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018-01-27樊家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矿业盈利西藏

樊家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如何使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是每一位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对自身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想办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虽然矿产业整体发展低迷,但总体而言市场还是存在需求。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应“一带一路”的历史发展机遇,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在我国西部地区——青藏高原的项目扩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加速提升了该区域的项目占比和规模。截至2016年12月31日,西部矿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提升至12位,实现利润总额2.47亿元。完成了企业的既定目标,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通过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还能对企业未来发展提供预测和指导。仅从目前的市场体系来看,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明显比盈利能力弱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公司简介及行业概况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鑫达金银开发、株洲有色冶炼集团公司等四单位于2000年12月28日发起设立。2004年公司成功定向增发19000万新股,募集资金5.7亿元,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3050万元增加至32050万元,公司性质变更为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目前具有大型矿山开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是我国青藏高原上唯一的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联合企业。公司生产的铅精矿一级品率达98%,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企业职工总数为5309人,企业资产总额321.66亿元。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76亿元,实现净利润1.02亿元。

现阶段,我国共有79家采矿业上市公司,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近年来,我国矿产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民营大矿和国有矿山以外,民营中小型矿山停产数量多,占比大,发展举步维艰。我国虽然是“矿业大国”却并非是“矿业强国”。其原因是复杂的,如没有完全融入全球矿业市场,缺乏话语权,运营机制不完善等。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完善,无疑给我国矿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有力的政策扶持,矿产行业应加快改革,使行业步入“新常态”,积极谋求持续稳定发展。

二、西部矿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1.每股收益。2012年至2013年,西部矿业每股收益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快,从2012年的0.02元迅速增长到0.15元,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而后从2013年至2015年逐年下降,跌落到近5年最低值0.01元,之后又开始回升。相比而言,紫金矿业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16年的0.09元仍高于西部矿业和西藏矿业。西藏矿业近5年每股收益变动幅度大,出现两次负值,说明西藏矿业整体发展问题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西部矿业自2012年至2013年的增长是由于国内采矿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加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升市场化程度、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等若干改革的决定,将有利于促进矿产资源市场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加强了国内矿产勘查开发、促进了矿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了地质矿产勘查与开采管理与服务的战略举措,增强了西部矿业发展的信心。之后每股收益连续两年的下降会影响企业的股价波动,主要是受企业亏损影响,降低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预期。2015年至2016年西部矿业及时扭转盈利能力下降的颓势,避免了负增长,但从长期而言,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仍是重点和难点。

2.净资产收益率。西部矿业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自2012年的0.38%增长至2013年的3.08%,此后两年出现下降趋势,降低至2015年的0.27%,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回升,上升至2016年的0.87%,相比西藏矿业和紫金矿业而言,净资产收益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西藏矿业净资产收益率自2012年至2013年大幅上升,而后自2013年至2014年大幅下降,此后三年逐年缓慢下降。紫金矿业近5年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下降幅度最大。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至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西部矿业和西藏矿业。究其原因,西部矿业由于利润亏损导致的,销售量的下降进一步引起了销售收入的下降。净利润的增减变动和净资产总额的变动也会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影响,造成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加大财务风险。西部矿业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偏低也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和投资收益与紫金矿业和西藏矿业相比处于劣势,盈利水平低,急需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资产报酬率。总体而言,西藏矿业近5年资产报酬率均高于紫金矿业和西部矿业,2012年至2013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峰值27.94%,之后下降到2014年的21.56%,从2014年至2016年逐年缓慢上升。紫金矿业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体水平处于西藏矿业和西部矿业之间。相比而言,西部矿业的资产报酬率近5年均低于对比企业,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且有持续性。具体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4年资产报酬率的上升是由于企业的运用效率提升,企业的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发展较为可观。但2016年西部矿业的资产总额321.66亿元较2014年的258.29亿元增加了63.37亿元,增长了24.53%;同期利润总额由2014年的4.79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2.47亿元,下降了0.52亿元,减少了10.86%。说明利润下降是由营业成本上升导致的,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低。

