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员的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
2018-01-27陈剑
陈 剑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十九大报告则指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些思想论述为当前我们党内的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落脚点,即要通过党员人格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来牵引党内思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1 作为党内思想教育内核的党员的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价值与关系
习近平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1]。“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1]而我们加强党员的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就是加强党内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核,是更好“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现实需要。
党员道德人格,是党员在践行道德修养时体现出的基本人格要求,即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形象。体现的是党员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或称社会形象。这种形象无论其是党员与否,都会体现出来,是社会对其认可与否的重要尺度,也就是说一个党员道德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的高低。道德人格也是人性高下的基础。党员政治人格,是党员在组织内活动中或在政治性社会活动中体现出的党性要求,表征党员的政治形象和基本的政治素养、修炼等,或称党员形象。这种形象是公众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党员的核心评价尺度。政治人格的高下决定其政治形象的高下,并某种程度上决定党性的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员的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关系反映了人性与党性的关系,反映了做人与做党员的关系,体现出人品与党品、人格与党格的区分和不同的价值取向,直接折射了党内思想教育的初衷与根本出发点,是党内思想教育的内在核心落脚点。
党员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相对分离的一面;既有趋向一致的一面,也有价值背离的一面。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在时间上是否能有机统一并互相促进或互相彰显,取决于具体的组织、具体的个体如何认识、如何处理人性与党性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当,两者的关系就既能相互交融且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人性与党性的分离,党员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乖张。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取决于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有真诚为民的情怀,是否有坚如磐石的坚定意志,是否铸就四个铁一般的坚定信念。
在公众面前,人们往往看重的不是政治人格,而是道德人格、道德表率,而党所需要的是政治人格,政治坚定的党员品格。为此,不牢固树立党员的道德人格,则无法树立公众形象;不树立坚定的党员人格,则于党于大事无补。从党员修养的角度来看,党要求一个党员要有政治担当,要有道德品行,要有道德表率,还要加强道德修养,这其实就是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双重要求,或两重人格的塑造。为此,处理好党员的这两个人格的关系不仅是党自身主张和要求的需要,更是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从公众的视角来看,公众审视一个党员,不一定注重其政治主张,但会注重其道德品行及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为此党要满足党员既有公众良好形象,也要满足党员在党内自身的要求。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党员的道德人格有一种文化担当情怀或文化历史意蕴。个人道德修养是儒家理想实现的基础和原点,中国传统文化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也注重把个人道德修养推己及人。同时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儒家政治理想与道德人格的塑造实则紧紧连在一起。因此,“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共党员不能把自己独立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外。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2]。这是党内思想教育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提升党员意识和党的意识,尤其是党内党外的身份意识,要求共产党员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与党、个体与组织、民主与集中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产党员不但要服从党和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拥护党的事业发展,始终保持对组织的绝对忠诚,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克己奉公;更要善于敢于对危害党群关系、损害人民利益等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亮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3]一是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敢于善于勇于向政治不坚定、阳奉阴违的不良党员干部和现象亮剑。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内团结,敢于善于勇于向一言堂、独断专行、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言行亮剑,维护党内团结,汇聚党的力量。三是要坚持正面正派正气,始终把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敢于善于勇于向社会歪风邪气、错误言行、贪污腐败等现象亮剑,做到“三严三实”,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坚持“八荣八耻”,坚持中央八项规定和《守则》《条例》,永葆党的健康与活力。四是要始终维护党的形象和党员自身形象,传播主旋律、传递好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维护党的形象,在修身做人、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中维护党员形象,最终做到将党员的政治人格与形象、道德人格与形象统一于党内思想教育内核,提升党内思想教育水准,净化党员干部灵魂。
2 关于党内思想教育与党员的政治人格
要注重发挥党员自身人格魅力在党内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党员的政治人格。所谓人格魅力,是人的思想、信仰、形象、气质、品德、学识、能力等先天条件积淀和后天条件汇聚而成的对他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引导力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知名度、美誉度的有形存在和无形表达。充满“人格魅力”的党,可以凝聚人心、领导国家和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直至实现终极奋斗目标。充满“人格魅力”的党员言可以服人、行可以率人,进而在社会中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教育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党员的人格魅力不是上级提拔出来的,不是父母生出来的,不是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追求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优良作风、坚定信仰、渊博学识、高尚品格等被人民群众所接纳、所认可中形成的。党员人格魅力提升的核心是提升党员的政治人格,是我们党有效服务群众的除行政权力、法纪法规等硬手段之外的软实力,更能使我们的服务群众工作静水流深,为群众所认可并真心跟党走、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早在《之江新语》中就曾指出:“人格魅力是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4]2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在内政外交的工作中,已展现了极强的“和善亲民、务实重干、博学睿智、沉稳坚毅”的人格魅力。