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法

2018-01-27袁震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花荚补苗结荚

袁震

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期是大豆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为争取花多、花早,防止花荚脱落,为高产奠定基础,在田间管理上应主要加强肥水管理,供水供肥要充足。

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

1.1苗期管理: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薄地没施底肥的,为保壮苗可在幼苗期追肥,每亩硝酸铵5-7.5千克,过磷酸钙7.5-15千克,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也有利根瘤菌和发育,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能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苗头,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可起到压苗促根的作用。

1.2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子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这个时期管理的中心。这个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大豆黄熟末期为适收期。

1.3开花结荚期管理:开花结荚期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务。要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產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闭,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具体措施是:封垄前继续锄草,看苗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效果明显。此时大豆叶面积达到最大值,耗水量增大,蒸腾强度达到高峰,需水也达到高峰期。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否则花荚脱落。在盛花末期摘顶心可以防止倒伏,促进养分重新分配,多供给花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及瘠薄土壤土的大豆不适合摘心。

2.病虫害防治

2.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防治方法: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

2.2大豆根腐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防治方法:预防可选用40%根腐灵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900倍液,以上任何一种农药加氨基酸(大豆健粒饱或三天绿等)液肥?600倍液,加黄腐酸盐500倍液,加生根粉1000倍液喷施。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交替使用,重点喷洒植株的主茎基部。

2.3大豆蚜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以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叶嫩叶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幼荚也被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一般田块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50%。除此之外,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防治方法:蚜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3-5头,即应防治。可选用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或35%卵虫净乳油1000-1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倍液、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增效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抗蚜威有利于保护天敌,但由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使用。也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5%来福灵乳油,10%溴氟菊酯乳油每亩15-2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

2.4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对湿度为10%~30%时,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低于10%时有不良影响,低于5%则不能羽化。

防治方法:99%矿物油用水稀释150~200倍,和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混配;或与20%菊杀1500倍混配进行喷雾。7天防治一次,防治两次可以控制成虫和幼虫。两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荚补苗结荚
穴盘苗补苗自动移栽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细胞分裂素对豇豆花荚脱落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于“无限结荚”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