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岁开国将军高先贵淡泊名利得长寿
2018-01-27张应松
文/张应松
106岁开国少将高先贵经历过许多惨烈战斗,多次负伤,戎马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如今人们从老将军那深陷的面颊和双眸中,依稀能辨读到他历经的枪林弹雨和血雨腥风,更有金戈铁马,驰骋纵横,气势恢弘……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11年,高先贵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西河口乡一个贫寒农家。少年时期,正逢红色革命风暴星火燎原般席卷大别山区,接触到进步思潮的高先贵毅然参加红军,踏上革命征程。先后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艰苦卓绝的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战爆发后,高先贵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闻名遐迩的平型关大战和多次残酷的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高先贵先后参加了秀水河子、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高先贵历任师政委、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离休后,高先贵将军一直和老伴居住在四季气候宜人的广州。
退下来的高先贵将军有一颗积极向上、知足常乐的平常心,一颗平静的心。老将军对名誉、地位、金钱都看得很轻。
颐养天年的日子,老伴每天早晨都给老将军泡一杯家乡绿茶。老将军这么多年只爱喝家乡的六安瓜片,也许他会从袅袅香茗氤氲中品味到儿时的乡愁。老将军每天最大的爱好消遣就是泡杯茶看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看累了就起来扫扫地、打打太极,活动一下筋骨。
淡泊名利寿星灿
高先贵将军的子女中,长子和长孙都定居在六安。“爷爷一生非常节俭,为人正直、作风清廉、生活朴素。”在长孙高德祥眼里,勤俭朴素的是爷爷留给家族的“传家宝”。高德祥清晰记得,他上个世纪60年代第一次去广州见爷爷,爷爷见到他非常高兴,拉着他的手谈了近两个小时才让开饭,席间爷爷买了很多自己平常都舍不得吃的海鲜款待长孙,让高德祥大饱口福,大开眼界。饭后,慈祥可亲的爷爷送给他一双铮亮的黑色新皮鞋并反复叮嘱他:“宝贝大孙子啊,你一定要爱惜它,走亲戚办大事才能穿,平时在家穿就浪费了。”高德祥接过皮鞋后兴奋了大半天,晚上睡觉都把皮鞋放在枕头边。
老将军戎马一生,晚年对家乡一直饱含深情、无限牵挂。高先贵最近一次回老家六安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满含热泪的他带着礼物拜访完村前屋后的父老乡亲后,老将军却因对家乡没尽多少力而觉得内心愧疚。几年前,高德祥有段时间没见到爷爷了,大伙商量趁老人寿辰之时全家团聚拜寿,但不喜欢热闹的爷爷闻讯立即阻止。其实老将军更深层次的动机是与时俱进,怕大摆酒席铺张浪费。现在高德祥总不忘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奶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时候也发发视频,了解一下老人们的近况。老将军多次跟晚辈们交代,自己少年离家闹革命,欠乡亲和亲人们的太多,只有下辈子偿还了,希望百年之后能够落叶归根,安葬在老家。
有规律的生活使老人在106岁高龄时仍耳聪目明,行动上很多时候都靠自己,现在手拄拐杖还能上下电梯,能自己走路、自己吃饭。精神矍铄的老将军胃口特好,现在每餐还能吃一碗饭,喝一碗汤。人能过百岁者实属罕见,而对于多次爬雪山、过草地,透支生命体能极限,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无数次负伤损失机体元气的老红军来说,更属罕见中的罕见了。其实,这除了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了老将军晚年较好的生活条件及生活待遇外,最关键的是,老人的人生的态度早已超脱于凡人。在干休所,高先贵对生活要求不高,一碗稀饭、一碟咸菜足矣,凡事抱有一种超然的心态,始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难得糊涂。这大概就是老将军鹤发童颜、生命弥久的精神法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