不但推动了国家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新形象,呈现了大国外交新风貌。要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党员首先要修德养正,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明德惟馨,握瑾怀瑜。在此基础上,才会形成正能量的示范引导作用,就会使人见贤思齐,皆为修德养正之行,众行形成“德不孤,必有邻”的良性循环,那么,党内思想教育工作自然就会开展起来更为顺畅,效果更佳。其次,要做“勤务员”,敬业做服务。党员的身份是人民给的,党员干部的权力更是人民赋予的,这就要求党员要饮水思源,涌泉相报,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角色和工作基本指向,做到清正廉洁、以俭养廉、以俭养德,在提升党性水平同时提升自身道德品格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务实、踏实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同事的认可尤其是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大家的信任。如此以往,党员的人格魅力自然会流露在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最后,人格魅力的形成和完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人格魅力才会绽放光芒,为人民群众所乐见,才能更好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因而,要不断通过党内思想教育活动,提升党员人格魅力,并注重发挥党员自身人格魅力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推动党内思想教育的循环合力,使党内思想教育真正服务于我们党的各项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5]同时,他也明确指出,“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2],否则会出现“政治立场”的危机和“政治人格”的扭曲。党员的政治人格是党员党性的根本属性,是党对党员的政治品性这一固有本性和特有属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6],提升党员的政治人格,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每个党员的终生必修课。这个课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关系到党员的生死存亡和党的成败兴衰。
习近平曾强调,“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7],第一条就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这是当前对党员政治人格的新要求。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一切工作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勤务员”[8]243。那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要定位明白,明白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人民公仆,而不是人民的“老板”和“主人”。要主动为人民服务,主动走在群众的前列,发挥公仆本色为民谋福利。其次,要政治明白,明白党执政、党员入党、党员干部从政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做到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任何情况下不迷失方向,为人民利益奋斗拼搏,真正赢得人民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当前深入开展党内思想教育创新,就要对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使广大党员成为具有鲜明政治人格的特殊材料。提升党员政治人格,不仅要主动克服党员人格扭曲的现象;而且要通过党纪法规等外在手段对部分党员政治人格存在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与缺失,淡漠党的宗旨乃至政治意志不坚定、政治人格浮躁、急功近利、向钱看齐,政治人格不独立、眼睛向上、依附权势,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政治担当、没有政治立场等现象要公开宣战,坚决杜绝;更要通过党内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党员自省、自警、自律、慎独水平,进而保持和提升党员坚定的政治人格,并形成党员自主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作用来提升自身政治人格,与党组织通过党纪党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大党规约束党员政治人格异化的双向良性运行机制,使党员自觉守住党纪红线和政治人格底线,不断提升党员政治人格和党的政治建设水平。
3 关于党内思想教育与党员的道德人格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完善。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国之大德。诸子百家也提出了很多个人道德人格培养的优秀思想。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9]6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0]660,为党和党员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为党员提升道德人格指明了方向,为党内思想教育明确了党员干部道德标尺。
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一个个体从出生成长到最终进入社会都要经历道德教化、道德实践、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道德教化就是家庭社会对个体的一种教化,而个体把这种教化形成的道德观念付诸社会生活加以印证,终将形成个性化主体化的道德观念,并用这种道德观念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实践活动,这就是道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主体个体化的过程,换言之,对大多数个体而言,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其道德人格已经基本形成且很难改变。这种道德人格的高下将决定其政治活动中的一切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党员是否理想信念坚定,是不是忠诚于党,是不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等,其实早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道德人格高尚的人,一旦选定加入党组织,便不会做出背叛组织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党的领袖尽管出身好(如向忠发)或理论知识水平高(如张国焘等),却背叛了组织,这不是由其理论水平或知识水平决定的,而是由道德人格决定的。因为这些人加入党组织本身就是随大流或带有个人的投机性质,一旦形势不利,随时可能背叛组织。革命战争年代相对而言比较好检验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和平建设年代尤其是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时期如何检验这种道德人格呢?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应当有章可循。习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其实就是从道德人格的检验、修炼等方面给出了答案,做到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就是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党员。例如,做人要实,怎样才是做人要实?实在,老实,实事求是,等等,都是实的要求。对党忠诚老实,不仅是一个政党对其成员的基本原则纪律要求,也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要求。所谓作奸犯科、耍小聪明等都是道德人格不健全或有缺陷的表现。这些行为虽是小恶,但如果遇上大是大非,终成大恶。所谓不拘小节,终酿大祸,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党内思想教育创新过程中强调党员道德人格的塑造,就是要避免类似情况的频繁发生,更是要杜绝这些问题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形象的侵蚀,维护党员干部和党完整的道德人格。
在党内思想教育过程中,道德人格的形成虽然很难改变,但是如果党内政治生态比较好,也就是如果党的制度建设健全、执行有力,各种纪律的权威高,这种道德人格的缺陷或不健全就不容易发挥其负面效应,就会在党内思想教育和党的制度建设之下尽可能避免走向道德滑坡的深渊。而一旦党内思想教育工作不力,党内政治生态比较差,道德人格不健全的人就会兴风作浪,搅乱乾坤。为此,从党建的角度而言,首要的是如何约束制约道德人格的缺陷,制约道德人格健全的人少作恶、少干或者不干坏事,即形成一种不敢腐、不能腐的党内生态。但是尽管这些人不敢腐、不能腐,却没有消除其腐败的愿望,即其内心是想腐败的,只是由于环境不容许,所以不能腐、不敢腐。而一旦环境宽松了,其腐败不死之心又会作怪,兴风作浪。要达到其不愿腐的目标,应健全其道德人格,并在党内思想教育过程中一以贯之、着力打造。
