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对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8-01-27杨明倩四川广播电视大学610073
杨明倩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610073)
速写具有加深艺术规律的探讨和感悟;加深自然、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有利于画者审美素质的培养和创作素材的储备这三大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和摄影器材难以代替的。在这三方面,速写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默默的速写耕耘,会使画者逐步登入艺术的殿堂。
一、速写对艺术的功能和作用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阿尔·勒赫特·丢勒曾经说:“点燃自己的艺术之火,只没有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灵感来创作形象,只有当他依靠了无数的速写,而在自己的智慧中积累了形象之后,才能够创作出来。”他的速写作品和创作一样,在美术史上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至今仍然成为后学者学习的典范。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他是中国第一个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画展的画家,受到国外艺术界的敬仰。他在艺术上的成功和业绩,是与他成箱叠置的速写研究分不开的。他在自己《天南地北》文集中谈到:“我在速写中主要是捕捉构思构图,寻寻觅觅,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因为美是一种感觉,她虽然在物象中闪光,但往往又被复杂的物象所掩蔽。故而时显时隐,慧眼识美丑,作者从芜杂的物象中提取美之精灵,须动手术,移花接木、移山倒海。速写似乎是我的手术刀,锋利而方便,我的构思与构图多半是在速写中成形,怀孕。”与其说速写的主要功能是绘画造型练习,勿宁说是对艺术规律(造型规律、构图规律、透视规律等)的深入探讨。在速写中,画者不得不考虑造型,不得不考虑构图,不得不考虑透视等综合专业知识。小小一幅速写作品,是集画者审美修养和美术技能于一体,是练眼、练脑、练手的最佳途径。
二、速写对审美素质的培养
审美素质,意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美的直觉和判断。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美术者,审美素质的高低、雅俗,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艺术发展。美术圈内,有许多的画家美术技能老练高超,但是在创作阶段却拿不出有力度的作品来。假如我们抛开画家其他素质不论,单以他的审美素质评价,应该就是低下的、残缺的。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创作思如泉涌,势不可挡,应该说这个人在审美素质方面是优秀的,一流的。四川美术学院的罗中立,他创作的油画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他的同行中是无人可比的。他在自己的创作文章中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系列的四川大巴山农民绘画,这要归功于在当地八年的生活体验。罗中立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是他对周围美的事物有着敏锐的直觉和发现,他从一个蹲坑蹲守粪坑的老头脸上,寻找到中国农民朴实的美,创作出著名的《父亲》作品。审美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艺术水平质量,否则罗中立在四川大巴山地区生活体验时间再长,可能也画不出好的作品来。
长期以来,人们较多的是关注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对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美术的不知道美,对美的事物缺乏认识和判断,他们不能从身边的事物和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仅把效仿别人作为艺术追求的方向,创作为时尚所左右,这在当今画者中是值得警惕的。不少画家在,速写,术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对于美的素质和修养的培养,速写有着较大的优势,因为在速写练习过程中,成百上千的艺术体验,逼着你对美的形体、美的构图、美的意境进行判断、选择加工和表现。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速写就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速写对审美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表现。
(一)写生中对景物的选择
