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党员培养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2018-01-27赵静云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入党志愿党员

赵静云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1 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1.1 发展前:考察标准不一,片面论现象泛化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明确规定,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用《细则》的标准衡量申请入党条件,仅仅对年龄有具体量化要求,对于政治标准的把握,则较多依赖于主观评判。大学生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党员发展入口关缺乏量化可操作标准,不严谨的操作必然随之而来:部分高校推崇“唯成绩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成绩做了硬性规定,只要学习成绩领先,其他标准适当放宽,这显然违背了党员发展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的总要求,这样培养的党员仅仅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整体素质和思想觉悟距离一名合格党员还有很大差距;与之相反,有的高校过分强调学生干部的工作实绩而忽视了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唯工作论”者认为,积极完成学生工作、为班级做好服务是政治标准的具体体现,只要学生工作突出,其他条件都可不做限制,这势必会对学校学风造成不利影响,过分追捧搞服务而忽视了学业,对学生来说可谓得不偿失[1]。受以上“片面论”的影响,加之部分同学的功利心,不可避免地会让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同学加入党组织,对我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2 培养期:发展程序不规范,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期的教育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党性锤炼,一直是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虽较前期工作不断有新的突破,但残留问题仍不可小觑。此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发展程序上,因为高校学生数量多,发展规模大,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支部书记为简化工作,实施“突击发展”,对党员材料的审核整理主要集中在支部大会期间,培养联系人形同虚设,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和思想汇报考核不甚严谨[1]。其次,对党员的教育形式过于陈旧,多数高校仍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作为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教育的主要手段,即使有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诸如参观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等形式,学生的认识和领悟相对浅显,并未上升到理性阶段[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洗礼,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因此,有必要在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通过实践来提升党员培养的质量。

1.3 发展后:示范效应发挥不佳,重头衔轻实效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不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时刻谨记党的教诲,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多大学生在被发展为党员后,或是毕业进入社会后,只挂名党员头衔,却忽视了示范效应的发挥。这一方面是入口关不严的遗留问题,另一方面与党员培养缺乏相应的后续教育评价机制相关,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仅停留于转正之时,转正之后教育管理松懈,使部分学生党员思想滑坡,对自身要求放松,不按期参加组织生活,在同学中形成不良示范,严重损害了党员的形象。建立一套“入口—出口”良性循环的党员培养考核机制,不仅能丰富党员的组织生活,更能有效发挥党员辐射带动效应,让党员真正做到 “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

2 志愿服务在党员培养中的作用

志愿服务是一项公益的、自发的社会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与发展党员的宗旨相契合,逐步成为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3]。

2.1 提升党员的实践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优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鲜有机会进入社会磨炼,对党的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理论和现实严重脱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就要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起表率作用,志愿服务凭借其范围广、易开展等优势,很好地弥补了当前党员培养体系缺乏实践教育的不足。志愿服务有社区服务、扶贫行动、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种类,无论参与何种志愿服务,都是“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现实参与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检验,深刻领悟理论,透彻认知社会,不断改进,追求卓越,用新思维进一步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自身的责任艰巨,发现自身不足,锻炼各方面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坚忍不拔的品格,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3]。

2.2 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对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其根本宗旨是把为人民服务内化,这与志愿服务奉献他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党性修养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改造逐步树立。参与志愿服务能实现大学生快速成长成才,更能在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党性修养,从而对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深刻领悟[4]。首先,参与志愿服务,让大学生有机会“零距离”贴近民生,了解民生,解决群众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奉献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公众肯定,奉献意识得到升华。最后,长期的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将党的先进思想根植于头脑之中,增强了对党的认同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志愿服务纳入党员培养体系的可行性构建

3.1 严把入口关

党支部培养党员,应多方把关,宁缺毋滥,只有为我党注入鲜活“血液”,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入党的第一步即是对有入党意愿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群众基础、示范效应等多角度考评,尤其突出政治标准的考察。鉴于政治标准的考量较为模糊,而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奉献意识,可以此为契机,在新生入校之后,有意识进行志愿服务参与引导,宣传志愿服务典型,开展相关讲座,让学生对志愿服务理念有一定认识,积极主动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并在此基础上设定量化标准,根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度,服务的次数和层次,对入党的政治标准进行考察。笔者所在学校已有部分学院在试行此机制,例如:设立入门门槛,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有相关课时的志愿服务经历,支部书记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谈话考察,对于志愿服务内容贴合本专业特长并有新创意的予以优先考虑。目前此方法收效良好,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多数学生纷纷表示在活动中实现了自身价值。

3.2 加强培养关

由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再到正式党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松懈都将对培养党员质量产生影响,建立相关的培养机制,将志愿服务纳入,可实现对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的监管。首先,在党课教育实践环节,安排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为保证完成质量,在组织、管理和实施方面进行规范,最终根据完成效果评选出志愿服务示范岗,给予奖励并举办讲座传授成功经验;其次,在预备期一年时间内,要求学生自觉完成规定时数的志愿服务,不仅有数量的要求,更有质量的考核,避免存在侥幸心理的同学“完任务”式的服务,考核不合格的延期或不予转正;再次,考虑到年级和专业的不同优势,可以分层级分专业打造志愿服务精品活动,例如机电类专业组成家电维修团队,法律类专业可以进行法律援助,专业对口,不仅能够发挥专长,更利于传帮带,形成长效服务机制[5]。该培养体系起初可能带有“强制性”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活动的深入,良性带动效应不可估量。

3.3 畅通出口关

“入口难,出口松”,是多数高校党员培养问题的通病,很多高校往往在前期培养中对党员严格要求,而当党员转正或者走向岗位之后不再问津,这是错误的导向,发展党员的目的是要遴选精英,发挥其辐射效应,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党员作用的发挥更应凸显在转正之后。以志愿服务为长期的平台,是实现对党员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第一,在党员档案中添加志愿服务专项,并建立相关的保障和评价机制,确保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薪火相传;第二,转正的在校党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低年级同学结对子,形成“一对一”的志愿服务指导帮扶;第三,走向工作岗位的党员及时落实组织关系,由所在新支部继续跟踪考察,对优秀的楷模及时进行宣传,不足的典型定时加以指导,保证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服务行动固化于制、实化于行。

4 结语

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员培养体系,既向志愿服务队伍输送了高素质人才,改善志愿服务以往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又能为党员发展提供长期有效平台,弥补党员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实现志愿服务水平的改善和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

[1] 蒋 冲.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138-139.

[2] 敖春宇.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7):214.

[3] 朱 丹.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党性锻炼研究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28.

[4] 曹春阳.以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2016(1): 107.

[5] 敖春宇.大学生党员培养志愿服务载体建设可行性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5(4):132.

猜你喜欢

入党志愿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以志愿,致青春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憨娃入党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