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编校合一的问题及其解决
2018-01-27王明华
王明华
(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 江苏南京210009)
近年来学术期刊出版生态外部环境不断改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普遍运用,传统纸质稿件的电子化带来校对工作内容、方式及技巧的变化,原有期刊出版中的校对工作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研究立足工作实际,结合笔者日常编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编校工作中形成的这些压力进行有力化解并进行尝试解决。
1 编校合一的现实存在
我国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保证出版单位的正常业务开展,对出版社、期刊社以及非法人编辑部的人员配备数都有着基本的规定。如《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第三款就规定“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3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 7人;并设有专职编务人员。[1]”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期刊及非法人编辑部出版单位专业性校对工作人员的配备基本没有,期刊单位的编辑人员难免身兼数职。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在于:
1.1 各期刊出版单位人员编制有限
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一般为科研院所、各种研究学会以及高等学校,而这些单位一般都属于事业单位。其设置的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因为隶属关系,工作人员同样具有事业身份。因此,这些单位人员的招录就必须遵循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安排,受到各主管、主办单位人员编制数的限制。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许多期刊杂志社或非法人编辑部一本期刊的采、编、校人员往往在 2~3人左右,可以想见相关的杂志如为月刊且页码稍多的话,就会导致编校人员疲于应付,从而导致刊物编校质量不高。
1.2 专业技术校对人员学科背景缺乏
校对人员作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在一般的校对工作中更多地是从事“校差错”,尤其注重于文字、版式、信息以及技术术语等的校对,在学术出版“校是非”的层次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其原因就在于相关学科背景的缺乏。因此,对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来说,一名合格的校对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相关学术背景,而在我国实行责任编辑注册制度,具有专业背景并通过出版专业全国统一考试的校对人员相对较少,编校合一现象难免存在。
虽然编校合一的存在由来已久且比比皆是,学界对这一现象却褒贬不一。如崔恩烈认为报纸书刊差错率的增高是由于编校合一,编辑从事校对工作就是取消了校对,其原因在于编辑完成原稿,再让编辑去找原稿的错误[2]。其他学者在承认编校合一弊端的基础上更多地思考如何适应编校合一的工作。如徐玉梅认为编校合一体制下编辑校对可实现稿件的深加工;可纠正印刷排版的错误;可帮助或代替作者做一些删节及补白工作,她认为编校合一有利于提高学术刊物的质量[3]。笔者以为对待编校合一的存在还应以承认其合理性为前提,在当前出版制度环境下,广大编辑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并加强学习,强化技能,才能尽快胜任编校合一的工作节奏。
2 编校合一中校对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术期刊出版中编校合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对于科学出版来说是不规范的,但就实践而言又是行得通的。笔者所在单位共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多年来一直未设立专业校对人员,校对工作完全由各编辑部编辑完成。从实践来看,5种刊物的编校质量上乘,获得多种编校奖项。其中有一本 2003年创刊的药学刊物,经过短短的10多年从一本名不见经传的中文药学专业学术期刊,发展到被 SCIE收录的全英文期刊,其稳定可控的编校质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日常的编校合一工作中,笔者认为以下非技术性障碍因素值得注意。
2.1 校对工作中编辑校对符号的规范使用不够
从事编辑和校对的同行都知道,编辑在修改作者来稿时用的修改符号和规范的校对符号并不相同。但笔者发现在编校合一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个错误改了多遍,最终核红时依然没有改正。这固然与排版人员的责任心有关,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排版人员对校对符号的不熟悉。此外,从事学术刊物编辑工作的人员除了参加过出版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外,还有部分为新加入的专职或兼职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参加过全国职业资格考试,对一些校对符号的了解很不够,甚至自创一些谁也看不懂的符号,导致不同编辑对同一个错误现象使用不同的编辑符号。此外一些老编辑有许多固有习惯性用法,从而增加了排版人员识别和修改的难度。随着排版工作分工的细化、非本地化等的影响,上述因校对符号不规范导致的问题不容忽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其一,加强编校人员与排版人员的沟通。编校人员应提供一套标准的或特制的校对符号样本供排版人员熟悉和对照,从而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其二,编校人员应该去除自己习惯使用但不规范的编校符号,不能因为自己的习惯而造成别人工作的困扰而最终影响到刊物校对的质量。
2.2 校对软件导致编校人员的依赖心
