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党的领导及其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2018-01-27王晓雅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期
关键词:必要性重要性领导

摘 要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向前进步的不竭动力来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的在长期探索过程当中形成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中国的国情以及历史的选择所决定的,她有效地继承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她的领导核心地位的树立,很好地促进了她与各个民主的党派之间的友好交流、合作,极大地守护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力地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

关键词 党 领导 核心地位 必要性 重要性

作者简介:王晓雅,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181

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强调:引领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前进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亦曾强调: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华——想要集中、统一几亿人口的力量、思想一起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如若不存在这样一个由具备有强烈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强烈的觉悟性与自觉性以及具有大无畏的自我奉献、自我栖牲、自我献身精神,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信仰,甘愿以牺牲小我利益来成就集体与大家的精神的党员所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紧密把老百姓团结、组织、集合起来的大党;如若不存在这样一个统一的政党的统一的、集中的引领,那么,结果是难以想象的——会招致一事无成、分裂的局面。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多党合作起到保驾护航之作用。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认真分析、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其建设的必要性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向前进与丰富发展。

一、党的领导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进步

第一,毛泽东主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为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开辟出一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光明道路。这些都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革命道路、革命同盟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继承基础上的新的发展。

第二,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说明,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道路,证明社会主义的建设可以有许多种模式供选择,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邓小平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作为鲜明指导旗帜,在借鉴国内与国外社会主义成功与失败的现实经验前提之上,最终得出了一个非常科学的结论:“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各个国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来建設社会主义。永远没有固定的模式。”

第三,“三个代表”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建党的学术理论。它从根源上深层次地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一个党、以及怎样建设这个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当中关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对党的性质、宗旨与根本任务的新判断、新总结、新概括、新思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共产党宣言》而又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又汇聚了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优秀精华、精粹以及共产党人的在革命和建设过程当中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实现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政权的夺取仅仅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而已,远非共产主义的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紧要的目的是——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所有目的。

因此,如若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顺承关系,同理,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事业、建设事业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带头领导——党从革命政权当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政权当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亦是一种顺承的关系。这种顺承关系,与把人从物质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的共产主义能够恰好适应,是实现老百姓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她有利于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理想的境界激流迸发。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

伴随着革命的胜利,我们党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改变或者是丧失她先进的性质。过去的历史也表明了,虽然,在过去,我们党内部曾经存在过一些消极、腐败、不良之现象,而且,当下尚且有一些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但是,需要我们大家明白的是,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绝大部分人是没有问题的,我党的本质与主流还是风清气正的——她保护了最广大老百姓的根本权益。我们始终坚信,她将会一直带领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好地去实现我们的权益。中国共产党广受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性质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事实。党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处于核心领导的位置,她的群众基础具有历史性、深厚性、不可动摇性。

(四)如若党丧失领导地位,社会主义会遇到挫折、失败

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的反例有很多,例如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剧裂变化。这些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变动——关键性的原因在于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动摇、丧失。党执政地位的动摇、丧失直接、迅速地导致国家政权味道改变了,就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我们由此可见,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有一条不能变,那就是——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能变。这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真的很重要。有句话说——要灭亡社会主义的国家,一定要先灭亡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太强大了,无产阶级政党核心领导地位的丧失之日,就是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遭受厄运之时。可以说,这是一条铁律。endprint

二、当代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总结、概括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及其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她将继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友好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在多党合作当中她也是领导党,这是毋庸置疑的。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亲密交流与合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当然,毫无疑义,主要责任亦在于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曾经经受过政治考验、经济考验以及自然地严峻考验,其中,既有经验与顺利,当然也有教训与曲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大地促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往来。

(二)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共产党宣言》就曾清楚地指出:无产阶级运动——它的性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的利益。而符合此要求共产党恰好就应运而生了。她从第一天诞生之日开始,就始终如一地坚持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权益——这一奋斗的目标作为她自己一切工作的起始点与根本的追求,并且始终如一地团结在老百姓的周围,为他们服务。她始终坚定地把老百姓的权益看得高于一切,所以说,她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她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可言。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一直都是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进退,保持着最密切的血肉联系。正是由于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从一而终地为老百姓做贡献、谋利益、谋幸福。这使她在我国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继往开来的改革开放事业中真正处于坚强领导核心地位,也获得全国老百姓一致的由衷拥护、支持、爱戴。

(三)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大力地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所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指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充分的发言权与参政权利,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更加充分地调动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然,在这其中,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么,民主党派作用发挥得好就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长期共存与互相监督。”这个内容充分地证明共产党对于各民主党派的信任,还说明了民主党派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不同的民主党派一方面反映出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反映与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与要求。他们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上传下达、下情上达,使得执政之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集思广益,进而做到兼听则明。并且,他们还可以提出大量的、有价值的建议、意见。这些对于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与发达注入了不竭的力量来源,这无疑是很好的事情。

总而言之,共产党作为我国的领导核心,是完全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走向的。她具有与生俱来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她具有鲜活的、旺盛的生命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途当中,为了努力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了持续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她将继续發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继续发光发热、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44.

[2]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75-1982.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

[4]刘利娟.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原因及重要意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必要性重要性领导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