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拳技与拳理的文化教育启示

2018-01-27刘大年孙国强

运动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意识

刘大年,孙国强,张 威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太极拳以文化理论来指导身体运动练习,朝夕的揣摩练习会养成特定的思维模式,形成太极思维。太极文化有着先人们的智慧,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领悟太极的理论所形成的思维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甚至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形成自身的高度自觉,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无怪乎有人说:“练太极拳,做太极人。”《太极拳论》中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只有通过阴阳象数思维才能领悟太极哲理,将这种圆满无亏,无有对立面,并能阴阳相济的意识思维用身体行动表象化出来,“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这也是太极文化影响人们不断的自我教育,追求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间的合作共存。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勇敢、尊师、重道和舍己从人等美德的传承发扬。孔子敦促的人们“志于道”“ 择善而固执之”,人们便能自觉地改过迁善。太极拳技术练习唤起了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

1 顺中求逆

顺中求逆贵在“逆”,在拳中表现出的为敛、为蓄、为合,这个敛、蓄和合是什么在作用呢?就是气势,若有若无的意和内劲。在此产生疑惑是正常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师教动作时,同样的一个动作要反复的纠正领做,不能得其意的原因,就是多数练习者在练习动作时“顺”,就是一股脑的前进,逆就是完全的后退,只在动作上完成了任务。偶尔有几次做到合乎道理,身心会觉得比较舒适,豁然开朗。“顺”,就是肢体的动作和路线,也是太极拳的各式动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太极拳的这个“顺”来强化获得更大能量的“逆”。利用太极拳的各式动作来收集周身的神意气,“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正是不得已才有了君子用兵,顺中求逆之理亦然。陈氏拳中的掩手肱捶向前冲拳并非直直的,死死地将拳头送出去,而是拳头不得已向前被动发劲,拳面和手臂的气血有回流的趋势,蓄在腰间,充满两腿,扎入脚底,节节贯穿方能实现;杨氏拳中搂膝拗步重心转前推掌时,向前按的掌不可以向前伸,而是手掌手指的气血顺臂折回,贯穿周身,掩手肱捶向前冲拳是“顺”,搂膝拗步向前按掌是“顺”,那么“逆”是什么大家就很清楚了,了解此理,身体上能实现才算是在练习太极拳,阴阳虚实升降开合方能逐步体悟到,此尽皆是意,太极拳的盘架子、练拳的理论上有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

练拳慢慢形成这种思维我们会接触到传统文化,通过锻炼也能了解古圣先贤是重视心解体悟的。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太极拳顺中求逆与意识形态上的反求诸己如出一辙,随着太极拳练习时间的增加,慢慢养成这种自我教育的习惯,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悟出拳中之理,融会贯通,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举手投足中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2 松外练内

练内是太极拳最微妙之处,求内劲是太极拳修习的高级目标。太极拳不在样式在气势,拳式上面有陈、杨、吴、武、孙,甚至也有一些更年轻的拳式出来,然目的都是一样追求内劲。要想练内,练到里面去,必须要将肌肉外在的血气之刚的僵力通过一定的练习手段卸掉。这或许让初练拳者不能明白,如果没有力气怎么能将人发于丈外,耄耋驭众之境呢?这就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方法,“绵里裹铁”“柔中寓刚”,这里的“裹铁”和“寓刚”可以说就是太极拳要练习的内劲,当然看似外在肢体动作的柔绵就是注重内功练习的结果。练内就要神意收摄不外放,注意腰腹的意气鼓荡,这样神意自然照在腰胯间,外在的折叠转换也会不失鼓荡之气。练内的程度要看个人的用功程度,刚开始学拳就是按照老师教的动作要领去做,关注在动作上面,这就是最初的练内;等到动作学完,做一个式子不用去想动作的要领,身体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动作,形成自然记忆,然而在气势上还差的很远,就要在转腰松垮处要求的更严格,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能够用腰带动身体的运动,是不是用腰带动身体完成动作,自己心中能够清晰明朗,这就在练内上又进了一步;通过意识思维与身体的高度协调,身体的每一动都在自己思想意识的控制范围之内,由腰、胯、膝、踝和腰、肩、肘、手达到协调统一,一动整体都在动,形成身体一个整体式的有气势的活动方式,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都有这样的意识思维主导。

松外就要使肌肉关节柔软不紧,这就与西方健身练肌肉的运动方式完全不一样,太极拳动作练习是肌肉组织在意识放松状态下的运动,会让神经系统更加敏感,毛细血管更加发达。松外是在意识思维的引领下完成太极拳的动作,这时候就能够检查出来自身有很多关节肌肉不能够真正的放松,而且这也找到了练习的目标,就要在没松好的腰、胯、肩、手等部位用功夫,这种意识的放松有助于神意气的稳定内敛,达到很好的调心、调息、调身的效果。

