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困境与出路

2018-01-27李四河河南省商水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消费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养农村公路公路

李四河 河南省商水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根据该公路的区域跨度、功能以及其连接性,我国把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级、乡级、村级五种级别的公路。本文中的“农村公路”所指的是“县级、乡级、村级”公路。国道是连接国内各省的道路,主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省道和县级公路的建设由省、县出资和管理;而农村公路由于通行上的限制和特殊性,其资金来源较为多样,既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的补贴,又包括农村自筹资金,还有通过社会捐助的方式获得资金补充,共同形成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农村公路的作用

顾名思义,农村公路主要在农村范围内建设。但是,作为国道、省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是构成我国公路网的重要支架,是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城乡交流、村村交流提供便利。对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农村经济生态,便于农民经济活动

如上所述,农村公路主要是在农村范围内建设,一般是对联结原农村的土路进行改、扩建或是提质改造形成的,或者通过对原有路面的拓宽、硬化,使农村整体环境得到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农村社会长期发展,更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便于城乡之间、村村之间、农民之间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产生杠杆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体现。通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产生一种“杠杆效应”,带动农村砂石、土方、货运等收入,为农民提供了更多赚钱的机会,“要想富,先修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

(三)缩短了交流时空,促进农村产业布局优化升级

农村公路建设极大方便了城乡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交流,大大缩短了城乡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形成农村特色的农村集市贸易,促进农村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形成农村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产品通过城乡通道销往城市和更多的地区、国家。

(四)加强了农村与周边联结,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区域性的公路网络,加强了农村与周边地区的联结,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行车时间,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又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公路是整个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如果说国道、省道是我国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连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乡镇、村庄及旅游点,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最基础载体。农村公路有不可替代性,所以需要定期经常养护管理。

(一)实现农村交通迅速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我国农村交通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实现农村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此,就要建设完善的农村交通路网系统,同时还要注重农村公路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出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效率。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二)保护农村共同财富的需要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是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农村财富的维护过程,农村财富积累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保护工作。农村公路是基层交通部门服务农民群众、服务农村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全体农民群众共同的财富。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完好和运行通畅,就是保护了农村地区共同的财富。

(三)构建安全高效运输体系的需要

在新农村建设中,公路交通和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公路在农村运输体系中基础地位体现得更加明显。随着新农村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交通成为农民群众农业生产和出行的基本方式,强化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证农村公路路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发挥出农村公路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保证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困境

影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陷入以下困境。

(一)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体制因素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保障,如果养护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必然会养护管理过程出现问题,从而在养护管理体系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农村公路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采取“统一领导、行业监管、以块为主”的体制,基本上能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还存在建设体制不健全、乡村公路特别是村道,管养机构、养护组织、养护人员不足、路政执法人员少、违法行为难以处理等问题。

(二)公路养护管理专业水平低

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建设,农村公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总里程规模与硬化率大幅提高,但很多公路建好后长期失养、缺养,养护管理水平严重滞后或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对农村公路的爱护意识薄弱;监控不到位,过往车辆超载现象严重;服务设施不齐全,转弯地段、危险地段,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养护管理队伍水平低下管养技术力量较弱。乡镇、村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公路管理技术人员等。

(三)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缺口大

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管养的一大因素,只有确保了农村公路管养所需的资金,才能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证农村公路通行质量,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从而促进农村公路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养护资金短缺成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难点和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因素。资金短缺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造成如下缺陷:导致建设标准偏低,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给后期管养带来很大困难和问题;公路日常养护难以维持,大中修得不到实施,公路病害种类繁多、抗灾能力低下、通行能力与使用寿命每况愈下;农村公路管理人员不足、管理缺位。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出路

(一)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公路方面的多部法律法规,为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章制度及措施,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容、责任主体、职责划分、管理手段、资金来源和养护要求等,使农村公路养护能够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县、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制定本区域公路管理、应急救援、爱路护路有关规定、养护用工合同和乡规民约等,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合同约束和监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二)切实保障养护管理资金投入

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核心在政策,关键是资金。应进一步落实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资金渠道。一是交管部门加强协调地方财政日常养护资金的及时落实;二是指导乡镇建立养护资金台账,确保专款专用;三是考虑社会经济增长,逐年按比例增加公路养护费。

(三)加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培训

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且人员变动大。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一次以上的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路政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公路管理人员的素质。

猜你喜欢

管养农村公路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