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引导策略

2018-01-26高庆雷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家庭院校心理

高庆雷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标准近几年逐年降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实际上高职院校中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的。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应该调查清楚这些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正确的理解。本文就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引导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问题;学生;根源;引导;策略;探讨;研究

“问题学生”是指在日常行为中出现异常行为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思想道德不规范,心理素质和文化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因为学习过大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故导致他们出现异常行为的现象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让老师加强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正确引导,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能够确立正确的三观,发挥自我的价值,拥有美好的人生[1]。

1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1.1 家庭原因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的家长工作比较忙,对家庭教育不上心,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使得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来自父母的教育,使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关怀,会出现种种异常行为。还有些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束过于紧迫,逼着孩子做很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使得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导致他们厌烦学习和来自家长老师的管束,会使得他们的心理和日常行为出现异常。还有一些家庭的结构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例如一些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为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出现心理问题,也会造成他们的行为出现异常[2]。

1.2 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不好,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就会造成他们不能适应学校的自主学习生活,不能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而且这种学生大多数都缺少自觉性,不能在自主学习生活中坚持下去,一些小事就能轻易的将他们击垮。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会在心理上出现一些对自己能力的夸大或者是自卑心理。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异常行为[3]。

1.3 院校原因

在学生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很多学校的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他们心理因素。有很多学校对学习能力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且学校对学习成绩的过于在乎,往往会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这就导致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过于低下,只会死学习。这种问题会导致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找不到正确的自我定位,这是他们无法使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而且高职院校大多都是自主学习,又有很多的课外活动,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与他们想象的学习生活不一样,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和他们以前的学校的日常管理十分相似,导致他们会出现严重的失望心理和逆反心理[4]。

1.4 社会原因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受到一些社会不好风气的影响,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会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习,处于一种厌学的状态,甚至会因为这种心理而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损害自身和学校的利益。还有就是因为现在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太低,远远低于一些普通高校,导致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下,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迷茫心理,导致他们厌烦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5]。

2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问题

2.1 关心和爱护“问题学生”

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关心和爱护,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放任自流。学校的老师要加强和他们家庭的沟通。对于那些因为缺少家庭的爱与关怀的学生,要让他们的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让他们的父母知道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加强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关怀和帮助。对于那些对学生管束过于强烈的父母,要让他们知道学生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让他们知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发挥自我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产生满足感。还有那些因为家庭结构产生问题的学生,要让他们的父母了解到这种家庭结构对于孩子的伤害,要让他们加强对孩子的关怀,认识到即使家庭结构出现变化,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不会减少,以免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2.2 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监督

对于那些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让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这类学生尤其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其实是日常行为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方面,一定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他们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使他们能够自发的形成自主管理的行为,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2.3 学校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对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出现异常行为时,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尤其是由于之前的学校的管理和高职院校的管理过于接近使得他们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要对他们加强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学校生活,及时的纠正他们不正确的思想理念。对于那些因为接触社会不良风气而产生问题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危害,给他们培养正确的三观,确保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而误入歧途。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引导这些出现问题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认识到这个社会,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

2.4 要注意对“问题学生”的引导方式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年龄正是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年龄,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引导方式不正确,不仅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还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所以,對于这些“问题学生”的引导方法上,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和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从而能够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成长,是他们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下能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对社会作出贡献。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问题学生”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在升入高职院校之后心里落差大,觉得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日常吴他们心目中的学校生活不符,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结构原因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产生的。所以对待高职院校的“问题学生”一定要加强重视,从根源上消除他们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作用,让他们发掘自身的个性和优点,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的发挥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对社会产生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尚巧.浅谈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应用——从高校工科类问题学生心理特点谈起[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09-210.

[2]张娜.问题大学生帮扶机制构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刘芳琳.职业院校校园暴力成因及防治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陈芳芳.职校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1.

[5]朱以财.触动教育: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新视角[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29-131.

猜你喜欢

家庭院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