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扎根理论的运用及其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

2018-01-27陈明思成丽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扎根理论方法

陈明思+成丽宁

摘要:扎根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理论模式建构”“理论敏感性的保持”“连续比较的方法”等研究思路极大地改善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与经验之间严重脱节的现状。扎根理论方法包含搜集数据、编码、备忘录撰写、理论抽样、草稿撰写这五个基本程序,但是这些程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可以同时进行。扎根理论方法运用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数据的处理、研究的反思等方式对于现阶段民族教育研究中技术路线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扎根理论;民族教育;方法

民族教育的发展是中国完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拼图,是民族工作与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发力点。民族教育的“多元性”、“多样性”、“双重性”等特征,决定了民族教育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土”,不能实行拿来主义,这无疑加剧了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繁琐性与紧迫性。虽然民族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在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民族团结、双语教育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取向过分追求“多元”、研究方法过于随意、研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等一些问题。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意欲从扎根理论视角重新反思现阶段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方法与技术应用,明晰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技术路线,以促进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平稳高效开展。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是基于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受美国实用主义以及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影响,于1967年由施特劳斯和格拉泽创立的一种定性研究方式。所谓“根”指的是数据,这里的数据既可以是已生成的,也可以是新產生的,既可以是情景性的,也可以是非情景性的,但必须要是真实的、原始的。

扎根理论是指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一)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模式

扎根理论区别于以往的“从假设、命题出发,对资料进行逻辑论证,得出相关理论”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建构模式,它强调“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模式,认为数据才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理论的产生必须要以丰富的数据作为基础,即:从搜集的数据中提出研究问题,并基于数据对资料进行层层的归纳分析,不断的浓缩,从而提炼出相关理论。而数据本身又来自于复杂的、真实的社会行动,继而扎根理论顺理成章地就实现了“理论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的融合。

只要我们保证研究所产生的理论与所依据的数据相一致,那么理论便可以直接指导实践,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理论敏感性

扎根理论方法的使用最终是以理论的建立为终点的,因此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它都要求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在研究的初期,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带着自己的专业基础进入到研究现场进行数据的搜集,需要借助理论的敏感性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理论框架的架构。

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论敏感性有助于研究者对数据进行更加聚焦的处理与分析,注意捕捉新的线索,建构原创性的理论。在研究的后期,研究者借助理论敏感性,可以充实概念的密度,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增强理论的解释力与运用价值。

(三)连续比较方法

持续不断地进行比较是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扎根理论方法的精髓。从研究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就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文献资料之间不断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理论空白点,为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思考。

扎根理论与其他的质性研究不同,其资料搜集与资料分析是同时进行的,直至类属的饱和。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比较,既有助于辨别资料的真伪,又有助于资料分析时类属属性的归类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构建,以形成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即使理论相对完整时,我们仍需将其与已有的文献与个人经验进行比较,以确保建构的理论对研究问题做出了最终的回答。总之,这种比较方法必须不间断、持续的贯穿于研究的各个阶段与层面,直至研究终止。

二、扎根理论的方法运用

(一)搜集数据

搜集数据是扎根理论正式研究的第一步。数据的搜集离不开方法的使用,研究者选择扎根理论方法搜集数据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敏感性概念,与我们常说的研究兴趣有一点相似;其次,研究者需要考虑自己的学科视角,即专业知识背景。因为扎根理论在研究开始之前是没有理论假设的,所以搜集数据的初步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研究的问题。最后,研究者再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正式研究的数据搜集方法,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民族志研究、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是最常用的扎根理论数据搜集方法。

和其他的质性研究一样,扎根理论同样强调研究者应该成为研究工具的一部分。研究者在初次进入到研究现场时,一定要保持视野的足够开放,并与兴趣及专业相结合,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其次,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与被研究者一定要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长期获得可靠数据的保证;再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地理解研究对象所理解的理解,不能将他们的观点复制为我们的,也不能将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们;最后,研究者还要对搜集的数据与最初的研究兴趣之间的契合度进行一个考证,如果出现矛盾,我们要么追随数据所规定的路线,要么重新设计一种数据搜集方法追求我们最初的兴趣。所以研究者在扎根理论的方法中不是简单的一部分,而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一部分。

