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说京剧大师(上)

2018-01-27杨文颖

金秋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名伶谭鑫培武生

◎文/杨文颖

京剧称之为国粹,博大精深,名伶辈出,其泱泱冠名徽号,虽非统一认定,却也令人心仪神往,权作寻踪览胜之参照标识可也。

初时的前后“三鼎甲”,意蕴深邃,浑厚凝重,出语不凡。前者为尊称“大老板”的程长庚及余三胜、张二奎,后者为昵称“老乡亲”的孙菊仙及汪桂芬、谭鑫培。老板而称大,乡亲而呼老,别具深致。这几位大佬均工老生,或曰须生,分别开宗立派,昭示典型。谭鑫培则广征博采,兼收并蓄,集其大成,获誉“伶界大王”,呈“无腔不谭”之声势。

由“谭派”为主衍生之“四大须生”,亦分前后,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分树流派,各领风骚。又有“南麒北马关外唐”,麒即“麒麟童”,由周信芳艺名“七龄童”化出,世称“麒派”,坐镇上海,领军“海派”;马连良之“马派”,扎根北京,乃“京朝派”典型,有“活孔明”之称;唐韵笙稳居东北,独树一帜,世称“唐派”,亦有“唐老将”之谓,连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关肃霜等名公巨匠都以“唐老将”呼之,足见不同凡响。以上衮衮诸公,与老辈之前后“三鼎甲”,遥相辉映,峰峦挺立,壮观恢弘。

“同(治)光(绪)十三绝”,则显出旖旎风光,由画师沈荣圃彩绘十三位名伶所扮角色合像传世,即程长庚《群英会》之鲁肃,梅巧玲《雁门关》之萧太后,杨月楼《四郎探母》之杨延辉,张胜奎《一棒雪》之莫成,徐小香《群英会》之周瑜,卢胜奎《失街亭》之诸葛亮,刘赶三《探亲家》之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琴挑》之陈妙常,郝兰田《吊金龟》之康氏,时小福《桑园会》之罗敷,杨鸣玉《思志成》之明天亮,谭鑫培《恶虎村》之黄天霸,各具风神,异彩纷呈。

旦角的“划时代人物”(戏剧通家齐如山语),乃有“正宗青衣”之称的陈德霖,亦称“老夫子”,承上启下,顺应时尚,携手“通天教主”王瑶卿,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王当年与谭鑫培配戏,谭称“男叫天”,王称“女叫天”,甚至并称“梨园汤武”,也有干脆称王为“旦角中的谭鑫培”,因其实践丰富,见多识广,亦戏称“百科全书”,中年以后倾心于授徒,有人曾依其斋名著《古瑁轩弟子记》,有男有女,实名实姓,加上未记入者,传艺凡400人以上,颖脱出震古烁金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以及“芙蓉草”赵桐珊、“小翠花”于连泉、“九阵风”阎岚秋、曾提名“五大名伶”的徐碧云、创“黄派”的黄桂秋、创“张派”的张君秋等,姹紫嫣红,极一时之盛。

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德艺双馨,资质卓绝,率先赴美国、日本、苏联访问演出,把京剧带出国门,轰动异域,获美国南加州大学、波摩那学院破天荒分别惠赠的文学博士头衔,遂得“梅博士”雅号,且与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卓别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切交流合影留念,堪称殊荣胜景。

京剧的关公戏,也是一大景致。关公特指关羽,虽归属红生或红净,但和其他抹红脸者则大不同,其他属常人常态,关公则突显神圣、神威,服饰器械唱念表演自成一格。初以关公戏享名者,大号米应先,小名米喜子,出台亮相,观众疑似关老爷显圣,世称“活关公”。传其艺者,乃高徒王鸿寿,艺名“三麻子”,尊称“三老板”,在师承基础上,特出心裁,搜罗关公画像,仿照揣摩,增益丰富,经数载锤炼,一炮而红,誉满南北,拜其门下为徒者,不乏名伶大腕,有杨小楼、周信芳、刘奎官、林树森、高庆奎、李洪春等,林树森与李洪春有红生“南林北李”之谓,再传弟子有李和曾、高盛麟、李万春、王金璐、李玉声等,影响所及,如上海的“小三麻子”李吉来,天津的“盖天红”王福连,北京的李少春,东北的唐韵笙等,亦循径追踪,叱咤风云。

京剧武生及武行,鬼斧神工,引人注目。初时并无此行当,乃伴随武生崛起而吸收习武者翻跟头、打把子,始壮大完善,称“全武行”。梅兰芳先生的外祖父杨隆寿,即较早享名的武生,有“活石秀”之称。其时武生已有三大派,即俞菊笙派,黄月山派,李春来派,俞派传人又分称杨(小楼)派、尚(和玉)派及俞之子俞振庭,并列“武生三杰”;黄派传人有李吉瑞、马德成等,功力沉雄;李派传人盖叫天,又创出盖派,称“江南活武松”。20世纪末,还有一位杨派传人健在,古稀之年演《挑滑车》,仍跃起劈叉,演《长坂坡》照扳朝天镫,在1991年播出的十集电视连续剧《武生泰斗》中穿插《走麦城》,照摔“硬僵尸”,戏剧家马少波观后称其为今之“武生泰斗”,可见功力之沉实,艺念之坚挺,此人乃上世纪50年代曾效力于陕西京剧团之王金璐也。武生也兼擅“猴戏”,杨月楼、杨小楼父子,曾分称“杨猴子”和“小杨猴子”;郑法祥与其父郑长泰也分称“赛活猴”和“小活猴”,1926年,“小活猴”曾赴日本首演悟空戏,艺惊东瀛,然世事难料,抗日战争尾声之际,郑法祥先生却因战乱流落西安,曾在街头推车出售自制糖果,即以剧照艺名相招徕,衣着讲究,情态萧然,予亲见之,颇生感慨,久难忘怀。近人善猴戏者,当以李万春、李少春为著,已作古有年矣!今人77岁的李光,似乎已属硕果仅存。

京剧净角亦称花脸,早期有称谓者,即黄润甫老辈之“活曹操”与“花脸三山”,即郎德山、穆凤山、金秀山,此后又有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三大流派,金、郝、侯并分称“金霸王”、“活孟德”、“活曹操”。随之裘盛戎“裘派”脱颖而出,竞秀比肩于“铜锤三奎”,即王泉奎、娄振奎、赵文奎。予当年有幸观赏郝、侯二公的杰作《群英会》曹操和《马踏青苗》曹操,郝重器识,侯重气象,出神入化,耐人寻味,绝非仅演其“奸”,绝无浮躁显摆,堪称经典,惜未留下影像。三山上世纪50年代均在中国京剧院,王与老生名宿李宗义、旦行名家李慧芳合演《大·探·二》,誉为绝配;娄天生异质,体壮声洪,与高派名家李和曾搭档,曾来西安,活脱脱声震屋瓦;赵文奎与李和曾配演《将相和》,功力匹敌,“文革”中扮《海港》之码头工人高志扬,淳朴稳练,予观其演出,又于台下幸会,艺如其人也。予当年还有幸观赏裘盛戎先生《群英会》之黄盖、《将相和》之廉颇及招牌戏《姚期》的舞台演出,印象至深,韵致悠长,难释怀想。

猜你喜欢

名伶谭鑫培武生
谭鑫培的“妙招”
谭鑫培的“妙招”
京剧名武生高盛麟的戏路、专集与上海演出述略*——兼谈京剧名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武生跨书
粤韵传承
谭鑫培带头起哄
谭鑫培带头起哄
勇闯鸡年迷宫
名伶之年 多样女人味
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