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
2018-01-26王新欣
王新欣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的思想方式也得到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不少高校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越来越多学生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事故。思政老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教育。文章对当今思政老师的心理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方案。
关键词:高校 思政辅导员 心理健康 探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c)-0237-02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早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死板教育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特别是学生处于青春期时会存在许多烦恼,这就更加需要思政老师对其进行疏导,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存在思政老师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这是由当今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现状造成的,接下来,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建议。
1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工作忙碌、压力大
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领导人已经进行改革教育方式,在教学方案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师也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老师承担的责任和分量更重,教学任务也越来越繁多,为了给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和教学质量,思政老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仅需要上网查询大量的相关资料,还要构思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思政老师还担任着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而且脾气暴躁,不愿意和人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思政老师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且为他们做心理辅导工作。而且学生的烦恼和问题多种多样,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和家长关系不和,对未来产生迷惑和担忧等,这就要求思政老师掌握不同问题的不同疏导方式,只有学习大量的知识而且具备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高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种种原因导致思政老师的工作负担大大加重,经常会出现一个老师负责好多学生的情况,这样快速的工作方式和巨大的工作量会给老师沉重的心理压力,长期下来思政老师也会出现心理问题。除此以外,思政老师本身还是一份职业,他们需要为了个人生计和利益着想,比如为了升职和进行科研教学等,这些活动也耗费老师大量的心力和时间。
1.2 学校地位不高,产生负面情绪
雖然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额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老师的工作负担也越来越大,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思政老师改变了工作量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一提起老师,大家注重的还是语、数、英三门重点学科,对于思政老师的尊重和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老师,这还是由于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太根深蒂固,无法一下子转变过来。对于学校待遇来说亦是如此,思政老师不仅承担着学校赋予的各种任务,而且工资水平也不高,这严重降低了思政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思政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因此学校也没有预留出充足的教学经费给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这限制着老师在教育创新和科研活动上的开展,一些老师无法利用先进的资源和设备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因此会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辞职等情况的发生。
2 缓解思政老师心理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制定出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首先应该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源头进行解决才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上面曾经说到,目前我国思政老师的工作压力大,生活非常繁忙,在准备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负担许多同学的心理问题疏导,这样会占用老师非常多的时间,导致教学质量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思政老师应该注重完善自己,针对实际情况找出一个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比如,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可以提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将其分类,对于问题差不多的同学进行统一疏导,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为多个学生提供帮助,大大减少了工作负担。其次,思政老师应该积极和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和协商,对于超出的工作量进行拒绝,这样可以督促学校雇佣更多的思政老师分担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当今思政老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周到、更加细心的心理疏导,这样的方式对于当今学生是更加有利的,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一个学生的不利影响非常大,学生心理人格不健全,可能会想不开,如果思政老师因为工作量过大而不能全程跟踪和关注学生的恢复情况,那么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2.2 和家长及时沟通交流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和自身的家庭环境有关,因此,思政老师如果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会非常有利于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找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而且能够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重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好太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当思政老师和家长站在统一战线时,孩子的问题能够更快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浪费老师的时间,降低心理压力。
2.3 学校建立奖励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对思政老师不够重视,在薪资方面给的较少,这就更加加重了思政老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如果给予老师更多物质方面的奖励,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能够让老师心情舒畅,工作也更加有动力,慢慢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对于有些工作认真勤奋努力的老师应该给予奖励和一定的补偿。除此之外,思政老师为了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超出的工作量以及时间应该有所奖励,学校理应为老师提供加班费。只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氛围,老师们才会更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能力,而且这种根据业绩和工作情况发工资的方案是非常个性化的,不仅有利于学校制度的创新和规范化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老师们进行良性竞争,共同努力,取长补短。
2.4 学校进行统一培训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那么对于老师而言,也同样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作为老师的工作单位,学校应该为老师提供一个专业的机构进行培训,这不仅可以锻炼老师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对压力大,对工作厌倦的老师进行指点,使其尽快走出迷茫。
3 结语
现在的社会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和物质化,因此学生的心理也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老师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我们不仅要注重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也要更加关爱老师。只有具有积极价值观和情绪的思政老师才能传达给学生正能量和积极的情绪,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廖芳.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商,2012(18):155.
[2] 吴清金,谢继存.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4):114-115.
[3] 郝岩松.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素质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2(38):158-159.
[4] 何晶梁.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173-174.
[5] 林伟毅.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李建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1.