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科技》2018总目次
2018-01-27本刊
要闻
上海住宅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品质全面提升——第十届“上海市优秀住宅”评选情况综述 胡一煜一季一明2-01
规划设计
中庭参数化吊顶生成设计研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三期大厅吸音吊顶设计汪滋淞一肖晨昊一申辰璐1-01
论文化要素在产业园规划中的应用——以耀州陶瓷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 赵一英一杨豪中1-07
微气候响应的高密度城区立体步行系统设计——上海陆家嘴实证研究 杨一峰一钱一锋2-06
建筑适应性设计释意及核心理论研究进展 张一枫3-37
绿色西安空间规划的模式与策略 史晓成一董一青一卓文淖4-28
基于环境调控的高层住宅立面开口形态——以中国香港为例 周伊利一宋德萱一张璐璐5-01
连接自然的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网络构建 陈长虹一刘一颂5-05
从公共性到开放性——从青年住宅实践看未来青年共享社区发展 伍曼琳一周静敏6-01
生态语境下城市居住地的建筑调谐 林钰琼一姚佳伟一袁一烽6-07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比较研究——建立现代“甘肃特色民居”新模式 巩玉发一李一鑫6-11
中小套型住宅厨卫空间问题调查与分析 周静敏一陈静雯7-01
生态建筑视角下的高层建筑设计策略 严一凯7-09
遗传算法在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金一倩一王一飞7-14
混凝土连续薄壳屋面在建筑中的应用 朱一佳7-19
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生成的方法 金云峰一王一越8-01
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风貌规划 尹仕美一吴一伟一李佳川8-07
呼和浩特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策略探索 谢一鹏一托一亚8-11
某住宅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刘艺萍8-16
城市门户景观新义——公园城市绿地框架体系的起点 陆伟宏9-01
城市公共绿地与地下商业空间复合设计初探——以南京市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为例 周培培一赵和生9-07
青年群体过渡性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白一梅一路德旺10-18
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功能配置研究 于一凡一娄乃琳10-23
广义环境下伊犁地域建筑剖释 黄丽玮一杨一丽一王万江10-28
高密度社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平衡 刘姣曼10-35
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精细化设计探讨 沈中辉11-82
限价商品房背景下的设计管理——以“南秀雅苑”项目设计管理为例 罗一莹11-86
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的景观建设研究——以贺桥公寓动迁安置房为例 蒋梅蓉11-91
城市综合体与轨交站点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以上海的4个商圈轨交站点为例 扈龑喆一张修宁12-01
轨道站点地区土地与空间使用分布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张灵珠一庄一宇一刘新瑜12-09
从新加坡河区域设计反思上海浦江滨水区开发杨春侠一吕承哲一乔映荷12-15
住区开放性与街区制模式研究 蒋一理一王彦彬12-22
基于ArcGIS平台优化公共空间布局——以上海中心城区三个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为例 王一一一李丽莎12-27
住宅产业化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宋一浩一樊一骅一恽燕春 1-12
浅析BIM技术在保障房设计中的应用——以浦江镇鲁汇基地项目为例 丁俊杰2-16
浅析建筑工业化在地产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吴晨光3-25
基于BIM技术的上海某项目装配式设计 丁一泓一恽燕春一袁华江3-29
浅论装配化装修对规避火灾隐患的实践意义 刘美霞一张素敏3-34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机电安装中的实践宋一浩一王施恩一恽燕春4-10
精装修房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房屋质量控制——以张江三湘海尚高层住宅精装修房项目为例 杨一宇5-29
互联网思维下SI住宅定制化设计策略——由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发展引发的思考 解旭东一刘恒宇6-33
装配整体式建筑建设全过程成本控制研究赵为民一古小英一张一蕊6-38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徐一莉一朱少君8-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深化设计探讨 周一勇一郝万福一卢一恒9-25
装配式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 朱晓琳一胡冗冗一刘加平9-28
上海高层住宅外墙预制装配式技术策略——以上海龙湖·天璞项目为例 邵一征一帅德枝一颜宏亮10-07
基于BIM模型的VR可视化协同设计 宋文鸽10-12
建筑节能
城市街区热舒适性与空间行为关联性研究 王一一一彭智凯1-39