当前,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多元化、利益多重化、诱惑多样化新时期,要克服党员道德认知失范、道德价值扭曲、道德行为失规等负面倾向和问题,就要求党内思想教育把培育和提升党员的道德人格作为重中之重的基本工作来抓。要在党内思想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一如既往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道德红线,在守住政治底线、法律高压线的同时,不断通过自律和他律提升党员道德人格。正如习近平所说,“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在党内思想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来培育道德人格就必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道德既是社会的外在要求,更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内在根本要求。加强道德人格建设首先就要加强道德自律,自我约束与管控自身的道德言行,严自律严修身是党员道德人格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党内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在于人类精神的自律。”[12]15加强党员道德人格自律,就要在道德人格上自知、自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慎言、慎独、慎行,时刻用共产党人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道德人格水平。其次要通过纪律法律等方式加强外律,形成自律他律双保险。通过外在客观的、强制的手段、方式来形成道德人格建设的外在约束机制、外部规范机制,从而弥补自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主观能动性不强而导致的道德人格偏差,这才能与党内思想教育的目标与初衷保持一致,才能做到通过党内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言行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乃至完全一致。
在党内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讲共产党人的政治品德,要忠于党和人民。当前党内思想教育要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要在三观教育和明大德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和培养自身“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位一体的道德人格体系,重点通过教育与管理来树立和培育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用权的“勤俭节约、无私无畏、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忠诚积极、廉洁自律”的官员道德人格。正如习近平对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13],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道德人格。严守为“官”之道,恪守为“官”之德,不“失德”不“败德”,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道德人格优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家风建设是当前我们党员干部不断提升道德人格水平的重要环节,习近平就明确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4]。这个论述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在八小时以外的家庭活动中培养良好家风,进而汇聚千万党员的千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带动政风向好、带动世风向好,进而为通过党内思想教育培养良好道德人格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使我们的党内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 在党内思想教育中以党员人格重塑社会大众人格与社会新风尚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5]105。我们当前反腐领域出现的贪腐党员干部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这些贪腐党员干部也在社会风尚引导上呈现了巨大的反作用,甚至严重地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贪腐,究其根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党内思想教育出了问题,至少在这些贪腐党员干部教育中是存在问题甚至是严重失职的。这就需要我们党内思想教育在加强党员教育的同时注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社会风尚中积极发挥正面作用,形成正能量,从而实现党内思想教育与重塑社会人格及社会风尚的良性互动。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引领好的社会风尚,坏的榜样引发坏的社会现象。在党内思想教育中也是如此,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念的是好经、带的是好头,那么我们的党员也会念好经、带好头,否则就会在党组织内部形成经念坏、头带坏的情况。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风尚便也被带坏甚至会反作用于我党自身而贻害无穷,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警惕的现象和规律,这也是我们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以确保长期执政的基本工作要点。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事关道德人心的如“辱母案”等,是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舆情事件。这些热点问题能否及时应对、有效引导、妥善解决,往往会直接对社会风尚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冲击作用。处理得好则社会风尚向好,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尤其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引发社会道德危机等严重影响社会风尚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党内思想教育时,要把社会风尚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使我们的党员了解党员的思想言行与社会风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风尚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懂得社会风尚的基本知识并把握社会风尚运动的基本规律,尤其懂得对社会风尚危害较大的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敏感性强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从而能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热点问题爆发的情境中真正做到党内思想教育的积累性成果与社会风尚的波动性变化直接的良性互动,把威胁社会风尚的负能量等扼杀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风尚健康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党内思想教育与社会风尚的良性互动,在平时的党内思想教育过程中,党组织要时刻加强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教育党员干部时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走正道扬正气,坚决抵制不良作风和不道德的思想言行,用纯洁的党建思想和实际的模范行动来主动引领广大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言行向好向善,形成党的教育和人民行动的协调一致,从而切实推动社会风尚在党群心中的持续好转。党组织还要主动通过贪腐干部对社会风尚的危害等反面教材来教育广大党员,尤其对轻视党内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在社会风尚的正面作用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批评指正,对轻视个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的现象要坚决予以遏制,对已经出现的作风奢靡、以权谋私等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要严厉依规依法予以处理,及时清除党内思想教育中的“不良分子”,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内思想教育与社会风尚的良性互动,从而发挥党员人格在重塑社会人格与社会风尚中的引领作用,达到以优秀党员人格引领良好大众人格重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