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0年代的香港粤语流行曲研究

2018-01-27谢晓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粤曲槟城粤语

谢晓虹

摘 要 本文将以《槟城艳》、《快乐伴侣》两首1950年代香港经典粤语流行曲为例,简述粤语流行曲是如何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1950年代 香港 粤语流行曲

中图分类号:H178 文献标识码:A

1950年代的香港,人口大约一百八十万,普罗大众的娱乐方式有:音乐社——以乐会友,玩唱粤乐粤曲,而且不少业余爱好者都是会撰曲、演唱演奏;歌坛——在酒楼里设有演唱粤曲的节目以娱乐茶客,演唱的歌手有驻场的红牌歌手,也有当红的明星客串助阵;粤剧——凝聚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当时的粤剧红伶就有马师曾、红线女、芳艳芬等,他们后来都参演电影,演唱粤语流行曲;幻境新歌——在日占时期便已在香港出现的演出形式,多是有唱有做的谐趣粤曲,有人认为是粤语流行曲的滥觞;电台天空小说——五十年代初,电台广播是香港最先进的电子传媒,经由电台播放的天空小说,极受欢迎,当时著名的电台小说讲述家有方荣、郑寄尘、郑君绵等。当时录音机因为价格颇高,所以还不普及,凉茶铺就以此来招徕生意,小市民想听天空小说,唯有光顾凉茶铺或聚集在铺外;欧西流行曲——香港受欧美音乐影响,年轻一代开始觉得听欧西流行曲才算时尚;国语时代曲在1949年后,从上海南迁到香港,大批的乐坛和电影明星、资本家也移居香港,国语时代曲正好慰藉他们的乡愁。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粤语流行曲的简介

粤语流行曲,笼统来说是用粤语演唱而又流通广泛的歌曲,而从更宽泛的定义来说,粤语流行曲泛指所有作商业用途而又用粤语演唱的歌曲,同时也被用于指代粤语流行曲的创作、制作和消费的文化背景。粤语流行曲在最早出版的唱片中,所用的名称繁多,如“跳舞歌曲”、“跳舞粤曲”、“粤语时代曲”、“粤语小曲”、“时代曲”等。而 “粤语流行曲”这个名称要到六十年代初才被广泛应用。这种现象正好也说明了早期的粤语流行曲与粤剧、粤曲、国语时代曲、欧西流行曲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粤语流行曲是四者融合的产物,其音乐风格深受这么多种音乐的影响,正如著名香港音乐评论人余少华指出,这些早期的粤语歌曲,见证了西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国地方音乐的过程,是音乐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先例。

追溯第一首粤语流行曲,可推至三十年代透过唱片流通的粤语小曲或粤语电影歌曲,如电影《生命线》的插曲《儿安眠》。香港民俗研究专家鲁金也指出,《儿安眠》和另外的一首名为《风流小姐》的歌曲,1935年由新月唱片公司出版,李琦年演唱,都是新曲新词,这两首歌曲都是粤语流行曲的鼻祖。而后到了1952年7月,和声唱片公司制作了首批粤语流行曲唱片,主要市场是星马,其次才是香港。再到了1953年,电台丽的呼声制作的纯粤语节目《空中舞厅》,也是为了播放粤语流行曲的。

2粤语流行曲的代表作解析

在香港的1950年代,演唱粤语流行曲的歌手都有唱粤曲的背景,如芳艳芬、吕红、周聪、许艳秋、崔妙芝等。撰写粤语流行曲的词曲作者也大多有创作粤曲、粤乐的背景,譬如王粤生、吕文成、吴一啸等。粤语流行曲也有不少,例如:《槟城艳》、《快乐伴侣》、《荷花香》、《怀旧》、等,本文将选取两首最经典的粤语流行曲《槟城艳》、《快乐伴侣》进行解析。

2.1《槟城艳》

《槟城艳》是同名电影《槟城艳》的插曲,由王粤生撰曲、芳艳芬演唱。王粤生是著名的粤曲粤乐创作人,先后在觉先声剧团和大龙凤剧团等粤剧戏班担任伴奏乐手,而且还擅长演奏扬琴、古筝、小提琴、萨克斯等等。他曾创作或改编的小曲就有一百多首,其中《槟城艳》、《红烛泪》、《银塘吐艳》、《妆台秋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芳艳芬是当时有“花旦王”美誉的粤剧名伶,以自创的“芳腔”而出名,芳腔讲究腔调圆润雅淡,感情丰富。

《槟城艳》的音乐大胆借用了西方的七声音阶调式,探戈的切分节奏,曲式是极具西方流行音乐特色的AABA的标准流行曲式,配器还运用了西方新颖的音乐技法,伴奏乐器除了我国的传统乐器之外还加入了萨克斯、小提琴、爵士鼓。邓丽君在80年代翻唱。而后梅艳芳在90年代翻唱让《槟城艳》在往后几十年继续“流行”。

2.2《快乐伴侣》

《快乐伴侣》是由吕文成撰曲、吕红、周聪演唱。吕文成是蜚声乐坛的一代粤乐宗师,是著名的音乐家、演奏家、粤乐革新家,也被认为是粤语流行曲的先驱人物。他首创把二胡的丝弦改用钢弦,从而使得高胡成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他创作的作品有《步步高》、《平湖秋月》、《快樂伴侣》等。

《快乐伴侣》面世于1953年8月,是属于短小精悍的作品,主歌从西洋七声音阶的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开始,以“3 5”为核心,副歌前半强调“3 5”这个主歌的核心,后半部分强调“5 3”与主歌核心恰成倒影,节奏也运用了典型的探戈切分,配器、和声、编曲都 运用欧西流行曲的技法。

3结语

纵观香港1950年代的粤语流行曲的发展,虽说是在粤剧、粤曲、国语时代曲、欧西流行曲四者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但仍有三十多首超越时空,成为粤语歌经典,也是香港人在五十年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香港人当时的审美价值取向。粤语流行曲作为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粤语流行曲在1950年代的这段历史进行简述,希望能为流行音乐的研究略尽绵力。

参考文献

[1] 黄志华.粤语流行曲四十年[M].三联书屋,1990

[2] 余少华,杨汉伦.粤语歌曲解读——蜕变中的香港声音[M].汇智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粤曲槟城粤语
粤语学堂
俯瞰槟城:华人南洋拓荒的明珠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粤曲《回归颂》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粤曲情结
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