大凡有经验、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无论是大型创作或一般性的习作,笔下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水,无不是对客观景物美的精心选择,在这些描绘的对象中投射出自己特有的审美情感,而非无病呻吟。中国现代著名美术家徐悲鸿喜欢画奔马,那是他在原野的奔马身上体会到内心深处奔腾激越的奋进精神。日本现代著名画家中山魁一喜欢表现大海浪涛和茂密的海岸森林,那是他对北国土地深深的眷恋。速写训练中,无论是写生速写还是记忆速写,在造型构图之前,画者首先需选择那些最美的对象,发现那些最能拨动心弦的景物来表现。反之,由于审美修养低下,在一些画家那里,他们往往在每个对象面前茫然四顾,毫无收获,不知道该画什么,不该画什么。一旦他们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为题材和形象发愁,他们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沦为普通和平庸。
速写在审美素质培养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客观物象的选择和剪裁上。在自然世界,在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形体总是以分散的、隐蔽的、平凡的形式散存于事物的部分或局部。因此,从事造型艺术的人需要培养一双慧眼,一眼观之,就能发现对象的造型美和形体的组合美,然后进行加工、组织、取舍、增减……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偏爱。中外美术史上的大师,他们有着很高的审美素质和修养,因而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同样是画人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米开朗基罗偏爱男性,在雄壮的体魄中赋予崇高和伟大;而另一位大师拉斐尔却酷爱女性,在曲线的人体中赋予优雅和富贵。当代的画家,国画家黄胄从新疆毛驴、骆驼身上发现了大漠草原美;吴冠中在北墙青瓦中寻找到小桥流水江南美。因此,审美素质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对美的选择。速写中,画者通过大量物象的观察和练习,必然要进行美的思考、美的认识,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这样,长期的速写实践就会造就画者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审美的大脑,不断从客观世界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自然生活中,很多客观物象中的美往往是分散的、局部的、残缺的。例如我们常见到的城市的房屋,砍伐的树木,蓬生的杂草……所有这些客观对象,如果用形式美法则来看,都是单调的、残缺的、凌乱的、无变化的、乏味的。因此,速写练习,画者往往要对笔下的形体,根据美的规律,进行某种程度的“歪曲”,使其更集中、更丰富、更富有趣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面对整齐单一的房屋造型,是否可以拔高或降低它的高度,让房屋外观有大小高矮的节奏变化;是否可以改变房屋的垂直支撑度,让它的形象有某种倾斜感;是否可以在房屋的周围增加或减少它的背景和道具设置,让它有一种氛围和情调…… 速写除了注重对美好的景物选择外,对其重新组织、造型、夸张仍是更重要的。在对形体进行艺术加工处理时,画者应加强对形的秩序和节奏关系的领悟,即所有的事物形体组合变化,都是由某种稳定的秩序美制约着,它有高低、长短,大小、深浅的节奏起伏,呈现出一个单位或一个形体组合有规律的和谐变化。变凌乱为统一,变无序为有序,这是对美的形体认识和组织的重要方法,此时画者的审美素质有多高,画面的形象也就有多美。
(二)速写对画面意境的体验
意境是一幅画的生命,也是一幅画的感人之处。好的速写和其他优秀的美术作品一样,除去它巧妙的构图和完美的造型之处,留给人们的是那潜藏在画作之外的联想,叫人细心揣摩,回味无穷,慢慢品味出画面的馨香和陌生。意境之美,包括对物象的取舍,笔法的运用,构图的经营,通过画面,传达出作者的景外之情。在这些速写技能表现的背后是作者审美修养的高低、雅俗,是画者的审美素质支撑着画面。我们通常在一些人的速写作品和美术作品上面看到,其画作形体比例、结构、透视都正确,构图也合适,笔法运用也有味,而观者唯独感觉不到画面的美好,引不起一丁点画外的遐想和感动,犹如喝了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反之,在另外一些画家的速写作品里,无论形象繁复或简单,无论构图精巧或粗率,无论笔法讲究或随意,从作品里面始终能感受到作者的别具慧眼和情趣,有一种画外之音的艺术效果,使观众能够联想到自己曾经体验到的生活美和自然美。意境之美,既是画家表现之美,有时画家创造之美,代表着速写的最高境界。
三、结语
当速写从一般的基础练习脱开之后,绘画者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一方面,从画家优秀的速写作品中去细细玩味他们的形象、分析他们的构图、感受他们创造的意境。另一方面在自己的速写练习过程中去加深体验,明白每一幅画的目的和追求,从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等其他艺术形式中去领悟,久而久之,你就会品尝到绿色的生命,花的清香,水的甘甜,山的雄伟,海的广阔,就会慢慢触摸到艺术的灵魂。
[1]黄经庭. 浅谈速写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6-128.
[2]龙健才.论速写的艺术语言[J]. 湘南学院学报,2005,1:101-102.
[3]孙莉群.速写的意义[J].美术,2004,3:98-99.
[4]安蒙蒙,石志刚. 速写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