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宗教热”现象对策研究
2018-01-27游耿林戴红宇
游耿林+戴红宇
摘要:宗教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我国校园文化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基于大学生普遍的智识水平,出现相当数量的学生以“宗教暧昧”式对宗教的关注和亲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宗教热”。但是大学生群体的宗教认知具有娱乐性、功利性和非自主性的特征,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宗教热”与信仰危机并存的尴尬局面。大学管理、教学、思政人员应当通过适度的宗教文化教育,并建立其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从而帮助、引导大学生正视、思考“人生与信仰”的大命题,促使大学生形成自主选择信仰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高度繁荣的30多年,也是我国精神生活内容日趋丰富、多元的30多年。宗教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在社会上的曝光率日益增多,其在我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也逐步地由地下转为地上,并且成为当前我国校园文化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在促进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的过程中,来自藏传佛教区(西藏、青海、内蒙古、及四川部分地区)和伊斯兰教地区(新疆、宁夏)的学生增多带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部分基督教家庭出身的学生传播的基督教新教(以下简称基督教),以及福建地区固有复杂的基于“三一教”的民间信仰和民间风俗都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类似“宗教热”的现象。
一、大学生“宗教热”现象概述
通过对调查高校学生(在校生总数近1.5万)进行小范围的随机调查,在近30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5名学生公开承认自己是宗教教徒,其中4人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1人为汉族信仰基督教,这一小部分宗教徒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信仰宗教的。但有一半左右的调查对象承认其直接参与宗教活动或民间信仰活动,其中包括参与在校外成立的宗教团体活动,如基督教团契。并有为数不少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宗教及宗教活动感兴趣,曾经参与或有打算参与类似的宗教活动,这其中甚至出现个别政治面貌为预备党员的学生。但是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纯粹的宗教教义感兴趣或者认为自己需要通过增强宗教教义的学习来认识宗教。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部分信教学生曾经带领或指导非信教学生观摩、参与类似的宗教活动、仪式,如膜拜、礼拜、祷告、焚香;并且曾经有意无意地在同学中宣传过宗教教义。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宗教现象,尽管并不是公开的所谓“宗教热”,但基于大学生普遍的智识水平,较大面积地出现“宗教暖昧”式对宗教的关注和亲近,应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宗教热”。当然,大学生群体中的“宗教”现象,有别于近年来在社会上形成的“宗教热”现象。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基于其身份上的特殊性,较少地公开承认自己的宗教徒身份;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在宗教活动中的物质投入较少。但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甚至可以说大学校园中出现的“宗教热”苗头是当代中国社会上“宗教热”的弥漫,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多关注于宗教节庆、活动,而更少关注于宗教教义。例如,每年圣诞节期间,很多高校会临时出现许多售卖包装苹果的摊点、一部分学生会“跟风式”去基督教教堂或天主教教堂参加活动或围观;每年春节期间,部分学生会陪同亲戚到佛教寺庙中烧香膜拜;甚至在参加各类考试前,存在少数学生会在宿舍进行祈祷、祷告去或者宗教场所祈求神明庇佑。
可以说高校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所谓“宗教热”更恰当的表达应该是“宗教仪式热”。事实上,由于对宗教教义缺乏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大部分学生无法区分参加宗教活动与信仰宗教之间的关系,要么将二者等同,要么将二者割裂。正因对宗教本身的一知半解,大学生群体并不能对宗教仪式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容易接受教义的曲解和出现仪式的盲从。大学校园中出现的“宗教热”现象即便不能称之为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但也应當引起学校管理者、学生工作人员对其潜在危险的重视。
二、大学生“宗教热”的实质
尽管大学生群体真实地存在所谓“宗教热”的现象,但从本质上这些大学生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宗教爱好者”。其对宗教的热忱与认同,并不是对复杂的宗教教义或信仰本身的热忱与认同,而是出于对宗教仪式尤其是宗教活动的好奇与乐趣。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一种本质,折射出当代部分大学生“宗教热”与信仰危机并存的尴尬局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认知的不全面、不完善是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大学生宗教认知的娱乐性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的宗教文化现象,具有较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诚然,宗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确实存在着从神圣走向世俗、从严肃走向轻松的趋势,但不能就此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对宗教娱乐性的认知是合理的。宗教认知上的娱乐性主要表现为参与宗教活动、宗教仪式的娱乐性上。
西方宗教文化的传人和传统宗教文化的抬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便于接触到宗教。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传统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但并不能够较为深入了解各宗教的教义和历史,也就无法理解宗教及其仪式、活动产生的背景及其实质。尽管不少学生都会参与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宗教节日,在社交平台上传播佛诞节庆、道教节庆、盂兰盆节(鬼节)等内容,播放圣经音乐、梵音等,到庙宇寺观教堂等宗教场所焚香礼拜,少部分学生还会佩戴十字架、佛珠等,但更多的是仅仅停留在这些具有娱乐性质的认知。“大学生在对宗教的追求上大多体现了一种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其实是有选择的模糊——即选择宗教文化中具有娱乐倾向或可以被改造成具有娱乐倾向的内容。
“宗教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最容易具有娱乐性的特质,它不仅是仪式或活动上具有一定的乐趣,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丰富社会交往的需求,甚至因此形成了校园里面的一种宗教氛围。其本质上是大学生群体对更为丰富的校园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校园主旋律文化的无力和重大使命。endprint
(二)大学生宗教认知的功利性
大學生群体对宗教的一般认知除表现出娱乐化倾向之外,往往还带有功利性的特点。所谓功利性的宗教认知或宗教活动,是指希望通过与宗教的互动或与宗教神祗的互动,以实现非宗教的、非精神的、世俗的实利目的。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这样的目的可能是各类考试的通过、个人荣誉的获得、以及自身其他世俗利益的实现。如平时并不参与宗教活动的学生,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专门去寺庙、道观、教堂进行膜拜、祈祷;或出于社会交往的目的而参与宗教活动,佩戴佛珠、十字架等饰物。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其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以寻求宗教上的安慰和帮助。
