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探析
2018-01-27王永贵王建龙
王永贵,王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关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道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的战略任务。当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微”应用作为传播媒介正悄然影响着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力,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当前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将微时代作为一个新兴时代背景,并在此视角下研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的学术成果还相对匮乏,且大多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体来说,现有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术界对于主流文化的内涵尚无定论。主流文化目前有“主导文化”“主体性文化”“主旋律文化”等多种别称。国内对主流文化内涵的阐述,或从主流文化的地位角度出发,将主流文化定义为对其他文化起主导作用并在国内文化领域占据引领地位的文化[2];或从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入手,认为主流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精神内涵,是依托主流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化[3]。由此可见,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专家学者都是从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去阐述主流文化的内涵,尚未就主流文化的内涵形成统一而全面的认识。其次,学术界对主流文化的特征基本已达成共识。主流观点普遍认为,主流文化具有以下特征:“阶级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先进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动态性和人本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整合性与协调性。”[4]但是对于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的新特征研究较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第三,学术界对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的路径缺乏系统性研究。虽然学术界已经注意到互联网时代我国主流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表现形式、发生机制等还未形成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措施不免隔靴搔痒、有待深入。故而,需要我们发散思维,对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的系统性探讨。
1 时代特点: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的新特征
主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本质上属于精神层面的产物,要发挥其影响力,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11这表明,只有理论被人民大众所掌握并自觉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发挥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崛起的中国不仅会带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也会带来世界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作为一个在世界历史上产生过强大文化影响力,拥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大国,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亦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1.1 信息传播的全民参与性
微时代背景下,不仅是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手段在与时俱进,同时人们参与社会热点话题分享社会热点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6]。全民参与的微传播,在新兴传播模式和强大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信息盛宴,也就是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民自媒体的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这与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第一时间将身边的新闻传播到网上,甚至引起全国网民的集体参与和讨论。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如果能在互联网上获得大量公民的关注,就可能会迅速演化成一场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民参与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必须进入这个领域。唯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才能真正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其对精神思想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1.2 传播主体的年轻化
微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和特殊性,导致各种信息传播主体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以微博用户为例,用户中20~30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达一半以上,远远超出在这一年龄段的全国网民比例。其中,学生和职场人士这两大群体是主力用户。年轻用户往往好奇心旺盛,更愿意探究事情的本末,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恰好迎合了青年群体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青年群体是我国未来消费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又由于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处于高度活跃期,对事情的看法和认知往往还没有形成统一或固定的标准,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诱惑和鼓动,进而引发网络舆论事件。因此,青年群体正是我国在微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时需要抓住的关键人群,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能否增强引领力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只有在年轻人心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获得广泛的认同,才能占领社会思想高地。因此,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微时代背景下进驻微传播领域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选择。
1.3 海量信息的“证实”与“证伪”要求
微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习惯于“网络大众”意见,将是非标准建立在“大多数网民的看法”上,一些人宁可相信微博“大V”的即兴表态与个人分析,也不愿相信官方文件和基于科学的理性分析。于是,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信息、调查、报告统统受到质疑,政府的辟谣行为被视为故意掩盖错误,合理的政策制定遭受阻力。更为严重的是,在数据和信息的浪潮中,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被裹挟在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言行之中,失去了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的过程。对决策者而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正在逐渐被“问计于网”所取代。但是,受制于信息鸿沟的约束,网民不可能对真正的决策背景和决策行为有深入的了解。这些情况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进入微时代的传播领域,凝聚人们思想,形成思想共识,从而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政府决策能够真正地吸收到来自网民的合理意见,同时又能为大多数网民所接受,并最终服务于广大人民。
2 多重机遇:微时代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新契机