(二)编码

编码是搜集数据和形成解释这些数据的生成理论之间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扎根理论方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步骤。

编码正常包括三个级别: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主要是将搜集的数据进行概念转化;二级编码即轴心编码,主要是确定主次类属,建立一级编码中所确定的概念与类属间的有机联系;三级编码即核心编码,主要是确定核心类属,将二级编码中所确定的主次类属与其发生关系,建构复杂明确的关系网络。endprint

一级编码时,研究者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逐词编码、逐行编码、逐个事件编码以及聚焦编码。逐词编码主要针对的是档案文献或者转瞬即逝的信息(比如网络数据);逐行编码常用于对新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逐个事件编码主要是针对田野笔记、公共场所等一般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时使用的,这些是初始编码时常使用的三种方法。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数据会出现集中的趋势,这时候聚焦编码成为主要的编码方式。聚焦编码要求对初始编码进行判断,找出最能充分敏锐地分析你的数据或者出现最频繁的代码。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格拉泽和卡麦兹都赞同使用动名词进行编码,因为扎根理论更加关注的是生成的行动及其过程而不是静态的主题。

二级编码时,研究者每一次只对一个概念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个概念确定相关类属,并建立类属之间的有机联系。轴心编码最常使用的是“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一结果”这个典型的范式模型。这种编码的方式使得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具体化了,把支离破碎的故事重新的聚拢在了一起,相比较于一级编码结构更加的清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个典范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不是绝对的,会根据现象以及数据的性质灵活变动,某一个概念在分析类属A时可能是因果条件,而在分析另外一个类属B时则有可能成为结果。

三级编码是原始资料发展成为实质理论的关键工作。在轴心编码确定了主次类属之后,我们进入核心编码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所有的概念类属中发现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核心类属,使其能够完整抽象的表达研究结果。研究者可以通过已有的概念类属及其关系与已有的文献或者理论产生联系,发现适合表述研究成果的核心类属;亦或可以在已经搜集的资料中,找到最大频度出现、指向稳定现象的类属,将其作为核心类属。将核心编码确定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围绕它系统地与其他类属建立联系,不断比较验证它们中的关系,并把尚未完备的部分补充完整,剔除不紧密的类属。

(三)备忘录撰写

严格意义上,备忘录的撰写应该是与搜集数据以及编码工作同时进行的,但是为了扎根理论的方法运用程序更加清晰,将其分离出来,以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备忘录指的是除了真正的田野笔记、转录或编码以外,研究者撰写的任何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可以是访谈时的感想、分析资料的方法与过程,也可以是研究者关于研究的一些反思。

备忘录的撰写方法分为三步。首先,作为一个研究者,你必须确定你写下来的是什么,即话题的确定;其次,研究者应该为备忘录进行命名,确定一个尽可能准确的标题,以方便后期的数据归类与处理;最后,研究者应该明白备忘录撰写的要求是因研究阶段而异的。早期的备忘录可能更多的是研究现场中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结果如何;数据分析阶段,备忘录的撰写更多的是研究者不断进行资料问、类属间相互比较与完善时的一些过程与想法;后期的备忘录更加关注的是哪些假设和信念可以支持类属与数据,如何支持,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实质上就是一个抽象理论形成的过程。

总之,扎根理论中的备忘录的撰写是为了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代码,是为了数据的分析,是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而不是为了作报告、分享、交流。研究者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备忘录可以是短小的、蹩脚的、随意的、流动的,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其对你思考的引发。

