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划艇运动训练特征及有效性探索

2018-01-27吴永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皮划艇乳酸有氧

吴永芳

1. 我国皮划艇运动的发展概况

皮划艇运动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的热门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夺金热门项目。奥运会中,皮划艇项目共产生16枚金牌,历届奥运会中,这些金牌大多都被英国、德国等欧洲皮划艇豪强获得。从我国皮划艇项目的发展来看,我国开展这项运动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发展过程相对曲折,但总体上的取得了明显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应用,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成绩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在部分项目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皮划艇运动的普及程度、规模和运动员储备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北京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我国的运动员不负众望,在皮划艇项目均有金牌入账,成绩喜人。[1]诚然,这些进步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皮划艇项目上,我国还与欧洲某些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远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所有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折戟沉沙,在皮划艇运动项目上,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2. 皮划艇运动的特性与训练特征分析

皮划艇运动是使用无支点的船桨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滑动,以此推动船艇前进,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抵达终点的一种运动项目。按照目前的奥运会比赛规则来看,皮艇与划艇在比赛规则、距离、场地以及裁判规则方面都基本一致,所以将其统称为皮划艇。

2.1 皮划艇运动的技术结构、环节以及其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分析

从技术结构与环境方面来分析,皮划艇项目需要运动员不断的做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运动,运动员需要通过协调力量,使船艇得到前进的动力。整个过程中,动作的要领是将运动员腰部力量通过手臂传导到浆上,得到船桨的支撑。这个过程中,动作的力量、节奏以及舒展程度是一个运动员技术优劣的重要判断标准。皮划艇项目的快节奏、耐力性与高速度使其除技术、战术的要求之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耐力久、爆发力强的运动员更能满足皮划艇运动的要求。近些年来,运动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训练器材的提升,使皮划艇运动员在单纯的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爆发力与协调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力量和技术动作能够协调一致。但不可否认,力量训练仍是皮划艇运动训练的重中之重。在皮划艇运动训练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学者雷思金人为,皮划艇运动必须进行专项的力量训练,并且与划桨过程中所用的力的类型相联系,动作性力量耐力、快速力量与最大力量训练是皮划艇项目训练的关键。在前苏联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中,也同样人为皮划艇项目的专项训练应在耐力、快速性以及最大力量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学者宋应华人为,三者的重要性排序应为力量耐力、力量速度以及专项的最大力量。[2]可以看出,在诸多的研究成果中,结论几乎是一致的。由于皮划艇运动的代谢特点的特殊性,因此其训练方法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门性。有氧耐力训练是皮划艇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重要项目,运动员有氧耐力能力的高低,对比赛的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和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皮划艇运动的训练的生理学特征分析

从皮划艇运动训练所表现出的生理学特点来看,首先皮划艇运动员的肌肉纤维组成相对特别。一般来说,皮划艇运动竞技对力量持续性的要求,使肌肉纤维的平衡性显得尤为重要,因而皮划艇运动员的快慢肌肉纤维比例为1:1最为理想。因而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提高运动员在乳酸代谢条件下的运动能力。总体来看,皮划艇运动是一项有氧与无氧混合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船桨以自身力量客服水的阻力来推动船体前进,无形中增加了运动员的符合强度。国外研究者在对乳酸生成、代谢过程中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工作肌生成的乳酸在不同的纤维间重新分配,Ⅱa型快肌纤维在收缩时所产生的乳酸不断的在Ⅰ型慢肌纤维与Ⅱb型快肌纤维中进行氧化。另外,血液中的乳酸在进入毛细血管后,通过血液循环在其它肌肉中进行氧化和利用,整个过程中的乳酸主要通过有氧氧化来分解,生产为水和二氧化碳。通过这个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梭的代谢和消耗仰赖于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水平,所以,皮划艇运动员有氧代谢水平的提高对提升运动所需的耐力和速度是大有裨益的。

再细化到运动的乳酸代谢特点来分析,血液中的乳酸是通过运动的肌肉细胞透过细胞膜而进入血液的,通过血液进行传导,是乳酸传导代谢的主要形式。乳酸主要是骨骼肌来产生的,而乳酸所产生的量是与工作肌的纤维种类运动持续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乳酸的供能速度比有氧氧化高出近一倍,能够满足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供给的要求。骨骼肌的代谢特点、运动方式、组织组成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运动过程中各部分肌肉的使用强度不同,所产生、消耗的乳酸的量也是不同的。在竞技过程中,虽然乳酸供能的整体比例不大,但在大强度的运动中,工作肌的供能比例远远高于正常水平。数据显示,皮划艇运动员在500到1000米的比赛完成之后,血液中乳酸的浓度会达到11到17.5mol/L。加拿大科学家对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负担与比赛时长的研究显示,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和运动员心率数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生理负担量达到二者的70%至90%。国内学者冯伟权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有氧氧化是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运动过程中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加,因而乳酸的消耗也随之增加,对肌肉中糖酵解产生供能起到了促进。[3]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证实,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需要在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方面双管齐下,并且,应以有氧训练为主,以此带动无氧代谢水平的提升。从能量代谢与人体供能的角度来合理安全训练符合,提升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从总体上来说,皮划艇运动是一项以有氧供能主的力量速度耐力性的项目,因此,在具体的训练中,应注重皮划艇运动的实际特点,以皮划艇运动的特征和生理学特性为基础制定训练计划,把握重点,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3. 皮划艇运动的训练方法与建议