Twitter的问世,开启了世界微传播的大门;新浪微博在中国的上市,则开启了中国“微博元年”;微信的到来,将微传播的这股革命性浪潮彻底推向了高潮。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信息传播方式相较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移动端的网民数量第一次赶超了传统网民,移动端网民数量在我国网民数量中占据绝对优势。伴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支付等新型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日益兴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2.1 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微时代之前,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以广播、影视、报刊书籍等为代表)在我国的意识形态传播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受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呈现出单向性、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等特点。
在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App应用,将我们的主流文化传播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达7.53亿[6]。“传播范围从有限到无限,传播受众也由确定变为不确定,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使整个地球产生了‘四海之内皆近邻’的便利”[7]340,极大地拓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微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则大大加快了达成这个目的的进程,缩小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5]30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可以说,微时代背景下无处不在的网络,层出不穷的应用,为我们打破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信息传播的制约,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无限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外在灌输变成了潜移默化的沉浸式引导,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深入人心。
2.2 内容的丰富性增强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生命力
马克思曾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5]602这形象地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会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互联网产生之前,由于信息闭塞、资料匮乏、沟通不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大都从报纸、书籍、文件当中寻找素材、收集资料,这种理论信息的获取比较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内容老旧,时效性较差,毫无吸引力可言。理论研究工作主要是从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出发,对相关字句进行论断,从论断再到论断,研究内容教条化、空洞化且重复性很高,研究成果有时候甚至与实践结果相背离。而互联网的产生为主流文化的研究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微时代背景下,网络如江河湖海般将来自于各处的信息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宣传方面,可以借助微时代丰富的应用平台,将我国的主流文化资源上传至网络,使访问者可以通过各种应用下载这些资源,以便可以更加系统、完整、及时地了解我国的主流文化。同时,理论工作者、普通民众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地进行理论创新研究,不断壮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主流文化的生命力。
2.3 种类的多样性提升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感染力
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播在形式上多以文字为主,比较单一和枯燥,对不从事理论研究的普通民众影响较小。即使一篇研究专著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在普通民众看来也只是高高在上且遥不可及。因此,主流文化很难从讲坛上走下来,深入到基层民众当中去。简言之,传统的传播形式只注意到了传播的广度和强度,却忽略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的深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依托新媒体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主流文化传播形式,也相应地进入了社会大众的眼帘。微时代背景下,各种传统媒体也开始运用互联网思维,对自身进行改革。如《人民日报》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宣传阵地,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打造自己的直播移动客户端。新媒体的个性化、平等性、包容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得主流文化传播摆脱了过去的单一形式,再也不是曾经的一方负责讲、另一方负责听、互不干涉的尴尬模式,而是从讲坛走到身边。现在的主流文化传播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开始运用市场思维进行运作,传播形式已经从单一的文字拓展到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的综合传播,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主流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微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流文化引领力的发挥,不一定等同于声势壮大、轰轰烈烈,反之,“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各种新型媒体运用先进视听技术将信息的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将信息包装得更加光鲜亮丽,更能够有效刺激人的“兴奋点”,从而大大提升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
2.4 传递的互动性增强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公信力
传统三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的传播是一种单向的传播,基本的传播机制就是一对一的“说教式”信息传递,传播速度慢且没有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导致主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公信力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微平台的出现使得微传播应运而生。“微传播是一种极其便捷和灵活的传播方式,较之传统的传播方式,其最大的创新就是受众的个性化以及传播的双向性。”[8]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式传递,而是多维度的互动性传播。微博作为微传播的代表性应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拥有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并以庞大的用户数量、海量的信息资源、即时的传播速度、权威的社会组织和强势的舆论导向,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领域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明星开通了微博,并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推动了民众独立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觉醒。民众不再满足于做传统传播模式之下的“听众”,而是在信息传播领域谋求“主人”地位,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性和极大的政治参与热情。传统的传播媒体无法给受众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无论报刊、广播,在“读者”与“作者”、“听众”和“主播”之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天堑,这也就导致经由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的公信力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为了改变这种信息传播中公信力降低的被动局面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传统媒体主动掀起了一场“倒逼式”改革。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加入这股微时代的浪潮,它们或者在微平台阵地开通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发布属于自己的微平台应用软件,积极地去适应这场信息传播领域的“革命”,更好地为壮大我国主流文化引领力贡献力量。
3 诸多压力:微时代对主流文化发挥引领作用提出新挑战
