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校庆的自我批判价值
2018-01-27章星星
章星星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高校校庆作为学校发展史上的一次生日盛会,具有弘扬传统、凝聚校友、活跃学术氛围、筹措经费等功能,对每所学校来说也都是回顾历史、正视现在、展望未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导致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加之功利主义、行政化倾向、监管盲区等因素的制约,大学校庆从内容到形式往往偏离了初衷和应有的主题,沦为“形象工程”、“政绩展示”等各种作秀行为,各种负面消息频频见诸报端,饱受诟病,这就需要高校不忘初心,以此为契机通过自我批判精神回归,还原高校校庆的本来意义并提升其社会价值。
一、高校校庆异化现象及危害
高校校庆异化指的是校庆活动因受到某些观点的渗透或因素的制约,使其背离了学术和师生这两个中心,成为了政治和经济的附庸,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活动内容的异化这两方面:
(一)价值取向的异化
价值取向的异化主要体现在功利性和物质化这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希望借助校庆拓宽自身的影响力、展示综合实力,对待校友以名望、官位、财力为依据,将校友分为“杰出校友”和“平民校友”,在座次安排、餐饮规格、校庆纪念品、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有差别对待,重视并巴结有权有势或有钱的“杰出校友”,对“平民校友”却表现相对冷淡,这正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对待师生上不够重视,在制定校庆活动方案时,没有将他们作为“主人翁”充分征求意见,活动过程中也参与度较低,未充分发挥校庆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校庆活动物质化倾向明显,好大喜功、铺张浪费,长时间筹备,在宣传造势、维修翻新、舞美灯光、礼品制作、用餐接待等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味在排场上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二)活动内容的异化
一般来说,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校庆期间应以举办学术沙龙、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学校文化和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高校校庆活动中光顾着大搞喊口号、拉大旗等形式主义,生搬硬套表功大会、嘉宾致辞、歌舞表演等形式,校庆内容空洞、流俗,没有立足高校的职能本位和该校的校本特色,缺乏自我批判和反省。
高校校庆的种种异化现象严重背离了校庆本意,侵蚀了高校人文精神,不但不利于扩展影响力,反而其虚无的形式主义和功利物质化会影响先前树立起来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校庆是高校培养自我批判精神的契机
英国学者罗纳德·巴尼特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批判性事业。批判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关键概念。”[1]而校庆是一种纪念仪式,它预示着成长同时也承载着学校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希冀,因此,校庆理应成为高校培养自我批判精神的契机。
(一)作为仪式的校庆与自我批判精神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象征符号。”[2]校庆作为高校发展史上的盛会,它并非仅仅只具有仪式性,而是涵盖了仪式的某些元素。因为仪式是社会中具有集体性质的活动,因此参与者必然承认了其中存在的社会秩序和群体精神,当他们共同浸润在这一仪式中时,受到氛围的感染,有助于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高校的校庆应是具有自主性的仪式,相对独立于社会名利、行政权力、物质财富和个人私欲,它理应传承高校的传统和信仰,凝聚师生和校友的价值认同。从这一点来看,作为仪式的校庆,凭借校庆参与者对共同价值的守望,有助于唤醒他们对学校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的渴望。对内高校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可以深层次的影响内部政策的制定、教育教学行为等,稳定高校自身的文化符号;对外仪式作为高校向社会进行自我展示的媒介,可以增进外界对高校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和理解和认可,为高校进行自我提升和改革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二)作为办学行为的校庆与自我批判精神
高职院校的校庆具有办学行为的性质,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和核心职能,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两大职能都是围绕并服务于核心职能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锁定于就业,更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内核竞争力,以满足于适应不同岗位、不同环境,为他们今后持续发展和就业创业夯实基础。这对高职院校既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因为这加强了高职校办学目标导向的意识,更增强了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精神的主动自觉。
首先,自我批判并非单纯的否定,它是在全方位认识和了解客体的基础上,对其经验或价值的再判断,这是创新教育理论和深化教育认识必经过程。如李芒教授曾说过:“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问题不可能只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学习是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而不能过于依赖实体技术。人的思想、经验、意志、道德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3]这一观点正体现了自我批判是反思的前提条件,它有助于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其次,这种批判精神是双重的,在审视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检查,批判自身,校庆之际各行各业各学科各背景的校友汇聚一堂,通过开展专题汇报会、学术讲座、座谈会等方式与在校师生进行互动,引发彼此间的共鸣或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不仅让他们增长了见闻,更能激起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审视。
三、通过校庆提升高校自我批判精神的策略
针对以上内容,将校庆作为提升高校自我批判精神的契机,推动高校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并以此不断探索其特殊的文化意义,下面从以生为本、学术至上、求真务实这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一)以生为本
培养人才作为高校首要的职能,一切事务都应该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试图了解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希望什么。校庆应该在气氛渲染、流程设置、活动开展上以生为本,迎合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创新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常办常新,将校庆活动生活化,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找到集体归属感并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术至上
学术在高校活动中占据崇高的地位,这是高校独立自主办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庆也应该在学术至上这种崇尚学术自由的氛围中举办。高校应该尽量减少接待标准的差异并且淡化身份排序,突出学术活动的主体地位,利用校庆这个契机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交流学习,让师生校友能够感知最前沿的学术动态,获取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并在活动交流过程中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三)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核心要义,校庆活动只有唯真、唯实才能避免落入重形式讲排场的窠臼。要做到求真务实光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坚持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校庆制度,用制度切实规范活动行为,如校庆活动物资管理制度、校庆财务审批制度、校庆活动监督管理制度等等,让校庆的活动用满满的干货代替铺张浪费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