许多单位不配备专业技术校对人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了校对工作的解放。如黑马校对软件普遍在报社、期刊社运用,这款校对软件的功能比较强大,尤其对文字性错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由于设置参数不同,版本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校对软件版本更新缓慢等问题导致依赖这款软件有时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许多错误的字不显示红色,抑或前面显示错误的词语,后面也有不显示的。有使用者认为新校对软件使用报错的正确率为 50%(报红),疑似报错的正确率为 15%(报绿)。如果在添加自定义字词后,报红正确率达到70%,报绿正确率达到 20%,并不能达到校对的标准[4]。笔者使用黑马校对软件的感受也类似,一般以软件为主的校对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然而现实中许多报刊社却依赖此软件来完成校对工作。
笔者认为校对工作一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机器和软件再高级始终是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有条件运用校对软件的话,可以在稿件录用后排版前进行一次校对,这样在排版前就能尽量查找出一些问题。当然编校人员也可以运用如Office等一般的排版软件进行常见错误的排查。这样相当于把问题在编辑、校对之前就解决了一半。当完成正常的编校程序后(三校),再进行一次相关的软件校对检查。这样既可以对编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错误进行核对,也起到一个总体把关的作用。编辑部可以视软件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增加人工校对次数。
2.3 作者修改稿件清样过程中常见问题
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许多杂志都在三校后把文章的清样发给作者进行校对。作者自己校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这是作者在著作权范畴里应该享有的权利,同时因为学术创新的文章不是一般编校人员所能完全驾驭的。而编辑界同仁以往对这样问题的探讨往往偏重于对作者自校的重要性的论述以及关于相关方式方法的探讨,涉及具体问题和工作实际问题并不多[5]。笔者在此主要讨论在作者自校稿件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
2.3.1 作者对校对软件的不熟悉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当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部对稿件的清样都采用发送 PDF文件方式。PDF格式文件兼容性好,版式固定,国内与国际采编都可以适应。但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对运用 PDF相关软件校对修改感到有一定难度,即使在编辑部提供一定的简单教程前提下也无济于事。如本单位早在10年前就提供了 PDF简明校对教程,但作者还是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者自校工作的顺利完成。
2.3.2 作者署名及基金项目标注问题
作者署名权是作者一项重要的著作权权利,作者在最初的投稿时就表明此作品的相关权利人。但在后期的校对过程中却往往出现作者增加署名、调整作者排序等问题。此外,一些科技工作者在撰写社科类文章时,其非合作课题文章署名往往多到 7~8位。作者署名的增加和改变一方面使著作权的归属显得混淆不清,此外也增加了校对的工作量。如中文署名的增加和删除定会增加对应英文部分的翻译问题和校对。此外,校对中还出现作者对文章的基金项目的增加、删除等情况。如笔者在工作实际中有时会碰到一篇不长的教学类文章却常常归属于2~3个基金课题项目,有部分项目甚至在基金立项范围上联系并不紧密。此外,基金项目作为期刊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期刊对于有基金立项的文章往往是另眼相看、优先录用,但现实中也有些作者在最后自校时要求删除相关的立项,这不能不引起期刊杂志社的重视。
2.3.3 作者对编校规范乱改问题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编校规范而导致的困扰。这方面困扰有时来自于排版软件,有时因各刊物自身的排版规范要求不同。如有些刊物英文摘要的题目首字母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而有些杂志却要求英文标题所有字母除介词、连词等都要大写。这些问题如果事先没有向作者提供一个详细说明必然会导致作者自校时的“七个和尚八样腔”。因此校对之前必须要制定一份刊物校对的详细指导说明,告诉作者该关注哪些内容的修改,刊物的特殊编辑规范则应列出相应的清单,以免造成误改,额外增加作者校对工作量。
学术期刊出版中编校合一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对广大从事相关工作的编辑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那些规模较小的学术期刊责任编辑不仅要完成栏目策划、约稿、组稿、审稿、编校加工,可能还要面临发行、广告经营方面的工作,其在出版过程中的校对工作很可能会淹没在编辑工作中。在当前面临的期刊市场化的转型改革期,如何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强化其服务意识、规范学术期刊出版中的编校合一工作中校对工作的程序、方法,思考解决这一工作遇到的难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管理暂行办法[EB/OL].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8/n35758/n39435/ n39480/10208951.html.
[2] 崔恩烈. 校对定位及编校不可合一[J]. 编辑之友,2000(6):43-45.
[3] 徐玉梅. 编校合一的体制有利于提高高校学报质量[C].沈阳: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 那欣. 技术进步语境下的黑马校对系统运用及其局限性[J]. 新闻传播,2013(3):185-186.
[5] 柯文辉,林海清,翁志辉. 学术期刊清样作者校对环节中编辑的工作要点[J]. 编辑学报,201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