上海高层住宅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 邓一丰一朱一凯2-40
建筑围护结构评价体系与设计方法探讨 金一倩2-46
豫北传统民居生态化建筑节能研究——以林州市石板岩乡草庙村为例 芦一伟一张世豪5-45
寒冷地区既有住宅保温与节能改造策略初探 魏一瑞一崔世聪5-50
木结构保温外墙板模块化节能设计张颖璐一滕晓昭一王婉婷一尹一琴6-49
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利用情况分析 王永科7-45
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立面节能设计策略 严一凯9-65
上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现状与分析李晨玉一王一健一王一颖12-48
保障性住房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参编历程概述 马一翔一苏志刚8-28
房地产市场中安置房价值评估浅析 韩艳丽9-47
保护与利用
历史文化风貌区资料建档探索——上海市张园街区样板段建档试点 李振东一董雅莎6-23
吴堡古城空间格局研究 奉朝洋一杨一眉一张伏虎8-33
优秀历史建筑的价值与针对性保护利用 蔡建忠8-38
从清代范式到建国新貌——传统建筑元素的符号化 李搏宇一佘跃心11-65
历史建筑抢救性复建项目的探索——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南京西路旧址为例李振东一周一祺一朱华明11-70
基于传统院落空间对于商业街区的营造 唐一鸽一刘海卿11-77
太谷古城现状保护与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温辉杰一耿鼎权一曾一亮12-40
城市更新
慢行系统的居住型历史街区复兴策略初探——以上海衡复风貌区为例 李一婧一余水仙1-18
基于雨洪管理功能提升的道路绿地景观改造 刘一颂一杨一莹1-23
上海三林滨江城市更新实践和技术探究 崔一青2-20一般性乡土建筑废墟的活化策略研究 何一汶一朱隆斌一冯一迪2-26
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的演替——以兰州通用机械厂为例 佘一源一周国华一孙会琪2-33
既有建筑外保温材料坠落原因分析研究 纵一斌一田一炜3-01
住房修缮工程中绿色建材的应用研究 姚良忠3-05
建立房屋修缮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陶圣洁一周一俊3-10
城市风貌规划实施途径研究 周文军一戴慎志3-15
江苏高邮临泽古镇踏勘与保护研究 徐嘉栋一汪永平3-20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现状与发展 田灵江4-01
滁州地区传统手工作坊建筑空间研究——以定远县为例 任春雨一王一薇4-06
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城市旧住宅改造策略研究——以上海鞍山新村为例 刘一敏一周静敏一柯一婕5-10
新媒体技术在工业遗产更新中应用途径研究郝靖欣一张希晨一甘信云5-17
八景文化传承与风景营造方式研究 王一鑫一李一亮5-24
建筑工业化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上海昌平路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 夏一锋6-15
从提升滨水空间活力角度探究城市改造设计——以南昌市蒋巷镇滁北村改造方案为例 曹启坤一回晓茜6-19
屈曲约束支撑在某框架加层改造中应用 于一磊7-32
用工业化部品改造后的既有住宅评价研究——基于现场空间体验的居民满意度分析(上) 周静敏一伍曼琳9-12
市区高架道路沿线既有住宅降噪改造研究 谢一薿一黄一如9-18
工业化内装应用于既有住宅改造的评价研究——基于现场空间体验的居民满意度分析(下) 伍曼琳一周静敏10-01
上海城市更新演变及新时期的文化转向 丁一凡一伍一江11-01
城市更新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陆伟宏11-10
上海既有高层住宅外墙更新改造调研与分析 邵一征一颜宏亮11-17
既有住区室外环境健康化改造研究——以上海同济新村为例 李一品一陈一易11-21
遗产岛:上海复兴岛历史沿革与特征研究 朱晓明一夏一琴11-28
汉堡港口新城设计对上海北外滩更新的启示杨春侠一吕承哲一徐一琛11-36
存量时代下的教育建筑“再文化”更新探讨杨一丽一黄丽玮一李一瑜11-4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适应性改造研究 金科伟一王一薇11-49
基于旧建筑改造的社区体育设施发展研究 徐洪涛11-54
寒冷地区既有住宅与住区的绿色化物化探讨黄丽玮一杨一丽一王万江11-58
上海市既有住宅小区功能性调整研究 范冬梅12-35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葛一垚一卞俊荣一吴一芳1-34
上海市绿色办公建筑运行实效调研与建议 孙妍妍3-43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设计的隐性成本分析 朱一凯一邓一丰3-48
公共建筑设备设施绿色运行维护技术研究姚良忠一俞泓霞一杨一霞一赵为民5-53
酒店建筑绿色管理案例分析及研究 胡燕蓉一徐一立一钱昭羽6-53
绿色住区研究的兴起、发展与挑战 庄一宇一刘新瑜7-49
绿色居住区的生态建筑规划 杨一丽一李一瑜一孙碧蔓8-41
浅谈绿色住宅的品质提升——以湖南地区几个住宅设计为例 郭一军一于顺亮一周飞燕10-40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严一凯10-47
农村住宅
现代夯土民居的增固策略研究 黄丽玮一王万江1-47
检测鉴定
砖木结构房屋安全排查要点及实例分析 杜一衡2-59
某大剧院钢结构检测鉴定 陈小杰一张方超一姚晓璐3-53
南京古建筑室内热物理环境评估研究 张军学一王一昭一邓开怀4-44
外开窗安全性检测解读 王一骅5-34
浅析粉煤灰中型砌块砌体结构的检测与鉴定 陈海斌一王一昆5-37
红外热像法快速检测结露方法 许利军5-42
地铁振动对相邻砖木结构房屋影响实测分析李占鸿一王一英一陆一珏6-41
