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中的温暖与深情
——《城南旧事》解读
2018-01-28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68
⊙王 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1168]
《城南旧事》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先生在不惑之年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而写下的一部充满温情的作品。那些旧事虽然都是一些悲伤甚至惨痛的故事,可是从英子的儿童视角看过去,却呈现了温暖的生命底色。在那些故事中,或许英子不能算是主角,可是因为她的参与,她无意或有意的穿针引线,故事才得以展开。生命里的艰难与成全,喜悦与伤痛,那些经历过、目睹过的聚散离合汇织成一部充满诗意的文本,犹如那首“长亭外,古道边”的歌曲或者那篇《我们看海去》的小诗一样,令人忍不住在心间反复回味、吟哦。
一
“惠安馆”描述了一个和鲁迅先生的《伤逝》极为相似的故事。清贫、柔弱的大学生与美丽、善良的女孩子相爱,然后又离弃了女孩,女孩患病(发疯),早早地凋零、消亡。不同的是,《伤逝》是以男性的口吻叙述相爱—厌烦—抛弃—忏悔的故事;“惠安馆”则是以女性的口吻讲述相爱—分离—等待—寻找的故事。在《伤逝》中,对恋爱时的子君,涓生极尽赞美、充满留恋,他道出了子君的娴静美好,温柔天真。然而对于同居以后的子君,涓生言语间夹带着嘲讽、厌恶。曾经灿若夏花的子君在他眼里变得庸俗、可笑,为了自救,他离开了子君。如果这个故事由子君来叙述,她会用怎样的言语来讲述涓生呢? 惠安馆的故事恰好在这里可以与《伤逝》做一个对比、参照。
秀贞的爱人一去不回,生下的孩子也被扔掉,她因此乱了心智,脑子变得不清醒,被人视作疯子。可是秀贞对小英子提起司康时,没有一次不是充满深情和怜惜。初见时摄人心魄的一瞥,平日里小心翼翼的试探,冬夜里借着醉意相拥取暖,在秀贞的叙述里,一如当初的美好,没有半点遇人不淑的懊恼与怨怼。秀贞的不幸在于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司康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一去再无音信,是遭遇不测,还是母亲不许他返回,或是他改了主意,不愿意和目不识丁的秀贞结为夫妻,一切都无从知晓。秀贞对司康深信不疑,这样会令她没那么痛苦,但也使她失去了重新生活的可能。情感的旋涡,神秘而又强大,涓生(或许还有司康),爱得理性,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像秀贞或者子君,她们简单明了,义无反顾,则注定会被旋涡吞噬。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在世人眼中她们是疯子,在英子看来,那依然是让人怜惜的美好生命。
二
英子这个八岁的小女孩对人世间的种种不幸和艰难有一份悲悯。哪怕是陌生人,是众人眼里的贼子,她也会为其困顿、无奈的处境而伤心、担忧。“我们看海去”,多么诗意的表达,可是以成年人的视角看,这是一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故事。那个不知名字的年轻人,以收破烂为幌子,行偷盗之实。但在英子眼中,他本性老实,温良平和,孝顺母亲,呵护幼弟,因为家道中落,为了糊口和支持弟弟读书,不得已作奸犯科。
便衣因为小英子无意当中提供的线索而破了案,人赃并获。小英子目睹这个被她视作好朋友的人被抓,满心难过。她反抗妈妈把这个贼子称作坏人,但也不能确定他是好人。当成人世界把违反律法的他称作坏人的时候,小英子看到了他的诚实、善良、责任感,看到他无路可走,不得不走的痛苦。“我们看海去”是英子和这个年轻人的一个约定,对于英子而言,它代表着一个幼小生命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对于年轻人来说,它代表了光明的未来,代表着远离罪恶的新世界。虽然他们没能实现这个约定,但那明亮、澄澈的愿景,给这个充满艰辛和无奈的现实世界和身处其中、身不由己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温存与慰藉。
三
与其他的故事由于离别、死亡而显示出的伤感情调不同,“兰姨娘”的故事里虽然也有死亡的阴影和离别的惆怅,却因为成年人被小孩子玩弄于股掌的情节而多了一份欢快、谐趣的气氛。
风尘女子与进步青年亡命天涯的故事与曾经风行一时的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小说有几分类似,但作者重点既不是写革命也不是写恋爱,而是自己的家庭与这一对情侣的关联、纠葛。德先叔是就读于北大的进步学生,英子的父亲,把他奉为座上客。然而英子意识到,这是一个可能给家里带来麻烦和危险的人物,因此排斥德先叔。英子对于兰姨娘的态度,有一个从喜欢到敌视的变化过程。兰姨娘的明艳、美丽,还有她悲苦凄凉的身世,曾经引起英子强烈的好感,可是聪慧的英子一旦觉察到父亲和兰姨娘之间的暧昧,就立刻转变了态度。她无中生有地编出一些话,再制造机会,使两个对家庭有所威胁的人坠入爱河,最终相携而去。但英子并没有感觉到胜利的喜悦,她同情落寞的父亲,担心德先叔的安全,留恋兰姨娘的温柔。英子的父亲对朋友仗义疏财,对美人怜香惜玉,最终朋友、美人结伴而去,他只能借酒浇愁,落寞而立。英子的母亲善良、隐忍,丈夫收留的这些人,让她担惊受怕、委曲求全。因为英子的维护和帮助,她才保全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丈夫。英子不愿意自己和家人受到伤害,同时也见不得他人受苦。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做过英子不喜欢的事,在某些时刻,她是讨厌他们的,可是在她心里,终究不想德先叔被杀头,也深深同情兰姨娘的身世,体贴母亲的不易,也会因为父亲的寂寥,感到不安和歉意。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对于亲人,对于身边的人,英子持有公允、恻隐之心,所以她对这个世界纵然有失望,但不会绝望,即使深爱,也不会无视其瑕疵。
