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的伦理观对后世家族小说的影响

2018-01-27赵国伟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伦理观继承家族

赵国伟

摘要: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家国一体”型社会,家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进行文学研究与社会研究的重要资料。巴金先生的《家》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在社会变革的复杂环境里,旧式家族伦理观念的优劣并表现出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智态度,这一做法也对后世家族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家族;伦理观;继承;影响

伦理观念作为一种意识性的行为规范,往往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而又牢固深远的影响。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精神支柱,是社会安定团结、健康发展的保障。[1]因此,我们可以从巴金先生的作品《家》中体会先生对于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基本看法以及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新旧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正是在这种碰撞下,新的、科学的、理性的伦理观念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新时代社会伦理观。

一、《家》中的伦理关系简析

《家》这部作品创作于我国“五四运动”后的思潮突变期,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变化使得从小成长于封建大家庭,对大家庭的斗争、冷漠、利己主义等现象习以为常的巴金开始有了向旧式封建伦常宣战的武器。正如巴金所说:父亲的死让他懂得了更多,他的眼睛好像睁开了,看到了这个富裕家庭背后仇恨的倾轧与斗争[2]。

相比于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中较为死板的三纲五常,《家》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就更加独特。巴金曾说过,“我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3]他正是通过批判的方式来唤醒沉沦在封建魔抓下的人们。

在传统的长辈与晚辈关系中,往往需要晚辈的绝对顺从,但在《家》中,这种绝对关系正在逐渐瓦解。觉新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却面对家长的命令没有一点反抗,最终葬送了自己与他人的一生。而与之相反的是觉慧。觉慧拥有最新式的思想,他从不向家庭妥协,大胆寻求自由,最终收获了美好的结局,走上了理想中的革命道路。从这样的内容构思中能够看出作者对愚孝主义的批评态度,对于大多数晚辈来说,最大的悲哀就是在“愚孝主义”的驱使下失去自我而浑然不知。

在传统的婚姻关系中,往往要求女子的三从四德,在那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的身份低微,在婚姻中也几乎没有话语权。但在《家》中,这种卑微也被打破。瑞珏虽然是家庭长辈强行许配给觉新的妻子,但两人却能相敬如宾,瑞珏不仅俘获了丈夫的爱,也获得了高老太爷的绝对信任。作为妻子,她能够为丈夫分忧;作为孙媳与儿媳,她能孝顺长辈;作为母亲,她也能照顾儿女。很显然,瑞珏已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这绝对不是一种愚昧的卑微与服从。与此同时,觉民与琴表妹的自由恋爱也打破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个封建观念充斥的时代,大多数封建家庭仍然将子女的幸福置于长辈手中,但部分青年已开始了自我的反抗,他们主张婚姻自由,向往爱情。而在作品中最好的代表就是不向爱情妥协的觉民与琴表妹,这对爱情中的眷侣最终也迎来了自己的美满结局。

在传统的阶级关系中,下人、工人、奴隶、戏子等群体是没有尊严的。但在《家》中,出现了对待底层人民依旧平等的观念。鸣凤虽为高家婢女,却得到了高家子孙们的关心并与觉慧超阶级地相爱了。觉新虽为大少爷,也会对婢女们的悲惨的命运表示哀叹与惋惜。在舞龙灯的过程中,舞龙灯的人被花炮烧伤,四处逃窜,此时的觉慧就为那些龍灯下的劳动人民感到不公,并质问道“你以为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吗?你以为只要出了钱就可以把别人的身体用花炮乱烧吗?”[4]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变迁中,更多的人注意到了社会等级观念的问题,开始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那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对于平等的呼唤是许多进步青年的呼声,是新观念下人性启蒙的真实写照。巴金先生正是通过觉慧之口,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于平等的需求,并呼吁沉睡中的人们关注平等,早日走出那古老的、落后的封建等级观念,最终建立互利共赢的人际关系与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与其说《家》这部小说是对传统家族伦理关系的批判,倒不如将其概括为对三纲五常、愚孝文化的绝对否定、对阶级歧视的严厉抨击。正是传统中过于极端的“孝文化”使得人们的内心日渐扭曲,长辈们不断以各种“孝道”作为武器,尽情蚕食着晚辈的精神与信仰,使他们像木偶一样地活着,而大多数晚辈们也会麻木地接受着并将其视为理所因当,反抗的人常常会被冠以离经叛道的名义,成为封建伦常中的禁忌。而那些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从出生就被不公平地对待,不懂得什么叫众生平等,天真地以为自己本就卑微而不知反抗,最终只能在悲惨中走完黑暗一生。

二、《家》之后的家族小说的发展

《家》这部小说创作于一九三一年,是新旧文化交替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巴金先生外,许多的优秀作家也将视角置于“家族”这一特殊环境之中,纷纷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小说。如:1938年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1946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以及1993年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等。作为继《家》之后的家族小说,这些小说无一不与《家》的创作有相似之处。