3 尚柔如水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和婴儿的论述给我们太极拳练习思维上的启发,“专气致柔......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许多的体育项目都是提倡训练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太极拳训练手段仿佛与其背道而驰,讲究思想意识的放松、肌肉关节的松柔。老子的许多论述就给了练拳者理论上的指导,这种锻炼的结果会有许多阶段性的身体变化和反应。例如,不想主动用肌肉的力量,身体关节灵活性增大,肌肉松柔不僵硬(类似婴儿时期胳膊的形态)等。柔如水要如水一般的“沉”,水走低洼之处。太极思维就要学习这种精神,让自身的身意气“流”到最低之处,既然是“流”就会有动态的变化,并非死沉到底,这种思维能让我们气沉心静,脚底有根;柔如水要如水一般的“行”,流水不腐,在盘架子练套路的时候就要运用这种思维,要连绵不断,无论前进后退都要保持一种状态。例如,选择杨氏拳野马分鬃练功,定式接后坐的时候身体的整个状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虽是后坐,但是神意主导的两手并没有回缩(郑曼青、傅钟文等的视频),相反会有一种向前的外膨劲,不能形成前进时候一股劲的向前涌,后坐就是整体的后撤,这样练只能是没有太极思维参与的身体活动,形成了体操运动。

太极拳练习思维要尚柔如水,不用拙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形成的思维就是力大胜力小,强胜弱,通过太极拳这种思维的练习锻炼,就会改变原来的思维习惯。生活中拿筷子夹菜,有可能有的人抓着筷子很用力,生怕夹不住菜,太极思维就是要尽量地放松能让筷子在手中不掉落,夹菜的力度适宜就可以了,这种恰到好处的力度就是太极拳练习中得来的,节省自身的能量,获得最好的效果。

4 脚踏实地

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孙禄堂将其意为:“将人之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中之内劲。”周身精气神的饱满,意气也要贯穿到脚底。

套路练习从起势到收势都是在屈膝的过程中完成的,对腿部的支撑力量要求很高,左右腿在完成动作时要求支撑腿始终踩实地面,无论是向前迈步、向后退步,还是向上蹬脚,起脚都要求下面的支撑腿的脚稳稳地接触地面,所以在练习套路过程中,意识思维对脚底的照顾比较多,这样就有了独立守神、意识沉静的表现。实际上就是非常细心地对待自身的一举一动,运臂迈步都要屈伸相继,每一步都很小心地迈出,一步一个脚印。脚趾抓地也是通过正确的身体姿势让支撑的脚被动的形成抓地的动作,并非有意的脚趾主动抓地,这样会让身体僵化不能达到随屈就伸的效果。例如,练习金鸡独立时,支撑腿微屈,下颌稍收,尾闾敛起,用意识将重心坐到支撑腿脚底下,形成立如松、稳如钟的效果;再如,杨氏倒卷肱动作练习时,支撑腿始终踩实,直到后撤的脚由脚掌到脚跟落稳在地后,才能逐渐将重心移到后面的脚,不能将身体重心随着后撤的步法直接后移,导致虚实转换不清楚。《十三势论》讲:“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脚踏实地就是要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运动状态。

5 始终守中

太极拳又称为太极十三势,即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膨、捋、挤、按、採、挒、肘、靠。中定是其他练习的首要基础。对守中用功的方法中《拳谱》中有论述:“定之方中足有跟,先明四正进退身。膨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守中是练拳、盘架子、两人推手练习的重要一环,可以把中定作为判别推手功夫高低的标准。时刻用心在守中,动作自然能够维持平衡,自己的真意就会含蓄内敛,慢慢体会出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的重要理论。陈氏拳的练习中,重心只在左右脚底中间移动,不要才超过两脚,如果超过两脚就会身体左右的大幅度摇晃,看起来柔和的动作完全没有守中,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慢练的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了,就会在整个练拳过程中保持住,直至生活中的行止坐卧也会受到影响和改善,在生活劳动中体会动作虚实的变化,不会仓促着急。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太极拳守中功夫做好了,心力也会强大起来,反过来更能强化功夫的修为。《道德经》中的论述“多言数穷,不若守中”心领神会更多一些,养成谨慎善思的习惯。

6 结 语

太极文化是身行体悟的总结,身行就是要按照动作要求完成技术动作,反复长久地习练会提升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总结,达到自我教育,实现理论总结。能够实现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太极拳的学习锻炼和指导自己身心的完善。肢体动作练习与传统文化学习并行,才能实现太极拳健康自身、健康他人、陶冶情操、惠及多人的多种有益体现,正如圣人所言“正人先正己”。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世界,从此『太极』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太极马扎(三)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