微时代背景下,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一大批“微”应用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特征具有“双刃效应”。它给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主流文化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1 传播内容的任意性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提出挑战
在传统传媒时代,传统媒体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信息的“守门员”,它们采集信息,并且有选择的传递给受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报纸受制于版面和发行量,电视和广播受制于播出时长,这使得在它们必须对信息做出筛选。由于大众媒介不仅仅是信息载体,更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9],因此政府往往将其视为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进行严格把控。大众传媒能够提供的内容中更多的是一些“既定的事实”,各种信息都打上了相同的标签,就像同一批流水线上下线的产品那样。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与大众传媒个性化的要求在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
在互联网思维主导的微时代,对信息个性化的追求已经超出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追求,受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第一目的不再是获取事实的真相,而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个性。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难免有一些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量和阅读量,对容易制造轰动的新闻,不加以考证其真实性而大肆转发,甚至对子虚乌有的新闻和事件进行主动传播,这和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严肃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已经大相径庭。比如近年来,谣传“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是子虚乌有”“雷锋典型是纯属虚构”等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日益增多,直接反映出大量的信息进入微平台阵地之后,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的事实。这些谣传吸引了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去阅读、传播,消解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力,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我国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3.2 阅读习惯的碎片化对主流文化的系统性提出挑战
微时代以微传播为主要传播形式,而微传播的核心特点就是一个“微”字,用相对微小的传播力量去传播微型化的信息,最终通过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形成巨大的舆论力量。微传播的这个特点,就要求微时代的信息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信息逐渐变得碎片化,即为了追求个性化,对话语权进一步去中心化,尽量凸显平等性,使得传播主体的个性化需求被最大程度地满足。碎片化传播的特点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凸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凭借着自己的社会网络或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渠道而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与发布者,了解同一事件可能会基于从不同渠道的不同来源获得不同的信息碎片,而不再是传统媒体传播时代由主流媒体经过“统一口径”之后的“权威发布”。这意味着“权力中心”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会不断下降,传媒市场也开始逐渐分裂成一个碎片化的市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完整性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呈现‘被遮蔽或被裁剪’状态,网民接触的也就是这种不完全真实全面甚至是虚假的意识形态,从而误导民众。”[10]这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这种逻辑性和完整性。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封闭在个性化的信息世界,那么他们对社会公众信息和完整的主流文化体系的了解和认知将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民众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也会不断降低,甚至有趋于边缘化的风险。
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公众在接收信息时逐渐养成了浅阅读的阅读习惯。所谓浅阅读,就是在选择信息时,只看其大意而不取其深意,只看其皮毛而不知其血肉,有爆点和噱头的网络信息在这种传播模式和阅读习惯下大行其道,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相反,有着深厚的理论见解的经典著作,由于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出其主要内涵,加之理论经典无法向社会新闻那样制造一些新鲜的噱头,导致公众在选择信息时对其视而不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大众层面的传播。
3.3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对主流文化的控制力提出挑战
长期以来,主流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权威机构树立的典型人物、主要领导人的讲话评论、课堂教育等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这些传统传播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控性强,即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树立什么样的典型或教授什么类型的内容都在可控范围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权威性,使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浪潮中能够保持一枝独秀的引领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其他文化流派和思潮的引领与统摄作用。
然而,微时代背景下,公民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频率都将大大超出权威主体所能控制的范围。新媒体平台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致使每个公民不需要具备很高的条件就可以很轻易地进入平台,从而进入互联网信息的海洋。在互联网世界中,各种流派的思潮和观点在这里传播。无论这种观点是先进还是落后,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正确还是错误,甚至某些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中国共产党的言论,都借助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世界这个相对自由的“沃土”中生长。这就导致有关监管部门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易过滤掉一些信息,进而使其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控制力面临诸多挑战。
3.4 文化渗透的隐匿性对主流文化的话语权提出挑战
所谓话语权,简单来讲,就是指能够影响社会发展和民众选择判断的能力。主流文化话语权,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中能够争得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的能力。但是在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导致了文化渗透的高度隐匿性,各种价值观的肆意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话语权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话语权面临的文化渗透威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非主流思想借助“微平台”大肆传播。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层出不穷的系统应用,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这个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哲学、宗教、道德等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形式同时开始传播。信息的传播本是平等的,但是真实存在的经济实力差异和技术实力差异,造成了信息资源和信息流通的不对称。“境外资本逐渐渗透到我国网络生态圈,通过社交门户网站调控舆论控制网民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思维、审美能力。”[10]借助资本优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向全世界源源不断的输出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话语权面临网络语言霸权的挑战。基于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强大的实力,英语迅速成为网络上的霸权语言。可以说,进入交互网络,就是进入了美国文化的万花筒。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网络,就必须熟练地使用英语。但是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很难用英语进行概括和描述;用汉语进行讲述的文化传统,也很难像英语那样拥有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范围。这就导致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走出去”层面,先天受到语言霸权的制约,使得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