4.销售毛利率。西部矿业销售毛利率由2012年的6.38%下降至2013年的5.21%,之后呈现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5.21%上升至2014年的6.13%,此后又下降至2015年的5.02%,在2016年开始回升,最终上升到6.07%,总体而言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相比而言,西藏矿业和紫金矿业则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西藏矿业自2012年的29.56%下降至2016年的24.88%,紫金矿业自2012年的12.75%下降至2016年的11.05%。西藏矿业整体水平高于对比企业,紫金矿业处于三家对比企业的中等水平,而西部矿业则相对落后。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西藏矿业和紫金矿业的销售毛利率变化幅度比较稳定,逐年平缓下降,而西部矿业出现曲折变动说明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整体水平偏低说明西部矿业与同行业大规模的企业相比产品竞争力差,盈利能力相对薄弱,此外,销售净收入的减少和产成品成本的持续上升,也造成了销售毛利率的下降,且从节能环保的政策及长远发展而言,其可能呈现持续性的下降趋势。

三、西部矿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1.成本费用增长过快。成本费用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获取利润而发生的必要损耗,成本费用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弱。西部矿业近年来成本费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具体而言,企业营业总成本除了2013年从251.75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239.90亿元,其余年份均呈现增长态势,在2016年达到峰值275.28亿元。相比而言,营业利润则在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成本费用总额十分接近营业收入,可见企业成本过高,说明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较弱。此外,西部矿业的管理费用在期间费用的占比较高,在50%—60%,说明西部矿业在管理费用方面存在不足。

2.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投入主要表现在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创新技术的资金投入。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为0,技术人员320人,占比6.03%,说明企业并未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人员数量少,创新能力不足。此外,企业员工构成方面,博士及以上人员仅有2人,占比0.04%,硕士84人,占比1.58%,说明企业在人员知识素质方面重视不足,缺乏高学历人才直接影响着企业收入。此外,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低,占总成本的比重小,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导致不能更好的获取利润。

3.现金流减少。现金流量是企业在一定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量,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职能。通过对企业盈利现金比率的分析,发现企业的现金比率除了2014年至2015年出现上升以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下降趋势,自2012年的61.90%下降至2016年的40.41%。企业在现金流入与流出方面的控制能力减弱,说明企业可用于经营流转的现金存在不足。

四、西部矿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成本管理问题频出,行业发展前景不佳。近年来,西部矿业的成本费用逐年上升,接近营业收入,说明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缩小,直接体现出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此外,全球经济不景气,宏观环境的影响导致整个国内矿产业发展走势低迷,行业经济萧条。同时,产业整体出现产能过剩,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使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2.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忽视创新的作用。西部矿业所涉及的业务大多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大多矿山分布在青藏高原,工作条件相对更为艰苦,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此外,采矿业所需的基层劳动工人数量多,往往忽视了技术人员的作用,对技术人员的引进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创新对主营业务的积极作用。企业不能通过改革创新降低开采成本,最终造成利润低,而利润低又会导致了创新投入资金的大幅减少,影响企业盈利能力,这使企业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

3.现金比率下降,控制能力减弱。西部矿业的现金比率自2012年的61.90%下降至2016年的40.41%,说明企业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暴露出在现金流不稳定。此外,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有所减弱,应引起重视。在坏账准备方面也应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资金的流出量过大。

五、西部矿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对企业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注重通过科技研发倒逼成本下降。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做好预算工作,加强对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程度预防成本增加,提升市场占有率,学习引进外企先进的管理办法,实现低成本运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模式,力求实现规模优势,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取缔部分成本过高的业务,或者实行业务外包。

2.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对于西部矿业而言,现阶段加大企业的创新投入,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基础行业之一的采矿业,其产品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依靠科技手段。应积极谋求政府的政策扶持,此外,企业自身应引进高科技人才,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科技人才,同时加大对产品的创新力度。资金方面,加大对产品创新的投入,通过技术的升级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增加利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保证企业盈利能力持久发展。

3.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强企业现金流相关制度建设,增强企业管理力度,加大对应收账款回收的重视程度,建立信用档案,进行全方位监督。此外,有效控制企业产品开采成本,降低产品损耗,进而减少企业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周转利用率,盘活融通现金。

结论

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取得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也是职工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在行业发展困难重重的大前提下,通过对西部矿业近5年披露的财务报表中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销售毛利率等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西部矿业的成本费用增长更过快;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现金流减少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水平的提升,阻碍了企业发展。为此,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加大管理力度,加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重视人才,以人为本,加强现金流管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本文若能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将是笔者莫大的荣幸。

[1]西部矿业.2012-2016年年报[R].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2016年.

[2]张先治,陈友邦,等.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196-211.

[3]王诚芬.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J].企业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矿业盈利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神奇瑰丽的西藏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