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研究

2018-01-27李东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李东霖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部门直接拨款下发工资,一般是全额财政拨款,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运作过程中最关注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能否满足社会职能的要求,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因此,对其内部的审计工作要求也应该更加严格,以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影响社会的平稳运行。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明显滞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这与行政事业单位所处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下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且加以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

前审计长刘家义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内部控制、管理约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我们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主动夯实这个客观基础”。然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着以下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内审作用的发挥和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滋生更大风险。

(一)外部环境下的内审问题

1.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目前,现有的内部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具体准则,其法律级别不高,所以在制度上就已经造成了严峻的落后问题。低级别的法律约束难以控制审计的全面实施,使审计存在一定的漏洞。即使内部审计部门想要提高审计的有效性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去支持。

2.没有得到足够的外界的重视

正常情况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应该相互对应,相互促进。但就目前总体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处于被动接受外部审计的状态,内部审计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外部审计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一些。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审计机关、社会审计—专业事务所。外界会更加愿意相信由其他的外部机关审计的结果,可能觉得内部的审计会对自己的单位有所“偏袒”,所以他们对内部审计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二)内部环境下的内审问题

1.单位里没有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目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有些人对内审人员持轻视态度,认为自己单位的人审自己单位不过是摆摆样子,没有实质性意义。更有些财务人员觉得他们是在“找茬”,所以很不配合各项检查工作,这就给内审人员造成一定的工作困扰。所以让有些审计人员感觉自己的工作是多余的,并且碍于人际关系就走个过场。正是因为周围的种种工作环境使得内审工作无法正确进行,因此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合理性。

2.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大多数人认为审计与会计是相通的,所以具备会计知识就一定可以审计。而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除了财会方面的其他的基本知识基础,包括统计、计算机、概率、线形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说明国家对内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而有些单位的审计人员是直接用会计人员充当,这不但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标准。如对单位的准则制度情况的监督,如果不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技能,不熟悉单位业务流程就很难完成。

三、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审法律机制

当前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法律制度作为支撑。现阶段法律层次比较低,应该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让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将内部审计体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中。由于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广、内容多,需要对单位关于内审的法律进行具体分析及修订,在现有的审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内部审计的实施。

(二)建立完善的审核机构来提升人民的重视度

外界对内审的不信任一直存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审核机构为基础,明确内部审核的职责。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是社会服务组织,所以人民的意愿显得比较重要,审计要重视起外界的利益。审计工作需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将工作重心放在人民的利益上,让人民相信内部审计的高效运作,而不是形同虚设。真心实意审计业务,提出合理建议。

(三)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当前的管理部门需要特别重视内审部门,让内审人员有对工作职责的归属感。并且觉得自己是任职单位的核心工作。管理层对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审计的视角对某些工作进行管理。并且管理层应该带头重视内部审计对单位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这种重要性渐渐传达到单位的重要部门岗位,让大家引起一定的重视。

(四)加强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让内部审计实实在在的贯穿于单位的管理中,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可以在招聘时招纳专业能力强的经验者,也可以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审计的疏漏与错误。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定期给本单位业务人员进行指导,让内审人员不断的从学习中得到经验知识。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内审人员审计意识的不断提高,审计部门的内外部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到单位自身及周围环境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环境,使内审人员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中执行工作,并得到激励作用。内审人员自身也要做出一些改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提升审计能力的意识,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

[1]王茗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7(27):212-213.

[2]张丽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浅析[J].河北企业,2017(08):49-50.

[3]黎智俊.企业信用评级与资本结构决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51.

[4]苗壮.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刍议[J].商业会计,2017(02):98-99.

[5]张治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浅谈[J].金融经济,2014(10):257-258.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