4 治理方略:综合施策提升微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
微时代的开启,既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的机遇期,也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期。因此,我们“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11]198。也就是说,只有在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制度完善、环境净化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才能在微时代背景下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力。
4.1 以舆论为支撑,大力培育和宣传社会正能量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286由此可见,人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利益的诉求。要想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网络阵地的传播,就要切实解决民众的实际利益问题,找到广大网民的“痛点”,活血化瘀,通过为广大网民提供服务,维护网民的具体权益。第一,要构建新型的网络舆论民情反馈互动机制。要创新微平台应用方式、大力发展“微政务”“微办公”“微会议”“微问政”等,以充分保障和实现网民与官员对话的权利。争取做到党政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和群众的直接积极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第二,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进行舆论引导。在与传统媒体进行博弈的过程中,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通过传统媒体来进行的,而且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时同样拥有网络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传统媒体,而是应当积极促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走向融合,使其共同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第三,要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在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的沟通和融合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他们如果能坚定社会主义立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将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网络化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以平台为抓手,完善监督管理审核机制
微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微平台”,从互联网技术层面上讲,是完全中立的,可以被自由的应用。但是,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这些基于不同利益团体立场的观点,可能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种文化在“微平台”阵地的传播,我们绝不能放任不管,而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部门、信息筛选及审核机制。最近几年在微博上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的“江宁公安在线”“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知名“大V”,就是各权威部门积极推进微平台服务体系的成功探索。具体来说,一方面,要丰富“微平台”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信息源。文化的交锋是一种对立的竞争,当一种文化思想占据上风时,必然会有一种文化思想走向衰落。如果被带有明显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占据了“微平台”阵地,主流文化就会被挤到边缘地位,很难获得传播的空间。由此,民众就很难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反而会被其他文化形态所吸引,致使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淡化。另一方面,要坚守“微平台”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平台”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强大引领作用和统摄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12]只有持之以恒地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线,才能使未来的网络空间建设变成一片“碧海蓝天”。
4.3 以制度为保障,坚持构建主流文化的多重引领机制
网络空间是一个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空间,针对网络空间开放、自由、虚拟的特点完善相应制度,对于我们依法规范网络空间传播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网络法治建设作为主流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以摆脱“网络乱象”的困扰,更好地为我国主流文化建设服务。一要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条文。“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13]让法的精神在网络空间得到广泛的传播,法的权威才能真正得到确立。二要建立网上监察制度,打击网络犯罪。用法治的手段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网络执法队伍,配合更加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共同营造互联网空间的一片和谐蓝天。三要加强国际法律合作。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犯罪可以轻松突破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法规的制定,同时也要在网络执法方面多和其他国家沟通配合,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四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反应迅速的主流文化预警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个机制要对网络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现有危害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反馈,以使有关部门在接到预警后可以尽快采取措施,消弭危险。
4.4 以环境为重点,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一方面,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育正确的网络文化观。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活动是网络伦理活动的一种,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网络空间树立这样一个准则,那就是谁想在网络上受益,谁就先遵守基本的网络准则,增强每一个网络世界用户的社会责任感。网络世界的每一个用户在找到自己道德领域的意志自由的同时,找回道德自觉自律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在任何领域进行道德建设,都不能忽视对道德主体自律意识的培养。相比之下,这在自由度相对更大、他律相对更加困难的网络世界显得更是尤为重要。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和宣传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使每一个网络主体明白,在网络空间中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迎来网络空间的“朗朗晴空”。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办活动,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开展网络环境建设,除了不断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水平之外,还应由权威部门牵头,积极对网络空间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多管齐下,从而营造新时代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