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生为本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8-01-27王汝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历史学生

王汝惠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只是机械灌输历史知识。新课标针对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张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历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79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课堂比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教师常以固定的模式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又缺乏情感和思想,只是机械灌输历史知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那种千篇一律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改变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呢?

一、创设虚拟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必须在学生“乐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而历史学习的对象早已逝去,若想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乐学”,需要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类似于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假设研究的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围绕其中的问题展开对话、探究。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主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在《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这一课里,很多教师都会用到虚拟的历史人物——帕帕迪,入乡随俗接触古代雅典公民——帕帕迪,圍绕他来设计问题,比如:帕帕迪不在家,他可能去干什么了?他的孩子去干什么了?等问题,这样就把学生拉入历史的氛围中,刺激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乐学了,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虚拟情境最大的魅力在于“神入”历史,使学生自觉地走进历史的氛围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历史立场思考问题,学会参与、体验、理解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迁移运用。

二、扮演人物角色,鼓励学生参与

学生能否参与教学,是教学得以能否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角色扮演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中也屡见不鲜。譬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笔者让学生事先准备,就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针以及外交成就自编自导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表演时,外交发言人(学生扮演)神采奕奕,着装得体(从自己家里拿来的父亲的西装),答记者问时侃侃而谈,尤其在陈述外交成就时显得特别激动,特别骄傲,把各种神态塑造得非常逼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后,许多学生私下跟笔者说,以后这样的课堂应该多一点。毋庸置疑,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人物塑造把那些遥远的、理论上的东西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易掌握的东西,如此既活跃了课堂,又引导学生学会了分析历史事件,评析历史现象,效果非常好。

三、精心设计问题,贴近学生实际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 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我们都知道,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普遍的方式,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新颖,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在《罗斯福新政》这一课中,当讲到新政的内容时,笔者指导学生从采取削减生产、刺激消费的策略等方面思考解决危机的方法,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问题设计是这样的:1. 银行倒闭,金融瘫痪,而你的父母手里的存折无法兑现,你希望政府怎么做?2. 如果你家是养牛的或卖牛奶的农场主,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牛肉、牛奶价格极低,甚至连成本都赚不回来,你希望政府采取怎样的决策?3. 如果你是一家工艺品厂的老板,你希望政府如何控制盲目竞争,保护你的利益?4. 如果你的父母失业了,但也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救济,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可以赚钱养活自己的工作,你觉得政府怎样做才能既兼顾他们的尊严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呢?

这样把知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遥远的历史具有了时代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运用和转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捕捉课堂亮点,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使我们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期间必然还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这时,我们要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散发出的星星之火,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激活学生思维。

“你看,八个国家的代表,好像在议论着什么?”

“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站着,一副奴才样。”

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听到前排有两个学生这样小声地交谈着。笔者灵机一动,班里肯定还有不少学生对这幅漫画感兴趣,不如先让学生对漫画进行自我欣赏,谈谈他们自己的想法及看法。于是,笔者说:“同学们,刚才你们当中有学生在交谈漫画中的八个代表究竟在谈论什么,请大家也仔细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想象一下他们有可能在谈论什么?听到明确问题后,同学们就议论开来,几分钟后他们踊跃发言。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出精彩、鲜活的画卷。

总之,改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新课程下运用以上这些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 3258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中历史学生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赶不走的学生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学生写话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