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堆砌的深渊
2018-01-27董芷彧
董芷彧
摘要:如果说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狩猎》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那么我想应当是“彻骨寒意”。这部丹麦电影的一大优点可以说是很好的把握住了观众的情绪,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绝对谈不上愉快。影片的开头以笑声引入,气氛看似轻松却与后面事情的发展有了鲜明对比,后面与朋友们的关系破裂,朋友们的恶语相待更令人心寒。影片开头卢卡斯毫无顾忌地与孩子们玩耍帮其中一个小男孩擦屁股。这本该是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负责任的老师。但这些温馨的片段这些感人的细节却最终成为卢卡斯被朋友们质疑、排挤的“证据”。
关键词:《狩猎》;善良;误解;社会舆论
一、欲望
(一)克拉儿的出现是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这个早熟的女孩对卢卡斯尤为亲近,幼稚而单纯的向卢卡斯示好,卢卡斯委婉拒绝,克拉儿报复性的说出谎言却把卢卡斯推入了绝境。
(二)这部影片中孩子的形象不断变换纯真与恶毒相互交错,平日里人们所推崇的向往的纯真在此时却成为了此事发生与发酵的关键点。正是因为孩子所特有的纯真单纯和社会对孩子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使得一旦发生疑似侵犯儿童的事,社会群体总是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孩子的这一端而群起攻之,但是当这种社会性的毫无保留被曲解和误用的时候,孩子就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孩子尚未健全的人格和辨识力让社会常规、合理的解决途径在此无路可通,于是他们的话往往带来巨大的破坏性。
二、舆论的压力
(一)许多人观影后总是在讨论孩子的恶毒,认为孩子是罪魁祸首,但孩子本就是发育还不完全、对社会认识还不全面等一个特殊群体。对卢卡斯伤害最大的不是孩子而是妄自揣测的大人们,来自社会的排斥与异化对一个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影片的主人公卢卡斯在被冤枉时一开始还能冷静地向人们辩解,但是在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下几乎没有人相信卢卡斯,正常的生活受阻,在圣诞夜前夕,他看着那个说了谎话从而把他推向生活的深渊的那个看上去单纯善良的孩子在台上唱着圣诞颂歌时,卢卡斯的情绪近乎崩溃,但是他还是克制住了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应当全部怪罪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身上。
(二)这部影片很好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孩子性侵问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全盘相信孩子的证词?大人的证词真的是那么的虚伪而不可靠吗?犯罪心理学家说过,我们要为真相找证据而不是先在心里下了定论,再去找支持这条定论的证据,因为那样往往会让你忽视了许多足以推翻你这条定论的细节。这个镇上的成人们何尝不是先给卢卡斯下了定论认定了他就是侵犯儿童的罪犯,忽视了克拉儿在事后后悔的说出自己先前说的都是胡话卢卡斯并没有伤害她。
(三)影片中导演常用客观的镜头直白地让观众看到整个事情的经过,可正是因为观众知道始末,对卢卡斯被冤枉后被社会各种排挤更加感到心寒与愤怒。正是镜头的客观与平静与故事内容上的爆发情绪上的愤怒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把观众的情绪带入其中。大量采用客观镜头与手持摄影机的拍摄方法,使观众就像一個旁观者一样被隔离在镜头之外,面对卢卡斯的悲惨经历,产生爱莫能助的心理效果。
三、舆论的伤害
(一)这部影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之一是影片中并没有真正的恶人。所有的冲突矛盾都起源于一个误会。其实所有人都是向“善”的,可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更加的绝望。这更像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所有人都为着自己心目中所谓的“善”而斗争着。说到底其实谁都没有错,一个是懵懂无知女孩,一群是关心弱小的大人。
(二)说到影片的结尾最后的一声枪响却显得更加耐人寻味了,其实开枪的人是谁并不重要。这一枪或许可以理解为代表的是尽管表面上镇上的人都相信并接受了卢卡斯并不是侵害儿童的罪犯,但实际上人们对他的怀疑与猜忌并没有停止。结尾处典礼上的一片光明与音乐产生了声画对位效果,再加上村人那不寒而栗的微笑,使人印象颇深:即使恢复了表面的平和,卢卡斯一家人也无法消除与全镇人的心里隔膜了。
四、观后感总结
影片的剧情衔接紧凑,众人对卢卡斯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最后的坚信不疑过度自然;而卢卡斯的心理状态从一开始的平静理智到最后近乎崩溃也转变得合情合理。但影片中的不足之处有影片的前半个小时进入主题太慢没有足够的小高潮,容易使观众失去观看下去的兴趣。前期平铺直叙的方式,在后半段中故然起到了强烈冲突对比,有引起观众情绪共鸣的作用,但是在前段处使用却使影片显得略沉而平淡了。
五、结语
社会有善,固然是好的。但如果,人们不明事理,盲目地追求着自己内心中所谓的“善”,其产生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明辨是非而后方可行善。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大叔.服下这剂恶意,让戾气郁结成冰[DB/OL].百科TA说,2017.
[2]知乎.如何评价《狩猎》(The Hunt)?[DB/OL].知乎,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