(四)理论抽样

备忘录的撰写有助于研究者发现不完善的类属,找出数据分析中存在的漏洞。而理论抽样恰恰就是指导研究者如何去填补这些漏洞、怎么去填补这些漏洞的。简言之,理论抽样的目的就是加工和完善构成你所建构的类属,让生成的理论去适应研究的数据。

诱导推论是最常使用的方式。诱导推论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综合,研究者在已有的编码基础上要能够充分地考虑数据所有可能形成的解释,做出尝试性假设,并回到现实中进一步搜集数据进行假设的检验,最终实现最合理的解释。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生成性的,研究者在资料与假设之间不断地往返比较产生的理论受制于研究者的观念,而研究者的观念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又是动态的、多维的,就像凯西·卡麦兹所说的“这种实践,最优秀的质性研究者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五)草稿撰写

草稿撰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备忘录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者在进行草稿撰写之前,一定要将自己所有的发现写下来,只有将你的想法写出来之后,在处理和分析草稿时才能涌现出大量的原创观念,保证研究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研究者在草稿撰写时,应该保证开放的头脑,不能让写作必需的格式束缚你的数据,而应该让你的格式服务你的想法。

草稿撰写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将片段整理在一起,思考你的理论中数据、概念是否完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能不能强有力地支持理论及其扩展。

第二个部分是建构论证,即研究的论点是什么,研究的论证是什么,支持的材料有什么。

第三个部分是仔细审查类属,确定类属的性质与目的,将不需要的类属剔除出去,并进一步强化需要类属的力度与理解。

当然,研究者在草稿撰写部分不能忽视对于文献综述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与已有的文献之间建立清晰的联系,评价早期的研究,揭示已有知识之间的漏洞,指出你研究的价值。

三、扎根理论对于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问题应该来自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而不是研究者自己的构想。民族地区的教育研究更应该如此,因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具有特殊性,不能以普通教育的思考方式去认识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否则很容易造成问题的失真,使得你的研究失去意义。

比如研究者想去调查某个民族地区三级课程的实施情况,但是该地区并没有实施三级课程,那么基于这样设想的研究课题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扎根理论启示民族教育研究者在正式提出一个研究问题之前,应该依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知识背景进入到具体的情景中去,带着开放的视野广泛的搜集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自己感兴趣,能够去研究,并且来自于现实场域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的选取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这是研究领域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偷梁换柱,将样本的代表性与样本的数量等同起来。研究者应该明白:样本的代表性与样本的数量其实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而不是一个充要条件。在质性研究中,大样本的选取不仅会增加数据处理的困难,还很容易使研究者背离最初的研究方向。民族教育研究多以质性研究为主,民族教育研究者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扎根理论启示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选取应该更加关注对象本身包含信息的丰富性,而不是对象选取数字的大小。“小样本研究”和“使用有限数据”的流行趋势长期以来一直与扎根理论有关,理论的建构不在于其普适性,而在于对经验的理解与升华。

(三)研究数据的处理

“先搜集数据,然后再集中进行处理”这样的观点在量化研究中尚且可以,在質性研究中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质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的好多想法都是稍纵即逝的;其次,研究者将数据收集回来之后,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相关的考证,需要重新进入研究现场。扎根理论启示民族教育研究者可以将数据的搜集与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一方面可以记录下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数据处理产生的新的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多方向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互证,建立数据间的联系。当然,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保证搜集的数据与研究问题的契合度,减少无效数据的搜集。

(四)研究的反思

研究应该是生成性的、动态的,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的思考他们的研究应该怎样进展,不断的对自己和研究对象的行动做出解释。同时,研究的反思应该是一个从始至终的过程,而不只是在研究的某一个阶段进行。

扎根理论为研究反思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指导,即连续比较。民族教育研究者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反思。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不断比较,来反思研究的方向与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数据不断进行比较既可以辨别数据的真伪,还可以为下一步研究的开展与数据的搜集提供方向;在研究的报告撰写阶段,对已有的数据、资料不断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研究的价值与存在的不足,为以后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扎根理论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