皮划艇运动在运动特征、生理学特点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训练方法上,也不能单纯的强调力量上的训练,应与其它运动的训练方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依据这些特征和特点,进行专项的训练。

3.1 皮划艇运动训练的原则

皮划艇运动训练与其它运动项目的训练有所不同,在注重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应加强对运动员力量持久性和体能的训练,以提升皮划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目标,注重运动员在训练中各项素质的综合运用。针对皮划艇运动的项目特征,施行专门性的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力量快速性、力量持久性以及最大力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力量上的专项训练与实际的皮划艇运动成绩呈正向关系,科学的力量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皮划艇运动的成绩。因此,针对皮划艇运动的项目特点和肌肉运用特征、能量代谢特点,采取专门的训练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运动员肌肉代谢的特点,通过血液中乳酸的浓度、最大摄氧量等特征数据客观的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运动程度,对力量的训练强度进行准确的监控,在进行有氧力量过程中,采取低强度优先的原则,控制乳酸代谢量。在进行无氧力量训练时,提升力量训练强度,增大乳酸的代谢量。[4]总体而言,科学的利用运动员的生理代谢规律,合理的安排训练强度是十分重要的。

3.2 有氧训练中的持续性训练法

皮划艇运动有氧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运动强度的控制,合理的训练强度应使运动员的心率在每分钟145次到170次之间,这是训练皮划艇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最佳强度,能够有效的促进运动肌的供血能力以及吸氧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心率水平控制在这个范围之间,能够使吸氧量达到80%左右,心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量极大的增加,运动能力随之增加。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肌体的耗氧量会下降,无法达到有氧训练的最佳效果。而一旦低于这个限度,训练强度达不到要求,无法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在训练时间上,应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在20分钟至一个小时之间波动,训练方式上可采用持续性跑与变速跑,对训练的强度进行严格把控,控制心率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3.3 无氧训练中的间歇性训练法

皮划艇运动的无氧训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无氧型的训练在短时间内提升肌肉的强度和持久性十分有效果。无氧型训练负荷强度的波动范围在80%到100%之间,一般每次的训练时间应控制在一到两分钟之间。重复性的训练次数应依据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初次训练的次数可安排到2到3次,对于状况良好、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安排3到5次的训练,次数过少或过多,均达不到最好的训练效果。每组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休息实践以两分钟为宜,也可根据训练的组数恰当的缩短时间间隔,良好的时间间隔的安排,有利于乳酸的代谢,以达到比较良好的训练效果。

3.4 皮划艇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是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但是,训练频率、以及训练强度都应该严格按照人体生理规律去进行。皮划艇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皮划艇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中,应严格遵循人体的供能特点,对强度进行把控,确保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训练过程中,应尽量以实际性的比赛为出发点,使训练尽量符合实战的要求,练习动作上应与实际比赛中的动作尽量相似,保证训练成果能够在比赛中良好的运用。再次,在注重力量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时刻注意训练时的动作质量,维持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状态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展训练计划,尽量的使训练动作简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大化。最后,专项性的训练并不是某处肌肉的专门训练,训练过程应与皮划艇项目的实际特点相符合,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也应重视皮划艇运动员身体整体协调性的训练,确保核心力量能够在肌体其它部分力量的支撑下得到有效的发挥。

4. 总结

皮划艇运动是水上运动项目的热门,近年来的关注度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一项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五十多年来,我国皮划艇项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奥运会中,也实现了皮划艇项目零的突破。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皮划艇竞技水平还与皮划艇项目强势的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仍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因此,对皮划艇运动训练特征及有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皮划艇项目的训练上,应遵循运动员肌体的代谢规律,把握训练强度,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配合进行,全面提升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肌肉耐力、速度力量和最大力量,在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支持下,促使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皮划艇运动项目上再创佳绩。

猜你喜欢

皮划艇乳酸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有惊无险皮划艇
透明划艇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