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北平》中老舍所“想”的虚与实
——兼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几处语言修订

2018-01-27金华第一中学语文组浙江金华321015

名作欣赏 2018年18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散文

⊙陆 静[金华第一中学语文组,浙江 金华 321015]

一、综述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该篇通过对北平的描绘,写出了老舍先生心中对北平独特的思念。文章语言简洁、朴实,充满京味,在亲切而深情的倾诉中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北平朴素而真挚的爱,同时也展现出老舍先生一贯的“平民化语言风格”。作为老舍先生的散文代表作,《想北平》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成为高中生了解老舍先生其人其作的必读篇目。同时,由于《想北平》一文以独特的京味语言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本土特色,该文由中国当代杰出翻译家、教授张培基先生主持翻译后,收录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2007)中。因此,近年来对《想北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想北平》作为课例的教法、赏析以及中英文版本的对比鉴赏上。老舍先生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因此,老舍先生朴素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成为研究《想北平》的一把必备钥匙。

然而,对比必修一教材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以及《老舍散文》《老舍散文选》《老舍名作欣赏》就会发现,后四者的版本相同,均选自1936年6月16日第19期的《宇宙风》。而教材中的版本是经过编者修订过的,已不再完全忠实于原文。那么,以语言为主要研究途径之一的《想北平》一文,在经过编者修订之后成为教材,再由高中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去解读、探究,其中必然会有一些内容和情感被忽略甚至误读。本文试图从原文出发,重新梳理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还原本真的作者和作品,并在文本对比中实中求虚,从而找回读者因教材修订而产生的有所偏倚的理解及丢失掉的情感。

二、“想”的内容与情感

《想北平》一文写于1936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使华北、北平面临沦陷之险,国家存亡危在旦夕。当时老舍在山东大学任教,生于北平、长于北平的他心忧如焚,写下了动人的《想北平》一文,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思念和忧虑。

作者在文中说,他对北平的爱近乎于对母亲的爱,“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作者进行了以下比较:上海和天津不如北平;欧洲四大“历史都城”伦敦、巴黎、罗马、堪司坦丁堡各有缺点也都不如北平;美国的橘子比不上北平的玉李;成天工厂冒烟的伦敦当然比不上能悠然见南山的北平。这是《想北平》中“想”的内容线索。

而随着作者思绪一寸寸蔓延,文章的情感线索也随之隐伏出现。第二段中“独自微笑或落泪”的领出,在文末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呼应收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与难言的忧思。从文本上看,相比于“独自落泪”的显性表达,“独自微笑”就显得含蓄而隐性了。其实,在文章的第四、五、六、七段作者在进行几组对比时,“独自微笑”的情感就已经流露在字里行间了,但由于苏教版必修一教材(以后简称“教材”)的修订,这些承载情感的文本变形或缺失,以致教师和学生难以准确把握住彼时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和不足。现举几例简要说明。

例1: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老舍《想北平》)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2: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老舍《想北平》)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上北平来还差点儿。(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3: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老舍《想北平》)

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4: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老舍《想北平》)

初中阶段不少课文是有深度的,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有时候,如果借助美术手段创设一个和课文内容相应的带有画面感的教学情境,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种以美术形式创设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不少文言文语言凝练,表现手法丰富,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就可以运用美术手段创设情境。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5: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老舍《想北平》)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6: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老舍《想北平》)

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7:采菊东篱下,在这里,却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老舍《想北平》)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却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例(1)(3)(4)(7)教材有比较大的改动,皆有整句删除的现象。可能在编者看来,删除的句子是作者对自己想法的补充说明,属于闲散之句,在原文回忆评述性语言群中显得“旁逸斜出”,故作删改。但笔者认为,这些看似闲散的语句,或许正是作者再三斟酌后保留下来的“生动活泼”之处。这几处删掉的句子,作者看似无理或无用的“解释说明”,使文章变得轻松,充满幽默玩笑之趣。而例(2)(5)(6)处教材的修改,突出表现在把原文一些口语化和感叹性的词删去,使文章在保持北京方言的基础上使文章显得相对深沉而庄重,以契合作者在文章要表达的对北平的深沉之爱。如(2)中的“差点事儿”与“差点儿”相比,前者更富有个体感情色彩,更能表达出作者在谈到北平时对其他城市不屑一顾的“骄傲自满”,这种“骄傲自满”是带有作者主观性情绪性的,因为北平是作者的北平,而作者对北平的爱,是别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独特的爱。(5)中的“呀”和(6)中的“呀”和“哼”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在谈及北平时心中抑制不住的喜爱之情和亲切之感,以及在其心中对其他一切比不上北平的城市的近似孩子的“鄙弃”。上述七处轻松快乐的语言,其实是作者在想到北平的美好时不自觉地“独自微笑”的呈现,应是作者有意为之之笔,与开头的“独自微笑或落泪”以及结尾的“快要落泪了”形成情感上的呼应,实在不应该被删改掉。

通俗、纯净、简洁、亲切而富有京味是老舍散文语言的特点,但幽默风趣也是老舍最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孔庆东先生曾说:“我读老舍,无论是他的小说、散文、理论文章等等,也不论数十万字的大部头,还是两三百字的短文,一读便知是老舍的风格,原因之一便是他的散文的幽默风趣,是天然流露出来的,毫无勉强之感。”所以,原文中诸多个性化语言被删改,不仅使文章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幽默风趣,还使得作者有意展现出的“独自微笑”的情感线索被虚化甚至丢失,实为不妥。

