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话剧《雷雨》的电影、电视改编

2018-01-28湖南师范大学41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雷雨影视剧

(湖南师范大学410000)

我国话剧艺术发展了多年,在当今诸多的经典话剧当中,《雷雨》是被改编最多的作品之一,从《雷雨》诞生以来,很多导演都对《雷雨》进行了多次改编,同时我国也提出了同名的电影、电视作品。改编不仅仅是采用不同表现手法来阐述同一故事与艺术,更多是传递着两种艺术形式。在对话剧《雷雨》进行电影、电视改编当中,需要结合群众审美情绪、遵循影视艺术规律、忠于原作等观念,这样才能够实现《雷雨》电视剧、电影的改编目标,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一、观众审美趣味与情结化改编

(一)《雷雨》的改编情况

《雷雨》话剧在中国话剧领域有着极大的地位,它之所以可以打动观众,是因为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剖析了当时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而在话剧舞台上出现无数版本的《雷雨》作品,可以说是老少皆知。也是每一个剧团的保留剧目。而电视剧《雷雨》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雷雨》影响还促进了电视媒体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雷雨》作品的发展。

通过对话剧《雷雨》与电影《雷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电影、电视剧的《雷雨》中的故事有了很大的变化。郭沫若认为《雷雨》是一种希腊式命运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作者曹禺表示《雷雨》的创作不仅是攻击当时的黑暗社会,还是对宇宙间很多神秘事情的一种憧憬。命运不可预知、无法理解,甚至命运是残酷的、残忍的,哪怕是善良的人也往往逃离不了悲惨命运。电影与电视剧的改编往往具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如果说话剧《雷雨》能够演绎成不同的社会问题剧,那么从影视方面出发,可以进行策略性选择,让其成为一种噱头、抓取人心的情节剧。

《雷雨》当中的很多情节都是由他人转述的形式,但这也成为了影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剧本当中所发生的平行事件由于处于不同时空,所以存在着相互交织的现实矛盾,经过梳理之后即可呈现为跨越时空的清晰故事。通过影视剧改动,让《雷雨》不再是以悲剧支配一切命运,而是以人物为核心从而衍生出悲剧命运,从而推动影视剧情节进展。

(二)审美与情节变化

影视剧之所以这样改编《雷雨》,与当时我国电影观众欣赏习惯或审美情趣有着直接关系。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上海就已经有了影院,但多数都是好莱坞电影,由于具有语言障碍以及高昂票价,并且更当时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并不相符,通常都是上层人才走入电影院观看,体现了品味与身份的象征。而《雷雨》作为一部国产电影,它故事情节深刻,价钱又深得人心,可以满足群众的娱乐需求,是适合收入不高人群的消费对象。我国传统电影都是以“有头有尾”的影视剧结构为主,并且情节内容也十分小众,便于人们的理解,也就是一种通俗化策略。除了对叙事方面的调整,电影制作者还通过剧情嵌套的方法进行情节叙述。但无论是采用了哪种方法,影视剧改编的成功往往都要顺应群众的审美趣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情节改编,让影视剧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或人们想象中的情结,从而取得《雷雨》影视剧的成功。

二、遵循影视艺术的特性规律

从本质上说,话剧与影视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不仅是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同时还表现在接受形式上的差异。想要让话剧作品成功的搬到荧幕上,就必须要遵循影视艺术发展规律。

(一)剧本语言视觉化

1.剧本描写视觉化

话剧作品主要是采用了语言文字的一种表现手段,无论是在外部环境还是人物内部信息,在表演当中主要是采用了语言文字进行描述和刻画。但是影视剧则不具有这项功能,需要采用画面和声音将文学作品提到外在、内在所呈现出的内容,这就需要采用实物化描写,这样观众才可以获取信息。并且影视作品当中所表现的内容都是可视化物体,如景色、人物、物件等都是真实的,但是在文学作品当中,人物内心情绪变化、感受、思想浮动都是抽象的。所以在话剧进行影视剧改编中,除了要表现话剧当中的外在实物,还需要把较强的人物、事物、景色通过画面且人物造型呈现出来,并表达出原作当中抽象事物,通过可视化、可听化表达出来,让观众切实可以感受到,从而传达影视剧效果以及编剧内容。曹禺十分善于描写环境,并且话剧当中含有非常多环境描写,如《雷雨》当中对沉闷天气描写篇幅非常大。在影视剧《雷雨》当中,原作中描写十分细致的环境非常简单,甚至是粗略,对于环境营造没有原作的感受,镜头视觉化效果也不是很到位。