红外热像技术在外墙空鼓检测中的应用 朱一炜6-45
玻璃幕墙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测研究 秦一天7-35
普陀区某过街楼裂缝原因分析 朱一炜7-41
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古建筑内部环境监测蒋维乐一张福政一杨靖文一戴昕芮9-70
区域供热系统管网热损耗测试分析 梅文琦9-75
外墙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常见问题及安全管理 王一峰12-52
材料设备
浅谈住宅家用燃气表的发展 彭一磊1-57
绿色建材在住房修缮中适用性和经济性分析 胡燕蓉4-15
建筑装饰装修中的甲醛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匡方舟一刘亚兰4-20
住宅外墙保温材料性能及保温效果对比分析 陆伟光5-58
某装配车间空调箱运行实测分析 张一翊5-63
上海太阳能热水系统住宅应用调研与分析 寇玉德6-56
外墙外保温系统渗漏对保温性能的影响 许利军7-57
绿色建筑材料裂缝自修复研究 张军学7-61
夏热冬冷地区玻璃幕墙宿舍楼物理环境研究张军学一张一波一逯一航8-49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光伏系统节能比较分析李晨玉一贾海涛一王一健8-55
中央吸尘系统在苏州中心工程中的设计应用 刘一伟8-58
农村空气源热泵供暖中膨胀水箱的选择 张静茹一李永安10-63
苏南某地区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陈隐石一李一军一欧阳润东一张广悦11-119
城镇住宅
贵州安顺云山屯本寨村传统建筑营建特征 王一永8-45
“人口红利”缺失下“美丽乡村”建设刍议——河南省“拆村并居”的反思 黄丽玮一杨一丽一王万江9-39
皖北农村地区住宅被动式设计研究 张之秋一周玲芳10-52
施工
预制清水保温复合外挂板施工工艺 翁艳斯一周一勇一卢一恒1-53
基坑施工对附近路桥的影响观测分析 贾亚丽3-58
地下车库结构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以中星馨恒苑地下车库为例 蒋振华5-67
滨海地貌下预应力桩基综合优化平衡分析 奚岳峰12-55
室内设计
江南地区新建博物馆室内设计地域性表达司婧昳一范剑才一陆一苹2-51
老年住宅
幼儿园改造社区养老设施的设计探索 姚一栋一袁一正一吴丽群1-29
基于提升归属感的居家养老住宅设计探析——以轮椅使用者住宅为例 巩玉发一杜明哲4-24
既有建筑转型综合养老设施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嘉定某养老项目方案设计为例 槐明路6-29
村镇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舒适性设计 巩玉发一王一喆7-27
特色小镇适老化设施改造的研究 何罗平9-33
房屋修缮
简析既有建筑渗漏维修解决方案 毕一利6-62
无机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技术研究 韩武光6-66
燃气爆炸后的房屋应急处置及后期修复 樊奇飞6-71
修缮前校舍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周一琰10-66
海外住宅
干热地区城市住宅建造技术与气候适应性探讨——以也门为例Alabsi Akram Ahmed Noman一宋德萱4-36
绿视率引导下的城市绿色空间发展探析——日本的经验与借鉴 王一敏一彭唤雨9-51
20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陆一垠9-58
从“空间”看空间的表达——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瑞士馆设计 钟伟婕一马一川9-62
日本低碳建筑认定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叶一海一徐一婧一罗一淼10-58
维也纳“红色住宅”初探 黄一如一张佳玮11-95
柏林“邻里管理”社区更新策略初探与思考 包一恺11-102
美国当代景观实践对我国城市双修的启示 苏一源11-108
城市社区更新的创新与探索——以德国高能效城市研究计划为例 陈文宇一朱隆斌11-114
丹麦当代集合住宅体型拓扑形变研究 郝一桐一王明非12-45
简讯
开人居先声,留彦哲英名——深切缅怀中国人居建设事业的开拓者开彦先生 本一刊7-66
精神不朽 道业永存——沉痛悼念我国住宅建设开拓者开彦先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7-67
其他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1-62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3-62
简析提高抗震支架精简率的方式方法 刘海宝4-49
上海里弄认同的多层线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张一俊4-54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4-62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5-70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8-62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9-78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建筑设计教学——以DLUBAL RFEM为例 金一倩一陈一镌10-70
被动式营房技术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回月彤一白一云一张一晶10-75
房屋租赁市场瓶颈及供给侧改革的探讨袁韶华一汪应宏一左晓宝一翟鸣元11-122
《住宅科技》刊务委员会名单 本一刊11-128
《住宅科技》2018总目次 本一刊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