤ 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95页。
⑥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2页。
⑦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