四
“驴打滚儿”,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在结尾处依旧折射出一抹亮色。农村妇女宋妈,家里穷,男人懒惰、好赌,她只好丢下初生的孩子,进城到英子家当奶妈。她悲苦的命运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很有几分相似。给祥林嫂最大打击的不是她两任丈夫和孩子的死亡,而是世人的偏见和冷眼。鲁迅先生鞭笞了人们的冷酷、残忍,他们一遍又一遍撕开祥林嫂的伤口,用她的痛苦为自己无聊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
宋妈的两个孩子,一个溺死,一个被丈夫卖了,下落不明。英子一家人同情她、开解她。主人的体恤,孩子们的亲近、信赖,使得宋妈不至于坠入绝望的深渊。英子的父母安排宋妈回家,劝她继续生养。英子舍不得宋妈,母亲就安慰说,“她现在回去,也许到明年的下雪天又来了,抱着一个新的娃娃”①。这话,仿佛有一种魔力,使得英子对宋妈的离去不再那么伤感。宋妈临别时对英子的叮嘱,还有离开时盘腿坐在驴背上的姿势,没有凄哀,只有好好生活下去的绵绵希望和充满生命力的美感。文末一句“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②,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祥林嫂的故事,读后令人压抑、愤懑,想奋起打破这个旧世界;宋妈的故事,读来会让人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细水长流、生生不息,即便有再多的苦难,也还是充满了温情与希望。
五
为什么那些在别的作家笔下可能呈现得极为惨痛的故事,在林海音书中竟有一种从容、灵动、韵味深长的美感?这应当归因于作家的叙事风格,而叙事风格说到底是作家精神世界的缩影。任何一部小说,本质上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自身、对人生、对人世的某种理解。英子是作者林海音先生的童年形象,英子的精神世界与作家的精神世界是息息相通的。从文本中可以获知,英子(林海音)童年所接受的宽松开明的家庭教育和生动活泼的学校教育对其精神世界的形成,影响显著。
家庭方面,父母给予了英子足够的疼爱与鼓励。英子有强烈的好奇心,“遇到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③,因此会向大人们提出各种问题,包括为什么骆驼脖子下面要系一个铃铛?到了夏天,骆驼会去哪儿?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大人们有时候给的出答案,有时候给不出答案。即使有答案,英子也不见得相信,因为她“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④。开明的父母从不以大压小,而是以耐心与尊重待之,这也使得英子从没有停止过提问和思考。英子生在富裕之家,被称作大小姐,可在她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平等心。无论是疯子、贼子还是出身风尘的姨太太,她并不盲目认同世俗的评判,而是通过自己的接触、观察,发现他们身上善良、美好的一面,视他们为朋友。
英子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愉悦和朝气。令人骄傲的舞蹈表演、美丽温柔的韩老师、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的毕业典礼,都是美好的童年记忆。在散文《家住书坊边》中,作者写到自己“就在这北京城有名的‘厂甸附’小学读了六年,打下我受教育的好基础……到了三年级,女生就要学缝纫,男生则是在前院的工作室学锯木板、钉钉子什么的……开始学直针缝、倒针缝,然后是做手绢,锁狗牙边儿,再下去是学做蒲包鞋,钉亮片,绣十字线……成绩好的作品,还锁在玻璃柜里展览呢!但是我最爱的却是这间兼图书室的架上所陈列的书本。这些课外读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商务印书馆所出版林琴南翻译的世界名著……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林译小说还在盛行,我们那小图书室就可借阅。我囫囵吞枣,竟也似懂非懂地读了不少林译。没想到我这个尚未接触中国新文艺的小学生,竟先读了西洋小说,这也真是怪事了”⑤。由此可见,当时小学教育理念之先进。
英子在学校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和生活相关的技能以及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拓展。缝纫课、木工课、广泛而自由的阅读在对孩子们进行生活技能锻炼的同时,还有对他们身心的磨炼和审美能力的锻造。宽松开明的家庭教育和生动活泼的学校教育,共同铸造了英子(林海音)纯真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使我们能有幸领略到别具温暖与深情的旧日北京城南的人物风貌。
①② ③④⑤ 林海音:《城南旧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115页,第116页,第125页,第125页,第142—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