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市场动态
2018-01-27王熙庭
聚碳酸酯(PC)具有良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建筑板材和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品种,我国PC消费量占全部工程塑料消费总量近一半,长期需要大量进口。
全球PC生产比较集中,科思创、SABIC和帝人等三家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企业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一半以上。
近年我国PC产能增长迅速。2015年中国大陆PC产能为58.2万吨/年,约占全球产能485万吨/年的12%。2016年中国大陆PC产能88.5万吨/年,产量约在68.42万吨。尽管产量增长较快,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近10年来,中国大陆每年PC年进口量都在100万吨以上,2014年进口量高达148万吨,随着浙铁大风、鲁西化工、科思创在国内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2016年进口量降至132万吨。出口量近年则基本维持在每年20万~30万吨的水平。2017年,中国大陆没有新增PC产能,进口量为138.5万吨,出口量为28.8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73.3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大陆PC需求增速将维持在3%~5%,到2022年,国内聚碳酸酯需求量达到210万~220万吨。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大陆已经建成投产聚碳酸酯项目有8个,合计产能102.5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0%。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浙江嘉兴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15万吨/年)、上海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40万吨/年)、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6万吨/年)、三菱瓦斯化学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8万吨/年)、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10万吨/年)、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6.5万吨/年)、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万吨/年)、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
目前,中国大陆尚有130.5万吨/年的在建产能和近400万吨/年的规划产能。随着产能快速扩张,我国的PC净进口量将会逐步减少,未来几年后有可能达到贸易平衡,甚至转变为净出口地区。
PC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法和非光气法两大类,目前产能仍是传统的光气法最多。由于光气剧毒,环保问题严重,因此非光气法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大陆近年已投产的非光气法项目包括浙铁大风产能10万吨,山东东营的利华益维远公司产能10万吨,在建和拟建PC产能中非光气法产能占有较大比例,合计超过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