在长辈与晚辈的相处中,不论是《家》还是与其相似的后世家族小说,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老一辈的保守思想与新一代先进观念的碰撞。在《家》中,觉慧与高老太爷的冲突十分明显,一个为维护权威,另一个为宣誓自由。正是这样的冲突使得觉慧不断地发出呼喊,怒斥家族关系的不公,但这在以“权威”自居的高老太爷眼中只是离经叛道的不孝子孙行径罢了,他永远都无法理解新一代少年心中的平等与自由。于是,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觉慧毅然离开了家庭,朝着心中的理想前行。在《京华烟云》中,姚体仁作为姚家长子,因从小备受宠爱而行为放荡,此时的姚思安打算对儿子严加管教,但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只是用父亲的威严去打骂,并未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而体仁长大后,姚母以强硬的手段阻止体仁与银屏的爱情,这也是姚体仁当初想要和姚家断绝关系的重要原因。在《四世同堂》中,冠晓荷夫妇与其女儿高第也始终对抗,虽然高第的反抗并不强烈,但她厌烦家中的官僚主义与自私、冷漠、不择手段的做事方法,她虽没有断然离开家庭,但却一直坚定自己的信仰,从未动摇。在《白鹿原》中,白嘉轩与百灵、鹿子霖与鹿兆鹏也存在矛盾。白嘉轩虽然刚正,但思想依旧保守,他虽对百灵万般宠爱但也无法了解百灵追求平等、自由的想法。面对百灵,他曾摆出父亲的权威,强行带女儿回家,但此时的百灵已接受了新式思想的洗礼,不会再服从旧礼教的束缚,于是白嘉轩无奈地宣布不再过问百灵的事情。而对于鹿子霖来说,他更无法理解儿子把老子送去批斗的行为,鹿兆鹏那种超越亲情的信仰是他一生无法理解的。endprint

在婚姻关系中,这些家族小说也沿袭了《家》的自由恋爱观。在《家》中,觉慧与鸣凤的悲剧让人同情;觉民与琴表妹的美好令人神往。这种新型的恋爱婚姻观念已经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与宣扬,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京华烟云》中的银屏与姚体仁的轰轰烈烈、曾经亚与暗香的日久生情。虽然婚前的木兰已与周亚夫产生朦胧的暧昧,但这并不影响她婚后与曾孙亚的相敬如宾。在《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妇的彼此欣赏能够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高第对孟石的深深爱恋能够体现出爱情的单纯美好,而瑞轩与韵梅的同甘共苦则更凸显“爱”的伟大力量。在《白鹿原》中,黑娃与田小娥的爱情虽然备受争议,但依旧让人们看到了一对恋人在爱情面前放弃一切的勇气。百灵与鹿家兄弟的感情纠葛虽然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确彼此相爱,在那个战火不断的时代下迸发的革命爱情往往更令人动容。

在阶级关系中,后世的家族小说也纷纷打破传统的阶级观念,努力宣扬一种平等的人伦关系。在对待下人的态度上,小说的故事虽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主仆平等的呼吁。银屏和体仁是继鸣凤与觉慧后的又一悲剧,即使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却依旧拥有爱情,这表明了当时社会对于这种爱情观念的理解与接受,因此,人们对经亚与暗香的结合也就不以为怪了。同样地,《四世同堂》中的北京“小羊圈”将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置于同一环境之中,本身就是对平等关系的暗示,面对民族大义,不同阶级的不同人物都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而小人物的大气节则更加彰显了底层人民的伟大。在《白鹿原》中,白家对黑娃以自家人对待,积极促成其入学读书,儿时的孝文与黑娃也以兄弟相称,这是“平等观念”已深入家庭内部的最好体现。除此之外,对于时代女性的尊重在之后的小说中逐渐变得理所因当,我们能发现,在《京华烟云》、《四世同堂》、《白鹿原》中,家长对儿女的压制越来越少,对其尊重的态度成为常态,更多的时代女性挑起了唤醒家庭、宣扬自由、追求理想、拼搏奋斗的社会任务。而这一特点深深地反应了,在“文化变革”的时代发展中,人心的逐步蜕变与成长。

三、《家》的伦理观的当代意义

站在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看当年巴金先生的这部作品《家》,我们能够发现《家》中的许多传统伦理观念是值得称赞并流传至今的。例如,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相敬如宾、亲近有爱等美好品质,为我们今后的家庭建设、家风树立起到了典范作用。

习总书记曾說“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5]然而,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金钱的积累造成了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许多家庭由于财产纠纷而走向解体。与此同时,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群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造成了价值观的倾斜,往往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官僚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许多家庭出现了不赡养老人、不关爱子女、家庭暴力以及为了房产而办理假离婚,最终导致家庭破裂的例子。因此,重申中华传统道德,重塑中华美好家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当为人和善、有理、谦虚、谨慎,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6]《家》的故事停留在小说里,但《家》中的美好品德应当永久的流传下来,并成为我们新时代家风塑造的重要内容,指引新一代青年建立一个更加美好与幸福的家园。

斯人已去,巴金先生像一匹卓有功勋的老马,离开了他驰骋的草原,但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永不磨灭的。正如《家》这部作品,不仅对于三、四十年代的许多知识青年冲出家庭藩篱,走向革命具有推动、启蒙作用,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激励着广大的中外青年为梦想而不懈地奋力向前。我们也应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感到自豪与欣慰。

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江传月 《论当代中国大陆家庭伦理观》

[2]巴金.忆-家庭的环境[A].巴金全集(第1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398

[3]巴金《关于<家>(十版待续)——给我的一个表哥》见《巴金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2页

[4]巴金.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2016-7.25人民日报《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6]《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开幕式的讲话endprint

猜你喜欢

伦理观继承家族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
世界大战与西方近代战争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