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在影响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2018-01-27张冰周汉杰董晓蔓
张冰 周汉杰 董晓蔓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8
大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并接收社会的主流意识,择业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于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欠缺是造成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之一。
1 择业观教育缺位
目前,学校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对于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却不重视。这也就造成了数据显示就业率高,实际情况是就业难。不重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仍然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在学生价值观、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有所欠缺。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以及心理教育仍然有所忽视。通过调查统计,只有46.7%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是持满意态度的。
一是职业观教育方向的偏差。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轻技”的误导性倾向,在大学生培养方向上具有鲜明的“学术型”导向,这就导致了高校在大学生职业教育培养方面的认识性偏差,职业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许多职业教育培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混淆,一味地强调职业理想教育而忽视了职业能力教育,本末倒置,造成了大学生职业教育与实际能力培养需求的脱节,加剧了人岗匹配的矛盾,既不利于大学生择业观的引导和培育,也不利于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二是择业观教育内容的滞后。当前高校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课程大多纳入在公共选课范围内,而且课程时间较多,缺乏合理性安排。与此同时,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也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内容过于陈旧,教条化、理论化、模式化现象严重,相较于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而言,缺少必要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较少,内容更新速度滞缓,导致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择业观教育指导需求与教育内容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三是择业观教育手段的单一。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观的教育普遍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以相应的主题讲座为辅导,但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择业观教育手段制约了大学生择业观的培养,大学生择业深度和择业广度的宽向发展导致了择业教育手段的多元性需求,既有事务性择业指导服务,也要有政策性择业分析评价,这些不同的择业需要催生出不同的教育模块,也需要有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创新择业教育形式,丰富择业观教育抓手。
2 职业能力培养偏废
大学生作为未来职场社会的“候补者”,直接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就业环境整体形势趋于严峻的大气候下,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现实中,许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短板明显,导致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既与大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意识,缺乏清晰的认知和清醒的判断有关,也与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存在偏废取向有关,造成了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空白期”。
一是高校存在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同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误区。高校既是大学生的学习场域,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训练营,更是大学生职业能力获取的营养之源。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更加注重于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成绩的评比,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缺乏有效抓手,也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地将学习成绩与职业能力划等号,主观性地认为“传知”即“授技”,而缺乏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统筹,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埋首故纸堆,培养了一流的应试能力,但忽视了交际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是高校存在人才奖励评价机制的失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时,依然还是成绩主导型,成绩优异者享受几乎一切的奖励资源,成绩平庸甚至落后的大学生则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这种“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规则,对于综合性评价人才既不客观,也不公正,而且这种奖励评价机制容易造成大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上的认识误区,需要高校不断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奖励评价机制方面精准发力。
三是高校存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人云亦云”的盲目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不断推动,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方面开始主攻乏力,制定了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计划,成立了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园,但是却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盲目性,许多高校在没有完全摸清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就盲目申请项目,出台政策,或者是照搬上级规定,导致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陷入特色不“特”、亮点不“亮”的境地,既浪费了国际和社会的政策资源,也不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精准培养,准确挖掘。
3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欠缺
高校既肩负着大学生培养任务,同时也面临着大学生就业任务压力,作为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高校极为看重的重要指标,成为衡量办学质量,评价培养能力的重要参考。一方面,是各高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充分、就业不稳定的现实困境,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折射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上的欠缺。
一是缺乏精准研判,就业指导不到位。高校对于就业市场缺乏精准的研判,对于用人单位的择选标准和用人导向缺乏充分的了解,因而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就缺乏准确的着力点。据调查研究显示,许多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必要和有效的沟通,即使是建立过合作框架的企业,许多也缺乏后续的协调,导致高校将用人单位当做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天然港,用人单位将高校当做劳动力的输出地,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导向如果没有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极容易导致高校对于就业市场的整体判断,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片面性和低效性。
二是缺乏有效抓手,就业指导不全面。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以及创业指导等不同手段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但是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提升,现有的就业创业指导手段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亟需不断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方式,增强指导手段的针对性、匹适性和指导性,否则就容易导致高校在就业指导方式上的滞后,指导内容的失效,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三是缺乏统筹规划,就业指导不系统。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时,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对于大学生职业教育指导缺乏长期的系统教育和后期的跟踪机制,主要是在大学生大四毕业这一年集中对大学生进行形式雷同、内容单一的就业讲座。同时,高校在就业指导宣传方面也缺乏充分的认识,降低地就业指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