2.剧中人物台词视觉化

对于电视剧、电影来说,话剧肢体活动并不多,通常剧情都是通过人物语言表达,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人物特点、经历。所以话剧当中的人物台词更多是传达思想、表现个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可见语言是话剧表达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加强语言锻炼,让人物更有个性和特色,这就需要影视剧改编将话剧经典台词保留。保留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具有影视艺术特性的保留。影视剧是视听艺术,不像话剧一样十分依赖语言,更多是依赖于画面,所以需要通过丰富的动作与面部表情来替代语言上的不足。在电影《雷雨》中,虽然画面与台词产生了主次颠倒,画面也是配合台词出现,是台词的补充与说明,因此电影《雷雨》当中对原作语言较为真实,但是在画面和语言上的转换。这就需要强化对电影语言的应用,通过画面来呈现原作中丰富的语言场景,这样才能够在视听方面同时满足群众需求。

(二)突破剧本的时空限制

话剧通常都要遵循“三一律”原则,即所阐述的故事必须要在一天内完成、地点在一个场景内、故事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但是影视作品可以实现空间转换,所以在话剧改编当中,需要突破话剧诸多的限制性因素,从而突出影视艺术的优势,打破“三一律”原则,强化影视作品的审美性。突破空间限制作为影视剧改编的重要内容,对情节内容进行筛选、补充、拓展,合理应用倒叙、插叙法,让电影看上去不那么突兀。电影《雷雨》就是严格按照了“三一律”进行改编,最先从一个闷热的上午开始剧情,故事结束是在凌晨2点,故事在一天内完成,故事发生地点在鲁家和周家。虽然该方法忠于原作答,但是与电影艺术表达相矛盾,还是非常像话剧,因此电影中高度自由的表现手法并未在《雷雨》中体现。

三、忠于原作思想内容

(一)精准掌握人物形象

无论是话剧还是影视剧,都需要有人物作为支撑。特别是在影视剧当中,人物的形象、语言都是作品主题思想的体现,人物性格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彰显影视剧形象。因此剧中人物命运、最终归属都要落实到人物特点上,如果导演改编了剧中人物性格,会直接影响人物的命运,因此电影《雷雨》也就不是原作《雷雨》。通过对电视剧《雷雨》进行分析可知,导演对繁漪的定位偏高,并且赋予了其很多的高尚品德,她爱护劳工、大胆追爱、坚持正义等,将一个原本负面人物刻画成了较为完美的正面人物。由此可见,电视剧《雷雨》将原作当中的人物形象扭曲了,导致人物思想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影视剧改编,而是彻底改变。

(三)故事情节更加趋向于作家创作

通过故事情节来体现故事主题是影视剧艺术不变的定律,但是如何开展故事情节,故事结局如何不仅是作者所决定的,而是故事发展趋势、故事结局发展、人物命运会逐渐脱离作者而走向独立,也就是最终结局是由情节发展、人物性格所决定。对于影视剧来说,情节发展十分重要。但由于影视剧发挥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改编当中往往需要丰富故事情节,最终与话剧产生了冲突。在影视剧编剧当中难免会加入个人思想,很多改动都会违背原作的创作意图。这就需要在剧本改动中需要保留原作的人物性格、生活环境、社会背景,这样才更加忠于原作。电视剧当中的《雷雨》改动最多的是周萍和繁漪爱情故事上,繁漪为了能够解决周萍的燃眉之急,而出钱相助,从而打动了周萍内心。话剧中没有过多表示二者的爱情故事,而是通过话语、潜台词来表达二者的乱伦关系,但是随着影视剧对《雷雨》剧情不断能扩大,将作者所抨击的乱伦演变成为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与当时时代不符,也扭曲了原作创作意图。

四、结语

通过对话剧《雷雨》的影视剧改编分析可以得出,影视剧《雷雨》不仅仅改编了原作故事情节,还实现了更深层的思想传递。本文认为,在话剧的影视剧改编中,不仅要保留,还需要突破,在遵循影视剧改编原则上,发挥影视剧的视听优势,以更加合理的方法,找到影视剧、话剧的融合点,从而提高作品质量。但不管是优秀影视版本还是话剧版本都能更好的将《雷雨》推上了鼎峰。展现它独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雷雨影视剧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