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
2018-01-27李慧
李慧
摘 要: 随着我国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探索,当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最关键的教学任务,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够促进个人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形成惠及一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多个内容,比如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有效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笔者主要探究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向;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任务,这不但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的关注。对于高中生物这门学科来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动力。
二、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关注自然和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具体的体现,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积累生物知识和技能,获得良好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高中生是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拥有独立的思维意识和能力,高中生物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懂得应该理解和尊重生命科学,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当今这个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人类不断深入地认识与实践,挖掘和运用生物,所以学生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多角度地去不断探索生物学,不断地深入思考和科学探究,这样学生会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活与健康,产生社会感,建立自主担当的社会意识,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学习。
三、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
(一) 结合生物学科特性,建立生命观念
生物这门学科包含着很多方面的生物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生物就是研究生命与自然内容的,这可以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尤其是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爱护生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在学习“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时,学生了解人体各种器官,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了更多的认识,这都会唤起学生对生命健康的重视,有助于培养生命观念,建立起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 创设教学情境,形成理性思维
随着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发现,生物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人们对生物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微生物、遗传、克隆等方面,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错误地看待科学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身边各种科技的发展,培养理性思维,比如克隆技术的出现就会附带着伦理问题,试管婴儿技术也会人为地打破男女性别平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借助生物技术为人类的积极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比如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等等。
(三) 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引导科学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分为理论是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实验教学的开展是十分关键的,很多生物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来的,借助生物实验可以探索更为深刻的知识内涵。因此,教师要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现象,假设实验结论,总结实验过程,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主动获取生物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通过思考和操作进行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细胞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用显微镜观察紫色的洋葱外表皮,浸润质量浓度为
0.3 g/mL的蔗糖溶液,從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总结不同浓度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最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
(四) 贯彻素质教育,产生社会责任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人民、热爱祖国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早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生物教学就是促进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有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创设绿色、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不断努力,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生活与健康产生全新的认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31.
[2]祁小飞.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