三、“想”的真实与虚幻

(一)“想”之真实

在《想北平》的第一段作者就指出,他所写的只是“我的北平”,因此文中的回忆和评述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也就变得无可厚非了。这种对北平近似无理的偏爱,上述七例中已略有体现,而更集中的体现,则是在文章第四、五段与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的比较中。

老舍去过不少地方,除了《想北平》中提到的伦敦、巴黎、罗马、上海、天津,国外的还有新加坡、南洋等,国内的还有武汉、成都、青岛等。但无论哪一处,都比不上北平。如新加坡从一方面说,这个地方没有上海或北平那样的文化;从另一方面说,它也没有酸味的文化病。此地不能产生《儒林外史》。再如,武汉的汉阳是又脏又小,古迹破烂不堪,使人看了伤心,冬天很冷,夏天极热,蚊子多,蜈蚣多,菜式少,也不特别好吃。

也有老舍喜欢的地方,比如成都。“我很喜爱成都,因为它有许多地方像北平。”再比如南洋,“到现在想起来,我还很爱南洋——它在我心中是一片颜色,这片颜色常在梦中构成各样动心的图画”。而在《想北平》中这种“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就怎么也说不出,道不清了。因为我对北平的情感是深入血脉和灵魂的,不是一般的情感可以比拟、普通的语言可以描摹的。

由此我们会发现,不管其他地方怎么好,都无法与作者心中的北平相比。作者往往会拿其他地方之“短”来比北平之“长”。而其他地方即使有“长”入作者之眼,也是因为“像北平”。这种爱确实无理,却是真实而真挚的。

除了《想北平》之外,作者还写过《北平的秋》《北平的夏天》《北京的春节》《〈想北平〉:我的理想家庭》等关于北平的散文。在《〈想北平〉:我的理想家庭》中作者曾写道:“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顶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在理想的国内也。”

由此可见,在作者心中,中国是文明平安的国家;而北平,则是文明平安的国都。生活在文明平安的北平,在作者的回忆中,用《想北平》中的语句来说就是:“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

(二)“想”之虚幻

然而,作者记忆中的儿时的北平,真的是这般“安适”“自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老舍一系列以北平为背景的小说和一些生活散篇,还原作者孩提时代北平的真实样貌,以此证明,记忆中的北平其实并没有那样美好。

老舍出生在啼饥号寒的年月,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中有所描绘,并不是文章中所说的“安适”“无可求也无可怕”:“黄河不断泛滥,像从天而降,海啸山崩滚向下游,洗劫了田园,冲倒了房舍,卷走了牛羊,把千千万万老幼男女飞快地送到大海中去。在没有水患的地方,又连年干旱,农民们成片地倒下去,多少婴儿饿死在胎中。同时,在北京,在天津,在各大都市,作威作福的叱喝声,胁肩谄笑的献媚声,鬻官卖爵的叫卖声,一掷千金的狂赌声,熊掌驼峰的烹调声,淫词浪语的取乐声,与监牢中的锁镣声,公堂上的鞭板夹棍声,都汇合到一处,‘天堂’与地狱似乎只隔着一堵墙,狂欢与惨死相距咫尺,想象不到的荒淫和想象不到的苦痛同时并存。这时候,侵略者的炮声还隐隐在耳,瓜分中国的声浪荡漾在空中。”

在《四世同堂》中,老舍这样描写童年时生活过的那条胡同,并不是文中所说的“不挤得慌”“可以自由地喘气”:“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漂浮着的东西才敢向前进那样。”

“最窄处只有一米,最宽处也不过一米半左右,窄小的葫芦嘴仅能容许一个人通过,而且走不上几步就会撞墙,不熟悉地形的人也许会认为这里是一个死旮旯呢。”

在《我的母亲》中,老舍这样描述童年的贫苦生活,并不是文中所说的“贫寒的人”能享受一些“清福”: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认定老舍童年有没有在积水潭边的石头上坐着快乐地看蜻蜓,不能否定他彼时可能有过的“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的安适的感受;也不能认定在回忆中,那些花草蔬果不曾给老舍带来“诗一般的美丽”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认定的是,老舍所说的“安适”“自由”不是儿时回忆中北平的常态,而是被作者无意识美饰过的带有强烈愿望色彩的“理想中的生活”。因为当时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所忧虑所期盼的,便是可贵的“安适”和“自由”啊!

所以,中国当代杰出翻译家、教授张培基先生翻译《想北平》时,考虑到“‘想’既可以解释为对故乡的思念,亦可以解释为‘记忆’‘回忆’等。经历了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之后,他想念北平,因为北平让他心中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及愉悦感。因此,张培基没有直接译成‘Missing Peiping’,在充分斟酌原文之后,将其翻译成‘FondMemoriesof Peiping’”。“FondMemoriesof Peiping”即“北平的美好回忆”,也就是说,张培基先生也认为,老舍在想念北平时,笔下所描摹的都是曾经“美好的回忆”。这里可能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那些不美好的“回忆”,作者舍弃了,没有写;第二,那些“美好的回忆”是作者选择性地“加工”过的,是作者悲苦生活感情化后的“情语”。而作者的这些“舍弃”与“加工”,与作者在文章中对北平表现出的“无理的爱”,同样都是源于作者对北平深入骨血的说不出的爱啊!

四、总结

综上所述,《想北平》是最能体现老舍先生散文风格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能表现老舍先生对北平真挚爱恋的作品之一。作为一位习于锤炼语言的大家,他在这篇文章里呈现出的特殊语言现象应当加以重视,受到保护,因为这里面蕴涵着作者最真切的风格和最真实的情感!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散文
解人之难的老舍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老舍的求婚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