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综述

2018-01-27宋兰兰陈永远张水涛刘小学

运动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国际化

宋兰兰,陈永远,刘 浩,张水涛,张 挺,刘小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北京 100083)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武术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武术国际传播的历程研究

从武术历史传播角度来分析,国际传播是武术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张茂于在“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历程回顾对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制约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因素,提出武术国际化发展、传播的基本方针和政建议。崔秉珍在“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从韩国跆拳道推广模式的角度分析”中指出,从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到2007年底,已有106个正式会员,说明中国武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中国武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

1.1 古代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由于古代中国是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武术的传播途径很窄,传播渠道也很有限。汉代,汉武帝派3 000童男童女去蓬莱,实际到日本促进的武术传播;唐朝日本天皇派大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明代,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一些传教士来中国将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明代与日本海寇的战争无形中也促进的中国武术向日本的传播。这一时期主要在亚洲国家传播。

1.2 近代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中国开始与世界有了联系,中国武术开始在世界范围传播。薛欣在“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述评”中认为,近代对武术国际化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精武体育会和中央武术馆。精武体育会作为民间组织振兴中华为宗旨,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而且精武体育会重视技术传播,加强分会之间的技术交流。张茂于认为,这一时期的武术传播处于民间状态,传播者主要是华人、华人后裔,传播内容为中国传统武术,传播方式为严格的师承关系。而且他认为虽然1936年中国武术参加奥运会表演是无奈之下的奥运会附属品,但对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无疑是成功的。

1.3 现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对武术的积极倡导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特别是1982年制订出台的“把武术推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后,政府派遣武术出国表演、举办国际培训班、派出教练等形式促进了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另外,华人华侨在世界各地开办武馆也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2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意义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中国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解乒乒认为,中国在全面崛起的背景下,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人民带来安全与责任意识增强荣誉感,可以实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董伟在“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中从武术的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简述了武术的国际化价值。王晋伟认为,中国武术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召唤,同时中国武术提倡以柔克刚的搏击智慧和追求和平的理念体现不畏强权、不尚暴力与我国提倡和平发展的形象吻合。

3 武术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从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到2007年底截至,已有106个正式会员,尽管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王晋伟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困窘与出路”中认为,西方的社会观受宗教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强调个人主义,我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强调集体主义。中国武术融合了中庸的思想,西方体育崇尚力量的对抗,中西方文化差异制约了武术的传播。在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的障碍中华武术的术语与中国汉语相契合想从不同语种中准确翻译比较困难。中国武术在传播中重技艺轻文化,中华武术丰富的内涵与精髓在传播中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影响中国武术对外传播的因素。国际化传播人才缺乏,因而对传播对象的分析不够,对武术国际化的推广、定位、方法比较模糊,对武术国际化传播领军人物培养不够。另一个因素是武术不是奥运会项目,国内资金和政策倾向奥运会项目,对非奥运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和宣传。

4 武术在国外的受众

受众是指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作用的对象。细分受众是中国传统武术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站在受众的立场,分析受众的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传播,才能促进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欣认为,年轻人精力充沛,喜欢挑战追求刺激,竞技武术更容易吸引和适合他们;中年人容易接受中国武术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老年人则重点让他们认识中国武术养生保健的功能;对于普通人则表现中国武术的观赏性。龙国强对学习武术技击术、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武术的健身方法、学习武术的表演技术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组想学习中国武术的占总数的55%,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占总数的19%;中年组想了解中国文化和健身方法的分别占总数的38.7%和34%;老年组想学习武术的健身方法和了解武术文化的分别占总数的46.7%和35.8%。从数据可以看出,青年组注重实用性,中年人偏向了解文化,老年人注重武术的健身和保健功能。在学习内容方面,青年组学习传统武术套路和自选套路分别占总数的32%和31%,学习太极拳和散打的则占总数的22%和15%;中年人学习太极拳占总数的51%,其次是传统套路,老年人想学习太极拳气功的占总数的86%。

5 武术国际化传播对策与未来发展趋势

制约武术国际化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各种不利因素的克服才能确保传播有良好的效果。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无数国际化策略,确保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王国志认为,武术的发展应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加强武术国际交流和宣传,外派或邀请武术人士举办武术节,与西方格斗学术交流,利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借鉴跆拳道传播方式,教练员作为技术向国外推广。重视发达地区以及学校的传播与宣传。注重教育功能、武德的培养,加深对武术的认识。刘军从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中注重武术内在精神的宣扬,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是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最佳切入点,武术文化的传播发展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并提出未来武术发展趋势。张茂于对武术国际化对策提出:认清竞技武术的地位;确立竞技武术入奥运会是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马敏跃对武术发展的对策提出:开展中华武术文化教育。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不能消除,因此,培养西方人们接收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将武术进入高等教育的范畴,向各国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通过媒体的宣传和举办讲座宣传武术常识。王晋伟对武术国际化提出对策是梳理民族武术文化品牌意识,提炼我国武术具有的旗帜性的精神或宗旨,重视文化保护。利用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推广,鼓励民间武术团体到国外开办武馆。拓展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介资源,搭建新型传播平台如利用网络资源、微博、APP等。通过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传统形式传播。确立武术国际化传播战略培养传播人才的培养,既能把握当地风土人情,又有国际化视野,对不同拳种、文化能准确表达。

蔡月飞认为,中国武术传播应站在国家立场上构建国家形象,利用中国武术这个文化载体,讲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阐述中国武术包含的深层价值理念,显示中国大国智慧,于传播至关重要。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应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传播本民族文化是每个国家的必要。应依靠国家主流媒体,强化武术传播的力度,大力扶植对外经营的武术文化企业,以形成具有强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武术化品牌。

6 结 语

通过对无数国际化传播的文献分析,武术国际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如人们所说无数的传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武术在今后的传播应细分受众群体,建立受众模型,使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应注重武术文化植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活动预告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