由于宗教信仰动机的不纯粹和功利性,大学生群体往往难以正确区分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关系,乃至简单地等同起来。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有不少学生都曾经接触求神问卜、算命、看手相、请笔仙等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有少数学生在校园里为舍友、同学等算命、看手相、测字等。尽管有一些娱乐的成分存在,但更多的是大学生群体对宗教认知的功利与盲目,既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而是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神祗的保佑与否、命运的庇护与否。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宗教问题上的“讳疾忌医”变相地给这些伪装成宗教信仰的封建迷信活动以可乘之机。虽然这些现象要么发生在校园以外、要么发生得较为隐蔽,但不排除其存在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特别是借助网络的传播和影响。如2014年9月广东宝山技工学校就因学生玩“笔仙”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三)大学生宗教认知的非自主性
当前,大学生群体虽然存在“宗教热”的现象,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宗教认知存在非自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从其根本上来说,就是大学生由于其个人处境的局限或心智上的不成熟,在其宗教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较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信教学生的宗教认知往往来自其家庭影响;而非信教学生主动接触宗教或宗教活动,主要由于受到来自同学的影响。而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宗教认知的比例微乎其微,通过课堂学习形成宗教认知的比例几乎为零。大学生在宗教认知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证式的影响,即信教学生或更早接触宗教的学生,通过向其他学生描述自己与宗教、神祗之间的互动而得到所谓指引、解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他学生接触宗教;二是模仿式的影响,即非信教学生在面临需要心理慰藉的时候或需要社会交往的时候,更易选择模仿其他同学的行为——通过宗教方式进行缓解的行为。根据康德的观点,这种非自主的选择显然不能称之为是自由的选择。但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的“宗教热”现象就是在这样非自主的宗教认知过程中,得到了辐射式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接受了长时间的科学文化教育,但出现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无疑为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敲响警钟。
三、大学生“宗教热”的对策
必须承认的是,在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国情下,大学生群体出现“宗教热”的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它实际上投射出来的,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对自己的信仰不明确、对如何形成正确的信仰不清晰、甚至有意识地排斥主流文化。针对这一现象及其本质,高校相关管理、教学人员应当认真、积极、严肃对待,加强教育、加强监控、加强引导、形成合力,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适度进行宗教通识教育
大学生对宗教文化表现出关注和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的神秘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其神秘性。宗教的神秘性一方面来自教义上的超验,另一方面来自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对宗教保持的隐晦态度。尽管我国依法保护宗教信仰上的自由,但随着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网络传媒的日趋复杂,宗教文化在通识教育上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伪宗教、邪教生存空间。大学生群体难以对其接触到的宗教文化、宗教内容进行甄别扬弃,相反容易受到一些打着宗教旗号对宗教文化、宗教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歪曲解释的蛊惑。例如一些人宣传为其所谓道教养生、佛教养生对宗教文化进行曲解,特别是有意地将伊斯兰教的“吉哈德”宣传为“宗教圣战”、有意地强调藏传佛教中“男女双修”的部分、有意地造谣企图在学生群体中制造宗教矛盾、宗教冲突。
因此,适度地进行宗教通识教育是必需的。通过适度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对宗教的形成、历史及其实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既适度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对宗教的好奇和认知需求,也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当然,对于部分信教的大学生也要进行适度引导和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将基督教团契之类的学生宗教团体纳入学生管理范畴。一方面避免其被所谓宗教矛盾、宗教冲突所迷惑;另一方面避免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自觉地对其他同学产生宗教影响,从而在根本上保护信教同学的宗教信仰自由。
(二)加强心理引导和干预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产生“宗教热”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精神压力大、心理需要慰藉。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受到学业、就业、情感上的多重压力,迫切的需要心理上的慰藉和干预。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当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心理引导时,很容易投入到宗教的“怀抱”中。
因此,应当加快建立起及时、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学生的成长关怀”是摆在大学面前的重要命题。通过完善心理健康宣传员制度、建立心理咨询制度,为学生提供心理慰藉的渠道,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帮助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干预制度,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心理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寻求宗教帮助的愿望,削弱大学生信仰皈依的张力。”并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子说:“攻其异端,斯害也已。”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的“宗教热”现象,是必须引起正视的问题。越是在宗教问题上遮遮掩掩,越是容易增强宗教的神秘性,越是容易给伪宗教、邪教的生存、发展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树立必然是建立在对宗教文化有一定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宗教热”现象,根本上仍然是一种心理现象,需要大学管理、教学、思政人员形成合力,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给学生更多排解压力的渠道和途径。惟有如此,才能帮助、引导大学生正视、思考“人生与信仰”的大命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主选择信仰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