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狠抓质量品牌建设 着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2018-01-27罗文

中国工业评论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制造业质量

罗文

质量品牌历来都是构成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全局。一个好的发展势头是,近年来质量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及未来,构筑质量品牌竞争优势是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的有力举措。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谈几点认识。

质量品牌历来都是构成一个国家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国制造业的振兴发展之路,揭示了质量品牌在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把质量品牌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上世纪50年代,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质量品牌战略,培育了一大批“德国制造”世界知名品牌,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60年代,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全员质量培训、设立国家质量奖等措施,有效提高和保证了产品质量,使“日本制造”成为全球产品质量的标杆。80年代,美国制定《质量提高促进法》,提出:“若想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获得质量领域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并通过一系列质量促进政策,在汽车、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领域重夺世界领先优势。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越是重视质量。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上来,加快培育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奠定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生产水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在产品功能、质量安全、稳定性、一致性等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加快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演进,不仅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质量和品牌需求,而且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形成了强烈的“倒逼”作用。因此,重视质量品牌作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时不我待。

近年来质量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品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我们狠抓质量品牌建设,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在满足国内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航天、核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前列;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主要产品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工程机械、通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类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纺织、家电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信、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智能电饭煲、智能电视等高端产品境外消费回流趋势明显。

二是工业基础得到夯实。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集中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高端航空紧固件、高标准轴承钢材料等领域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提升制造业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培育了19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了500多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工业质量技术基础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是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一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广泛应用,涌现出“质量问题双归零”等一批源于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成功实践。质量咨询和诊断工作不断加强,2016年新核定了23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是制造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彩电、空调、冰箱、服装、家纺等自主品牌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80%以上。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不断增强,4000多家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一批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制造向培育自主品牌的跨越。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首批22家产业集群品牌试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平均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工业质量和品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部分产品质量档次不高,产品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又如,质量检测、计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一批影响质量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再如,品牌建设滞后,特别是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美誉度和知名度有待提高。在制造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提升质量品牌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构筑质量品牌竞争优势是提升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的有力举措

质量品牌事关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推动质量变革,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制造强国发展道路。

一是深入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继续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支持专业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二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快消费品提质升级,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撑民众消费升级需求。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发展智能制造,推行绿色制造,推广应用先进制造工艺,提高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端材料创新,提高质量稳定性,形成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的先进基础材料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确保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

三是加快破除重点领域质量瓶颈制约。瞄准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攻关工程,攻克一批共性质量技术问题。引导地方、行业、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组织质量诊断、质量技术攻关和工艺提升等活动,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发展。以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大飞机、先进基础材料为重点,开展质量分析,研究供给结构布局,抢占质量品牌发展高地。

四是不断强化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健全质量品牌人才的培养机制,完善知识与人才开放共享平台,提高企业质量品牌人员素质和水平。配合質量监管,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企业质量品牌创新活力。

五是扎实推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加强中国品牌宣传推广,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总之,质量品牌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全局,需要社会各界戮力同心,合力推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制造业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睡个好觉
产品质量调查——原载美国“安迪·辛格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